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522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分离设备和气浮分离设备,冷却分离设备将剩余氨水温度降低,是利用氨水中的酚油的溶解度由低温到高温溶解度逐渐增大或者说溶解度由高温到低温逐渐减小的原理,将氨水中部分溶解的酚油从水中析出,实现部分分离,通过气浮分离设备再分离一部分,从而降低剩余氨水中酚油的含量,为后续水处理创造条件。

Residual ammonia water oil-water separa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 residual ammonia water separation devices, including cooling separation equipment and flotation separation equipment, cooling equipment will separate the residual ammonia water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solubility is the use of ammonia in the oil solubility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low to high temperature or from high temperature to low temperature solubility principle decreases gradually, will be part of ammonia dissolved in phenol oil separated from water, partial separation, flotation separation equipment by separating a part, thereby reducing the content of phenol in the residual ammonia water,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subsequent 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剩余氨水是煤化工领域在煤的热解过程中,从煤气的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煤气、煤焦油、冷凝水,其中,冷凝水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等有机物和氨,所以这部分水成为氨水,氨水同时作为煤气循环冷却的介质,由于煤在热解过程,原煤中含的自由水和内水以及热解产生的合成水都将形成氨水,所以氨水在持续增多,除正常用于循环以外,多余的氨水就称谓剩余氨水。油水分离技术已有很多,无论是从水中分离油,还是油中分离水,但是,这些油水分离技术无论采取何种方案,其技术归结为过滤或油水密度不同的分离,比如,无论利用憎水亲油或憎油亲水过滤材料分离或利用油水密度的不同进行油水分离。但是煤化工产生的剩余氨水中所含溶解性的酚类物质,单纯采用过滤的方法是难以达到除去酚油目的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利用氨水中的酚油的溶解度由低温到高温溶解度逐渐增大或者说溶解度由高温到低温逐渐减小的原理,将氨水中部分溶解的酚油从水中析出,实现部分分离,通过气浮分离设备再分离一部分,从而降低剩余氨水中酚油的含量,为后续水处理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分离设备,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包括容器壳体、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壳体内,所述冷凝器为蛇形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为冷却水,冷却水遵循低进高出原则,剩余氨水在所述冷却分离设备的壳程内,遵循高进低出原则,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重油出口管道,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的上部设置轻油出口管道,所述重油出口管道低于所述剩余氨水出口管道,所述轻油出口管道高于所述剩余氨水进口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气浮分离设备,从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出来的剩余氨水,进入所述气浮分离设备,经气浮分离设备进一步气浮分离后,剩余氨水再进入废水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分离设备的容器壳体的壳底为中心向容器内突起的锥形结构,锥形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重油出口管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利用氨水中的酚油的溶解度由低温到高温溶解度逐渐增大或者说溶解度由高温到低温逐渐减小的原理,将氨水中部分溶解的酚油从水中析出,实现部分分离,通过气浮分离设备再分离一部分,从而降低剩余氨水中酚油的含量,为后续水处理创造条件。另外,冷却分离设备的容器壳体的壳底为中心向容器内突起的锥形结构,锥形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重油出口管道,这种结构使重油更容易集中,也更利于重油的分离与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分离设备1,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包括容器壳体11、冷凝器12,所述冷凝器12设置在所述容器壳体11内,所述冷凝器12为蛇形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为冷却水,冷却水遵循低进高出原则,剩余氨水在所述冷却分离设备的壳程内,遵循高进低出原则,即剩余氨水进口管道13设置在所述冷却分离设备1的上部,剩余氨水出口管道14设置在所述冷却分离设备1的下部,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11的底部设置重油出口管道15,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11的上部设置轻油出口管道16,所述重油出口管道15低于所述剩余氨水出口管道14,所述轻油出口管道16高于所述剩余氨水进口管道13,所述重油出口管道15和所述轻油出口管道16连通地下放空槽。所述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还包括气浮分离设备2,从所述冷却分离设备1出来的剩余氨水,进入所述气浮分离设备2,经气浮分离设备2进一步气浮分离后,浮油通过气浮分离设备2设置的浮油管道21流出,进入地下放空槽,剩余氨水通过气浮分离设备2设置的剩余氨水管道22排出,再进入废水处理。该实施例中利用氨水中的酚油的溶解度由低温到高温溶解度逐渐增大或者说溶解度由高温到低温逐渐减小的原理,将氨水中部分溶解的酚油从水中析出,实现部分分离,通过气浮分离设备再分离一部分,从而降低剩余氨水中酚油的含量,为后续水处理创造条件。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冷却分离设备的容器壳体11的壳底17为中心向容器内突起的锥形结构,锥形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重油出口管道15。该实施例中冷却分离设备的容器壳体的壳底为中心向容器内突起的锥形结构,锥形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重油出口管道,这种结构使重油更容易集中,也更利于重油的分离与排出。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包括容器壳体、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壳体内,所述冷凝器为蛇形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为冷却水,冷却水遵循低进高出原则,剩余氨水在所述冷却分离设备的壳程内,遵循高进低出原则,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重油出口管道,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的上部设置轻油出口管道,所述重油出口管道低于所述剩余氨水出口管道,所述轻油出口管道高于所述剩余氨水进口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剩余氨水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包括容器壳体、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壳体内,所述冷凝器为蛇形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为冷却水,冷却水遵循低进高出原则,剩余氨水在所述冷却分离设备的壳程内,遵循高进低出原则,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重油出口管道,所述冷却分离设备容器壳体的上部设置轻油出口管道,所述重油出口管道低于所述剩余氨水出口管道,所述轻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书成王希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河北龙成煤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陕西龙成煤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