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74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包括阻垢剂泵、稀释剂泵、Y型混合管和二次混合组件,所述Y型混合管两入口端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0~90°,所述阻垢剂泵和稀释剂泵通过管道分别与Y型混合管的两入口端连通,所述Y型混合管出口端与二次混合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在极短的混合时间对药剂进行稀释使用,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水解和团聚,不再需要水解抑制剂等优点。

Scale inhibitor do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rrosion inhibitor dosing device, including pump inhibitor and diluent pump, Y hybrid tube and two hybrid components, the Y type mixing tube angle of two entrance end for alpha, the alpha value range is 0 to 90 degre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pump inhibitor and diluent the pump pipe respectively with Y type mixing tube through the two entrance end of the Y type mixing pipe outlet and two mixed connected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diluting the medicament in a very short mixing time, reducing hydrolysis and agglomer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hydrolysis inhibi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氧化铝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氧化铝生产的循环溶液中加入阻垢剂会明显减少或消除加热管束的结疤,对于不同结疤类型(DSP、碳酸盐、硫酸盐及草酸盐等),它均能产生很好的效果。阻垢剂主要成分为嫁接活性官能团的高分子聚合物,而这种聚合物在低活性物含量下容易水解失效;同时为了减少包装与运输成本,阻垢剂通常会以高浓度形式出厂,而高浓度阻垢剂在加入反应物料过程也会降低使用效果,因此阻垢剂通常在使用过程会用稀释剂稀释5~20倍应用。为了将阻垢剂稀释并投加到反应物料中,通常需要一个如附图1所示的阻垢剂稀释制备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台搅拌反应槽3,一台阻垢剂泵1、一台稀释剂泵2和一台加药泵4,阻垢剂泵1内加入阻垢剂,稀释剂泵2内加入稀释剂,阻垢剂通过管道A1由入口I加入搅拌反应槽3中,稀释剂通过管道B1由入口II加入搅拌反应槽3中。搅拌反应槽3搅拌一定时间后经过管道C1由入口III投加适量的水解抑制剂,最后由计量加药泵4向下道工序投加。这样的阻垢剂加药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因为存在一个搅拌反应槽,稀释后的阻垢剂在其中停留时间(30~120分钟)较长,阻垢剂会水解;(2)阻垢剂因停留时间会在搅拌槽中团聚;(3)为了抑制在搅拌槽中水解需要加入水解抑制剂;(4)稀释好的成品与工厂停产有时候不同步,为了防止阻垢剂水解、团聚必须强制使用以清空搅拌槽;(5)整个稀释系统复杂,操作管理有困难。因而,在氧化铝工业中,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最佳地将阻垢剂进料到反应物中的阻垢剂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极短的混合时间对药剂进行稀释使用,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水解和团聚,不再需要水解抑制剂的阻垢剂加药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包括阻垢剂泵、稀释剂泵、Y型混合管和二次混合组件,所述Y型混合管两入口端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0~90°,所述阻垢剂泵和稀释剂泵通过管道分别与Y型混合管的两入口端连通,所述Y型混合管出口端与二次混合组件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Y型混合管的两入口端分为主入口端和次入口端,所述主入口端的直径大于次入口端的直径,所述主入口端与稀释剂泵连通,次入口端与阻垢剂泵连通。所述主入口端和次入口端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0~70°或20~60°或30~50°。所述主入口端和次入口端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45°。所述Y型混合管为文丘里管。所述二次混合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混合单元,每一个混合单元由一个单孔道左或扭转的螺旋片组成,所述螺旋片为左旋或右旋螺纹片。所述混合单元的数目至少为2个。当所述α为45°、所述混合单元为8个时,药剂稀释比15:1,药剂混合时间8秒。当所述α为30°、所述混合单元为6个时,药剂稀释比10:1,药剂混合时间6秒。当所述α为30°、所述混合单元为4个时,药剂稀释比6:1,药剂混合时间2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可实现在线稀释连续添加,降低了添加到反应物中的阻垢剂失活的可能性和不必要的时间延迟,因此减少了所需阻垢剂的量;同时提供了对添加到反应物中的阻垢剂和最终产品性质的更好的控制,稀释后瞬间加入反应物中,阻垢剂不会水解,也不再需要水解抑制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阻垢剂稀释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阻垢剂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Y型混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二次混合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二次混合组件的轴测示意图。图6是图5中左旋的螺旋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阻垢剂泵;2、稀释剂泵;3、搅拌反应槽;4、计量加药泵;5、Y型混合管;6、二次混合组件;51、主入口端;52、次入口端;60、混合单元;61、螺旋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阻垢剂泵1、稀释剂泵2、Y型混合管5和二次混合组件6,Y型混合管5两入口端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0~90°,阻垢剂泵1和稀释剂泵2通过管道分别与Y型混合管5的两入口端连通,Y型混合管5出口端与二次混合组件6连通。本实施例中,阻垢剂泵1、稀释剂泵2均流量可调,Y型混合管5为类似引射混流管,其Y形的两端头为两入口,夹角为0~90°,阻垢剂通过阻垢剂泵1进入Y型混合管5,稀释剂通过稀释剂泵2进入Y型混合管5,混合过程是由稀释剂利用引射混流原理吸入阻垢剂进行初步混合,稀释剂和阻垢剂进入Y型混合管5后相遇,因两股药剂的流量夹角为0~90,此范围的角度能加速稀释剂和阻垢剂的混合,在Y型混合管5内进行初步混合后的药剂,进入二次混合组件6内进行二次混合,进一步加速两者混合时间和提高混合效率,在受控条件下迅速稀释混合加入到装置中的化学品,可在极短的混合时间对药剂进行稀释使用,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水解和团聚,达到与工厂起停同步,避免强制消费阻垢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实施例中,详见图3,Y型混合管5的两入口端分为主入口端51和次入口端52,主入口端51的直径大于次入口端52的直径,主入口端51与稀释剂泵2连通,次入口端52与阻垢剂泵1连通。由直径较大的主入口端51进入的稀释剂,与直径较小的次入口端52进入的阻垢剂相遇时,阻垢剂能快速与稀释剂混合,提高混合效率。主入口端51和次入口端52夹角α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70°或20~60°或30~50°。本实施例中,主入口端51和次入口端52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45°、30°。本实施例中,Y型混合管5为文丘里管,文丘里管可作为测定流速的仪表,使得稀释混合药剂的流速可调,达到与工厂工作过程的同步。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至图6,二次混合组件6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混合单元60,每一个混合单元60由一个单孔道左或扭转的螺旋片61组成,螺旋片61为左旋或右旋螺纹片。详见图5,药剂的流动方向为a轴所示方向,混合单元60为2个,混合单元60中一个为左旋的螺旋片,一个为右旋的螺旋片。药剂流体通过Y型混合管5的出口流入二次混合组件6的入口,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混合单元60进行完全混合。在混合单元60的作用,流体时而左旋,时而右旋,不断改变流动混合机方向,不仅将中心流体推向周边,而且将周边流体推向中心,造成良好的径向混合效果。二次混合组件6的出口管连接到工厂实际添加点。本实施例中,混合单元60的数目至少为2个。如混合单元60的数目为3~8个,4~6个。多个混合单元60可使得稀释剂和阻垢剂得到更充分的混合。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α为45°、混合单元60为8个时,药剂稀释比15:1,药剂混合时间8秒。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α为30°、混合单元60为6个时,药剂稀释比10:1,药剂混合时间6秒;当α为30°、混合单元60为4个时,药剂稀释比6:1,药剂混合时间2秒。本技术的阻垢剂加药装置,其阻垢剂在线稀释后进料到反应物中,稀释比可以按照工艺要求在20:1~5:1之间进行设计,阻垢剂稀释可以在线连续进行,时间在1~10秒内可选。这种在线稀释连续添加的方式降低了添加到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包括阻垢剂泵(1)和稀释剂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Y型混合管(5)和二次混合组件(6),所述Y型混合管(5)两入口端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0~90°,所述阻垢剂泵(1)和稀释剂泵(2)通过管道分别与Y型混合管(5)的两入口端连通,所述Y型混合管(5)出口端与二次混合组件(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垢剂加药装置,包括阻垢剂泵(1)和稀释剂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Y型混合管(5)和二次混合组件(6),所述Y型混合管(5)两入口端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0~90°,所述阻垢剂泵(1)和稀释剂泵(2)通过管道分别与Y型混合管(5)的两入口端连通,所述Y型混合管(5)出口端与二次混合组件(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垢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混合管(5)的两入口端分为主入口端(51)和次入口端(52),所述主入口端(51)的直径大于次入口端(52)的直径,所述主入口端(51)与稀释剂泵(2)连通,次入口端(52)与阻垢剂泵(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垢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入口端(51)和次入口端(52)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0~70°或20~60°或30~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垢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入口端(51)和次入口端(52)夹角α的取值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诺兰蒂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