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物爬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72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6:25
载物爬楼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和升降机构,夹紧机构包括矩形的顶盖板,顶盖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顶盖板的左端侧边与左立板的顶端固定相连,左立板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左立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左立板导向槽,顶盖板的右端侧边与右立板的顶端固定相连,右立板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右立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右立板导向槽,顶盖板下方沿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矩形的升降滑板,升降滑板位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升降滑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楼梯安全、平稳,行走时阻力小,运动灵活,爬楼梯时不会损坏楼梯,并可显著降低搬运物体上下楼梯者的体力付出的载物爬楼装置。

Climbing device for carrying articles

Loading stairs climb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top cover, top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left vertical plate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left panel is se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left vertical plate on the surfac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parallel with three the left vertical plate guide groove, the right end of the top cover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right plate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right vertical boar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right vertical plate on the surfac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parallel with three right vertical plate lifting slide guide groove, the bottom plate alo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p front to the rear of a rectangular, lifting slide in the left vertical plate and the right vertical plate between the lifting slide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safe and stable stairs, small resistance, flexible movement will not be damaged when walking, stair climbing,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oading stairs climbing device handling objects up and down the stairs of the physical ef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物爬楼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物爬楼装置。
技术介绍
爬楼梯,尤其是在有负荷的情况下爬楼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很大的问题,当人们搬着重物爬楼梯的时候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时候人们便希望有一种产品能够帮助他们在载物爬楼梯的过程中“如履平地”。现有的载物爬楼装置如履带式爬楼梯装置的原理类似于履带装甲运兵车或坦克,其釆用比星型轮机构更为连续的行走方式,传动效率比较高。但其最大不足是平地行走时阻力较大,运动不灵活,在爬楼梯时容易损坏楼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楼梯安全、平稳,行走时阻力小,运动灵活,爬楼梯时不会损坏楼梯,并可显著降低搬运物体上下楼梯者的体力付出的载物爬楼装置。本技术的载物爬楼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矩形的顶盖板,顶盖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顶盖板的左端侧边与左立板的顶端固定相连,左立板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左立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左立板导向槽,顶盖板的右端侧边与右立板的顶端固定相连,右立板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右立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右立板导向槽,顶盖板下方沿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矩形的升降滑板,升降滑板位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升降滑板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升降滑板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顶盖板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升降滑板的左端侧边设有三个左升降导向滑块,每个左升降导向滑块分别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一个左立板导向槽中,升降滑板的右端侧边设有三个右升降导向滑块,每个右升降导向滑块分别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一个右立板导向槽中;所述顶盖板下方沿前后方向的前部设有前滚轮,前滚轮套装在前滚轮轴上,前滚轮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前滚轮轴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前滚轮轴支架的下部,前滚轮轴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前滚轮轴支架的下部,右前滚轮轴支架的顶端和左前滚轮轴支架的顶端分别固定在顶盖板下端面的前部;所述顶盖板下方沿前后方向的后部设有后滚轮,后滚轮套装在后滚轮轴上,后滚轮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后滚轮轴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后滚轮轴支架的下部,后滚轮轴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后滚轮轴支架的下部,右后滚轮轴支架的顶端和左后滚轮轴支架的顶端分别固定在顶盖板下端面的后部;所述左立板朝右板面底端的中部固定有左支撑座,左支撑座与左连杆的上端铰接相连,左连杆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左连杆的中部与左拉杆的下端铰接相连,左拉杆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左拉杆的顶端与中部支撑座下部的左侧铰接相连,中部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在升降滑板下端面的中部,左连杆的下端与左纵梁的中部固定相连,左纵梁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左纵梁前端的左侧设有前左侧滚轮轴支架,前左侧滚轮轴支架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前左侧滚轮轴,前左侧滚轮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前左侧滚轮轴上套装有前左侧滚轮;所述左纵梁后端的左侧设有后左侧滚轮轴支架,后左侧滚轮轴支架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后左侧滚轮轴,后左侧滚轮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后左侧滚轮轴上套装有后左侧滚轮;所述右立板朝左板面底端的中部固定有右支撑座,右支撑座与右连杆的上端铰接相连,右连杆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右连杆的中部与右拉杆的下端铰接相连,右拉杆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右拉杆的顶端与中部支撑座下部的右侧铰接相连,右连杆的下端与右纵梁的中部固定相连,右纵梁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右纵梁前端的右侧设有前右侧滚轮轴支架,前右侧滚轮轴支架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前右侧滚轮轴,前右侧滚轮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前右侧滚轮轴上套装有前右侧滚轮;所述右纵梁后端的右侧设有后右侧滚轮轴支架,后右侧滚轮轴支架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后右侧滚轮轴,后右侧滚轮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后右侧滚轮轴上套装有后右侧滚轮;所述顶盖板上端面的中部设有紧绳器,紧绳器的绷带从顶盖板的前端向下延伸、再从升降滑板的下方向后延伸并穿过中部支撑座的中、上部,再从升降滑板的后方向上延伸,再从顶盖板的后端向前延伸回到紧绳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柱,导向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矩形,导向柱朝前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轮套装固定在齿轮轴上,齿轮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齿轮轴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支座耳板的中下部,齿轮轴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支座耳板的中下部,左支座耳板和右支座耳板的板面位于前后竖直方向,左支座耳板的后端侧边与支座朝前表面的左端相连为一体,右支座耳板的后端侧边与支座朝前表面的右端相连为一体,支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横截面为矩形通孔,支座通过横截面为矩形的通孔采用间隙配合套装在导向柱上,支座朝前表面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齿轮安放槽,所述齿轮穿过齿轮安放槽与齿条相啮合,左支座耳板和右支座耳板之间的上部设有上钩爪,上钩爪包括上摆块;所述上摆块的顶端为一平面,上摆块的后部套装在上摆块转销轴上,上摆块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上摆块转销轴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支座耳板的上部,上摆块转销轴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支座耳板的上部,上摆块下端面的中部或前部设有齿牙,齿牙可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上摆块转销轴上套装有上摆块扭簧,上摆块扭簧可将齿牙压向所述齿轮;当齿牙与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时,齿牙不阻止齿轮做驱动齿条向上的转动,阻止齿轮做驱动齿条向下的转动;所述齿轮的前方设有前钩爪,前钩爪包括前摆块,前摆块的上部套装在前摆块转销轴上,前摆块转销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前摆块转销轴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手柄耳板的外端,左手柄耳板的里端套装在齿轮轴的左端,前摆块转销轴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手柄耳板的外端,右手柄耳板的里端套装在齿轮轴的右端,右手柄耳板和左手柄耳板的板面位于前后竖直方向,右手柄耳板的外端和左手柄耳板的外端通过连接板与手柄的里端固定相连,前摆块后端面的下部设有棘齿牙,棘齿牙可插入所述齿轮上相邻的轮齿之间;当手柄的外端被抬起至顶端时,手柄的连接板将顶起上摆块,令齿牙与齿轮脱离啮合状态。所述前摆块转销轴上套装有前摆块扭簧,前摆块扭簧可将棘齿牙压向所述齿轮;当棘齿牙与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时,棘齿牙可通过齿轮做驱动齿条向上的转动,棘齿牙不能制止齿轮在齿条向下运动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所述导向柱的下部固定在导向柱安装座的左端,导向柱安装座的右侧与柱塞杆前端的中部固定相连,柱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柱塞杆的上部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柱塞缸内,柱塞缸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座固定在柱塞缸前端外侧壁的下部;所述柱塞杆中下部的右侧安装有推车车架,推车车架的底端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柱塞杆中下部的左侧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左端设有环形的导向履带,导向履带可沿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右立板的右端面通过连接盘与横轴的左端固定相连,横轴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横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套筒上,套筒底端的中部与柱塞缸的顶端固定相连。本技术的载物爬楼装置,其中所述前滚轮和后滚轮为二端直径尺寸大、中间直径尺寸小的圆柱形,所述前左侧滚轮、后左侧滚轮、前右侧滚轮和后右侧滚轮为二端直径尺寸大、中间直径尺寸小的圆柱形。本技术的载物爬楼装置,其中所述顶盖板的左端侧边与左立板的顶端采用焊接固定相连,左立板的板面为矩形,所述顶盖板的右端侧边与右立板的顶端采用焊接固定相连,右立板的板面为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载物爬楼装置

【技术保护点】
载物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矩形的顶盖板(1),顶盖板(1)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顶盖板(1)的左端侧边与左立板(2)的顶端固定相连,左立板(2)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左立板(2)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左立板导向槽(4),顶盖板(1)的右端侧边与右立板(3)的顶端固定相连,右立板(3)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右立板(3)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右立板导向槽(5),顶盖板(1)下方沿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矩形的升降滑板(6),升降滑板(6)位于左立板(2)和右立板(3)之间,升降滑板(6)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升降滑板(6)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顶盖板(1)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升降滑板(6)的左端侧边设有三个左升降导向滑块(7),每个左升降导向滑块(7)分别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一个左立板导向槽(4)中,升降滑板(6)的右端侧边设有三个右升降导向滑块(8),每个右升降导向滑块(8)分别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一个右立板导向槽(5)中;所述顶盖板(1)下方沿前后方向的前部设有前滚轮(9),前滚轮(9)套装在前滚轮轴(10)上,前滚轮轴(10)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前滚轮轴(10)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前滚轮轴支架(11)的下部,前滚轮轴(10)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前滚轮轴支架(12)的下部,右前滚轮轴支架(12)的顶端和左前滚轮轴支架(11)的顶端分别固定在顶盖板(1)下端面的前部;所述顶盖板(1)下方沿前后方向的后部设有后滚轮(39),后滚轮(39)套装在后滚轮轴(20)上,后滚轮轴(20)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后滚轮轴(20)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后滚轮轴支架(21)的下部,后滚轮轴(20)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后滚轮轴支架(22)的下部,右后滚轮轴支架(22)的顶端和左后滚轮轴支架(21)的顶端分别固定在顶盖板(1)下端面的后部;所述左立板(2)朝右板面底端的中部固定有左支撑座(13),左支撑座(13)与左连杆(14)的上端铰接相连,左连杆(14)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左连杆(14)的中部与左拉杆(38)的下端铰接相连,左拉杆(38)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左拉杆(38)的顶端与中部支撑座(36)下部的左侧铰接相连,中部支撑座(36)的顶端固定在升降滑板(6)下端面的中部,左连杆(14)的下端与左纵梁(15)的中部固定相连,左纵梁(15)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左纵梁(15)前端的左侧设有前左侧滚轮轴支架(16),前左侧滚轮轴支架(16)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前左侧滚轮轴(17),前左侧滚轮轴(17)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前左侧滚轮轴(17)上套装有前左侧滚轮(31);所述左纵梁(15)后端的左侧设有后左侧滚轮轴支架(18),后左侧滚轮轴支架(18)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后左侧滚轮轴(19),后左侧滚轮轴(19)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后左侧滚轮轴(19)上套装有后左侧滚轮(32);所述右立板(3)朝左板面底端的中部固定有右支撑座(23),右支撑座(23)与右连杆(24)的上端铰接相连,右连杆(24)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右连杆(24)的中部与右拉杆(37)的下端铰接相连,右拉杆(37)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右拉杆(37)的顶端与中部支撑座(36)下部的右侧铰接相连,右连杆(24)的下端与右纵梁(25)的中部固定相连,右纵梁(25)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右纵梁(25)前端的右侧设有前右侧滚轮轴支架(26),前右侧滚轮轴支架(26)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前右侧滚轮轴(27),前右侧滚轮轴(27)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前右侧滚轮轴(27)上套装有前右侧滚轮(33);所述右纵梁(25)后端的右侧设有后右侧滚轮轴支架(28),后右侧滚轮轴支架(28)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后右侧滚轮轴(29),后右侧滚轮轴(29)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后右侧滚轮轴(29)上套装有后右侧滚轮(34);所述顶盖板(1)上端面的中部设有紧绳器(70),紧绳器(70)的绷带(71)从顶盖板(1)的前端向下延伸、再从升降滑板(6)的下方向后延伸并穿过中部支撑座(36)的中、上部,再从升降滑板(6)的后方向上延伸,再从顶盖板(1)的后端向前延伸回到紧绳器(70);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柱(40),导向柱(40)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矩形,导向柱(40)朝前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齿条(41),齿条(41)与齿轮(42)相啮合,齿轮(42)套装固定在齿轮轴(43)上,齿轮轴(43)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齿轮轴(43)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支座耳板(65)的中下部,齿轮轴(43)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支座耳板(44)的中下部,左支座耳板(65)和右支座耳板(44)的板面位于前后竖直...

【技术特征摘要】
1.载物爬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矩形的顶盖板(1),顶盖板(1)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顶盖板(1)的左端侧边与左立板(2)的顶端固定相连,左立板(2)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左立板(2)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左立板导向槽(4),顶盖板(1)的右端侧边与右立板(3)的顶端固定相连,右立板(3)的板面位于竖直方向,右立板(3)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并列设有三个右立板导向槽(5),顶盖板(1)下方沿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矩形的升降滑板(6),升降滑板(6)位于左立板(2)和右立板(3)之间,升降滑板(6)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升降滑板(6)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顶盖板(1)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升降滑板(6)的左端侧边设有三个左升降导向滑块(7),每个左升降导向滑块(7)分别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一个左立板导向槽(4)中,升降滑板(6)的右端侧边设有三个右升降导向滑块(8),每个右升降导向滑块(8)分别采用间隙配合插装在一个右立板导向槽(5)中;所述顶盖板(1)下方沿前后方向的前部设有前滚轮(9),前滚轮(9)套装在前滚轮轴(10)上,前滚轮轴(10)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前滚轮轴(10)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前滚轮轴支架(11)的下部,前滚轮轴(10)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前滚轮轴支架(12)的下部,右前滚轮轴支架(12)的顶端和左前滚轮轴支架(11)的顶端分别固定在顶盖板(1)下端面的前部;所述顶盖板(1)下方沿前后方向的后部设有后滚轮(39),后滚轮(39)套装在后滚轮轴(20)上,后滚轮轴(20)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后滚轮轴(20)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后滚轮轴支架(21)的下部,后滚轮轴(20)的右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后滚轮轴支架(22)的下部,右后滚轮轴支架(22)的顶端和左后滚轮轴支架(21)的顶端分别固定在顶盖板(1)下端面的后部;所述左立板(2)朝右板面底端的中部固定有左支撑座(13),左支撑座(13)与左连杆(14)的上端铰接相连,左连杆(14)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左连杆(14)的中部与左拉杆(38)的下端铰接相连,左拉杆(38)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左拉杆(38)的顶端与中部支撑座(36)下部的左侧铰接相连,中部支撑座(36)的顶端固定在升降滑板(6)下端面的中部,左连杆(14)的下端与左纵梁(15)的中部固定相连,左纵梁(15)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左纵梁(15)前端的左侧设有前左侧滚轮轴支架(16),前左侧滚轮轴支架(16)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前左侧滚轮轴(17),前左侧滚轮轴(17)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前左侧滚轮轴(17)上套装有前左侧滚轮(31);所述左纵梁(15)后端的左侧设有后左侧滚轮轴支架(18),后左侧滚轮轴支架(18)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后左侧滚轮轴(19),后左侧滚轮轴(19)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后左侧滚轮轴(19)上套装有后左侧滚轮(32);所述右立板(3)朝左板面底端的中部固定有右支撑座(23),右支撑座(23)与右连杆(24)的上端铰接相连,右连杆(24)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右连杆(24)的中部与右拉杆(37)的下端铰接相连,右拉杆(37)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右拉杆(37)的顶端与中部支撑座(36)下部的右侧铰接相连,右连杆(24)的下端与右纵梁(25)的中部固定相连,右纵梁(25)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右纵梁(25)前端的右侧设有前右侧滚轮轴支架(26),前右侧滚轮轴支架(26)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前右侧滚轮轴(27),前右侧滚轮轴(27)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前右侧滚轮轴(27)上套装有前右侧滚轮(33);所述右纵梁(25)后端的右侧设有后右侧滚轮轴支架(28),后右侧滚轮轴支架(28)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后右侧滚轮轴(29),后右侧滚轮轴(29)的轴线位于左右方向竖直面上,后右侧滚轮轴(29)上套装有后右侧滚轮(34);所述顶盖板(1)上端面的中部设有紧绳器(70),紧绳器(70)的绷带(71)从顶盖板(1)的前端向下延伸、再从升降滑板(6)的下方向后延伸并穿过中部支撑座(36)的中、上部,再从升降滑板(6)的后方向上延伸,再从顶盖板(1)的后端向前延伸回到紧绳器(70);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柱(40),导向柱(40)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矩形,导向柱(40)朝前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齿条(41),齿条(41)与齿轮(42)相啮合,齿轮(42)套装固定在齿轮轴(43)上,齿轮轴(43)的轴线位于左右水平方向,齿轮轴(43)的左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支座耳板(65)的中下部,齿轮轴(43)的右端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李家驹张砳赵永东鞠丽梅刘昶董和媛赵越马智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