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星河专利>正文

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586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该发热剂的制备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6~9份的氟硅酸钠、4~6份的正硅酸锂、3~4份的氯化铜、2~3份的硝酸钾、7~8份的铝粉、6~8份的重晶石、2~3份的氯化钠、5~7份的二硼化钛、5~7份的萤石、4~6份的蛭石、3~5份的石英砂、9~10份的皂土、3~4份的酸化石墨、2~4份的硅钙粉、3~4份的重碳酸钠以及4~5份的高锰酸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热剂在高温环境下,其体积变化率在15%以内,使得发热剂的燃烧速度快、发热更为集中,其发热量相对传统发热剂能够提高35%以上,发热剂的使用量较少,既降低生产成本,也减少污染排放。

Composite heating agent for weathering ste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und heating agent of weathering steel, the heating agent prepar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parts by weight: 6 to 9 portions of sodium fluosilicate, 4 ~ 6 is lithium silicate, 3 ~ 4 copies of the 2 to 3 parts of copper chloride, potassium nitrate, 7 ~ 8 the aluminum powder, 6 to 8 portions of barite, 2 to 3 portions of sodium chloride, 5 ~ 7, 5 ~ 7 of titanium diboride fluorite, 4 to 6 portions of vermiculite, 3 to 5 portions of quartz sand, 9 to 10 portions of bentonite, 3 to 4 portions of acid graphite from 2 to 4, 3 copies of the calcium silicon powder to 4 parts of sodium bicarbonate and 4 to 5 shares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The invention of the heating agent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volume change rate is less than 15%, the burning rate of heating agent, fast heating is more concentrated, its calorific valu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eating agent can increase more than 35%, use less heating agent, reduce production cost, reduce pollution emis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剂,特别是指一种特别适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
技术介绍
目前耐候钢的熔化成型工序中所采用的发热剂多是根据铝热反应原理配置的(如由金属铝、硝酸钠、铁粉、木屑、膨胀石墨等材料制得的发热剂),这样的发热剂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发热剂的受热膨胀(至少膨胀2倍)而使其燃烧速度慢,发热效率低,且热量发散,致使耐候钢的处理效率低下,高温难以实现,且需要使用数量较大的发热剂产品,成本高,难于满足新科技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以克服目前普遍使用的发热剂存在的发热效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该发热剂的制备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6~9份的氟硅酸钠、4~6份的正硅酸锂、3~4份的氯化铜、2~3份的硝酸钾、7~8份的铝粉、6~8份的重晶石、2~3份的氯化钠、5~7份的二硼化钛、5~7份的萤石、4~6份的蛭石、3~5份的石英砂、9~10份的皂土、3~4份的酸化石墨、2~4份的硅钙粉、3~4份的重碳酸钠以及4~5份的高锰酸钾。各组分原料的粒径均小于50目,各组分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其特征在于,该发热剂的制备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6~9份的氟硅酸钠、4~6份的正硅酸锂、3~4份的氯化铜、2~3份的硝酸钾、7~8份的铝粉、6~8份的重晶石、2~3份的氯化钠、5~7份的二硼化钛、5~7份的萤石、4~6份的蛭石、3~5份的石英砂、9~10份的皂土、3~4份的酸化石墨、2~4份的硅钙粉、3~4份的重碳酸钠以及4~5份的高锰酸钾。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其特征在于,该发热剂的制备包括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6~9份的氟硅酸钠、4~6份的正硅酸锂、3~4份的氯化铜、2~3份的硝酸钾、7~8份的铝粉、6~8份的重晶石、2~3份的氯化钠、5~7份的二硼化钛、5~7份的萤石、4~6份的蛭石、3~5份的石英砂、9~10份的皂土、3~4份的酸化石墨、2~4份的硅钙粉、3~4份的重碳酸钠以及4~5份的高锰酸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其特征在于,该发热剂由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制成:6~9份的氟硅酸钠、4~6份的正硅酸锂、3~4份的氯化铜、2~3份的硝酸钾、7~8份的铝粉、6~8份的重晶石、2~3份的氯化钠、5~7份的二硼化钛、5~7份的萤石、4~6份的蛭石、3~5份的石英砂、9~10份的皂土、3~4份的酸化石墨、2~4份的硅钙粉、3~4份的重碳酸钠以及4~5份的高锰酸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耐候钢的复合发热剂,其特征在于,该发热剂由按重量份的下述原料制成:5份的正硅酸锂、6份的二硼化钛、3.5份的氯化铜、6份的萤石、7份的重晶石、2.7份的氯化钠、7.4份的铝粉、9.6份的皂土、5份的蛭石、4份的石英砂、3.7份的酸化石墨、2.8份的硅钙粉、2.5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河曾奕晖陈佳彬
申请(专利权)人:王星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