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阳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930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座椅、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通过连杆机构实现左右两侧上肢上下摆动方向相反,通过杆式传动机构实现双侧下肢的康复运动方向相反,实现步态的四肢同时康复运动,且通过调整杆式传动机构的连接位置,实现单侧上肢与下肢康复运动幅度的比例调节和上肢与下肢起始运动位置调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无需外界提供动力,成本低,便于患者个人使用。

Rehabilitation exerciser for simultaneous movement of limbs of hemiplegia pati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miplegia limbs at the same time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seat, on the left side, right side mechanism and a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ight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on th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rough linkage to realiz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upper limb sw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rod type transmission the movement direction of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agencies to achiev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imbs and on the contrary, the gait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the position of connecting rod typ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realize the proportion of unilateral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mplitude regulation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 movement starting position adjustment, improve the comfort of patients, without external power, low cost for personal us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偏瘫患者逐年增加,并且有年轻化趋势,所以康复医疗事业需要迫切发展,为很多偏瘫患者回归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而目前的四肢康复训练器多采用电机驱动,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安全性不高,即使部分四肢康复训练器采用了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上肢和下肢康复训练的运动变化比例也不能调节,很多患者四肢中的某一肢体运动范围与其它肢体并不能够成比例,导致患者康复效果不佳。本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提出的,采用多杆机构传动,成本低,实现一侧肢体运动带动另一侧肢体运动,且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的位置变化实现上肢和下肢运动范围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偏瘫患者提供一种一侧肢体自由运动,带动另一侧另一侧肢体同时运动且单侧上肢与下肢的运动变化幅度可调节的四肢康复训练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传动轴4、左摆杆13、左连杆一14、右摆杆10、右连杆一1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传动轴4左端固定连接左摆杆13的前端,左摆杆13通过左柱销一15与左连杆一14的下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的右端固定右摆杆10的后端,右摆杆10的前端通过右柱销一11与右连杆一12的下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左摆杆13与右摆杆10关于传动轴4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所述的传动轴4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传动轴4的中间两侧位置分别安装在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内孔中,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关于底座一的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呈左右对称;所述的右连杆一12上端通过右柱销二24与右上肢杆23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左连杆一14上端通过左柱销二22与左上肢杆21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右上肢杆23与右柱销三20的右端转动连接,右柱销三20的左端固定在右连接板19的右侧表面上,右连接板19固定在右立柱16的上端右侧表面上,右立柱16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柱销四18左端固定在右上肢杆23的中间位置,右柱销四18的右端与右连杆二17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右柱销三20位于右柱销二24与右柱销四18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连杆二17的下部固定右滑块一25且固定位置可调整,右柱销五27左端固定在右滑块一25的右侧表面上,右柱销五27的右端与右滑块二28的左侧转动连接,右连接杆30呈L形,其L形的一边固定右滑块二28且固定位置可调节,右连接杆30的L形转角处与右柱销六31左端转动连接,右柱销六31右端固定在右柱销架32上设置的右凸台一321上,右柱销架3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连接杆30的L形另一边端部通过右柱销七34与右连杆三33的上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右连杆三33的下端通过右柱销八35与右连杆四36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右连杆四36的前端与右脚转轴37的右端固定连接,右脚连接架40的左端固定有右脚固定装置,所述的右脚转轴37安装在右轴承轴承座39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39固定在右轴承座支架38上表面,右轴承座支架38下表面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上肢杆23的前部安装有右手掌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包括右上肢杆23、右连接板19、右立柱16、右连杆二17、右连接杆30、右柱销架32、右连杆三33、右连杆四36、右脚转轴37、右轴承轴承座39、右轴承座支架38、右手掌固定装置、右脚固定装置。所述的右脚固定装置包括右脚连接架40、右脚托板42、右脚绑带41,所述的右脚转轴37的左端固定右脚连接架40的下端,右脚连接架40上端设置的水平向左伸出的右脚连接轴401转动连接右脚托板42下表面设置的右凸台二421,右脚托板42上设置有右脚绑带41。所述的右手掌固定装置包括右手掌连接滑块44、右手掌固定杆46、右手掌绑带45、右锁紧螺栓三43,所述的右上肢杆23的前部与右手掌连接滑块44的内孔滑动连接,右手掌连接滑块44下侧边设置有前后方向的贯穿切口,通过拧紧右手掌连接滑块44上安装的右锁紧螺栓三43使右手掌连接滑块44的下方的切口变窄,使右手掌连接滑块44固定在右上肢杆23上,右手掌连接滑块44左侧表面设置有向左前方伸出的右横梁441,右横梁441的左前方端部固定有右手掌固定杆46,右手掌固定杆46上固定有右手掌绑带45。所述的右连杆二17的下部固定右滑块一25且固定位置可调整的结构为:所述的右连杆二17的下部与右滑块一25的内孔滑动连接,右滑块一25上设置的贯穿至中心的螺纹孔上安装右锁紧螺栓一26,通过旋紧右锁紧螺栓一26使右滑块一25固定在右连杆二17的下部,用于实现右滑块一25在右连杆二17上固定位置可调节。所述的右连接杆30L形的一边固定右滑块二28且固定位置可调节的结构为:右连接杆30L形的一边与右滑块二28内孔滑动连接,右滑块二28上设置的贯穿至中心的螺纹孔上安装右锁紧螺栓二29,通过旋紧右锁紧螺栓二29使右滑块二28固定在右连接杆30的一边上,用于实现右滑块二28在右连接杆30的一边上的固定位置可调节。所述的右连接杆30L形的两边夹角为120度。所述的左摆杆13与右摆杆10关于传动轴4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用以实现患者双侧上肢上下摆动范围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多杆式机构传动,使患者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幅度的比例可调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无需外界提供动力,患者一侧上肢或下肢带动另一侧不能自主运动的上肢或下肢进行康复训练;3.实现步态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舒适度。四、附图说明图1是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左右两侧反向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左右两侧反向传动与左右两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右侧上肢连接下肢传动结构示意图。图5是右侧下肢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右侧手掌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传动轴4、左摆杆13、左连杆一14、右摆杆10、右连杆一1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按照人坐于座椅时的方位定义左右方向,以便于描述本申请。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传动轴4左端固定连接左摆杆13的前端,左摆杆13通过左柱销一15与左连杆一14的下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的右端固定右摆杆10的后端,右摆杆10的前端通过右柱销一11与右连杆一12的下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左摆杆13与右摆杆10关于传动轴4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所述的传动轴4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传动轴4的中间两侧位置分别安装在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内孔中,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分别通过轴承座支架一7、轴承座支架二9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关于底座一的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呈左右对称。所述的右连杆一12上端通过右柱销二24与右上肢杆23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左连杆一14上端通过左柱销二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传动轴(4)、左摆杆(13)、左连杆一(14)、右摆杆(10)、右连杆一(1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4)左端固定连接左摆杆(13)的前端,左摆杆(13)通过左柱销一(15)与左连杆一(14)的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的右端固定右摆杆(10)的后端,右摆杆(10)的前端通过右柱销一(11)与右连杆一(12)的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传动轴(4)的中间两侧位置分别安装在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内孔中,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关于底座一的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左右对称;所述的右连杆一(12)上端通过右柱销二(24)与右上肢杆(23)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左连杆一(14)上端通过左柱销二(22)与左上肢杆(21)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右上肢杆(23)与右柱销三(20)的右端转动连接,右柱销三(20)的左端固定在右连接板(19)的右侧表面上,右连接板(19)固定在右立柱(16)的上端右侧表面上,右立柱(16)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柱销四(18)左端固定在右上肢杆(23)的中间位置,右柱销四(18)的右端与右连杆二(17)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右柱销三(20)位于右柱销二(24)与右柱销四(18)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连杆二(17)的下部固定右滑块一(25)且固定位置可调整,右柱销五(27)左端固定在右滑块一(25)的右侧表面上,右柱销五(27)的右端与右滑块二(28)的左侧转动连接,右连接杆(30)呈L形,其L形的一边固定右滑块二(28)且固定位置可调节,右连接杆(30)的L形转角处与右柱销六(31)左端转动连接,右柱销六(31)右端固定在右柱销架(32)上设置的右凸台一(321)上,右柱销架(3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连接杆(30)的L形另一边端部通过右柱销七(34)与右连杆三(33)的上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右连杆三(33)的下端通过右柱销八(35)与右连杆四(36)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右连杆四(36)的前端与右脚转轴(37)的右端固定连接,右脚连接架(40)的左端固定有右脚固定装置,所述的右脚转轴(37)安装在右轴承轴承座(39)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39)固定在右轴承座支架(38)上表面,右轴承座支架(38)下表面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上肢杆(23)的前部安装有右手掌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包括右上肢杆(23)、右连接板(19)、右立柱(16)、右连杆二(17)、右连接杆(30)、右柱销架(32)、右连杆三(33)、右连杆四(36)、右脚转轴(37)、右轴承轴承座(39)、右轴承座支架(38)、右手掌固定装置、右脚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1)、座椅(2)、传动轴(4)、左摆杆(13)、左连杆一(14)、右摆杆(10)、右连杆一(12)、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所述的座椅(2)固定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4)左端固定连接左摆杆(13)的前端,左摆杆(13)通过左柱销一(15)与左连杆一(14)的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的右端固定右摆杆(10)的后端,右摆杆(10)的前端通过右柱销一(11)与右连杆一(12)的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的传动轴(4)沿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传动轴(4)的中间两侧位置分别安装在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内孔中,轴承轴承座一(6)、轴承轴承座二(8)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关于底座一的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左右对称;所述的右连杆一(12)上端通过右柱销二(24)与右上肢杆(23)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左连杆一(14)上端通过左柱销二(22)与左上肢杆(21)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右上肢杆(23)与右柱销三(20)的右端转动连接,右柱销三(20)的左端固定在右连接板(19)的右侧表面上,右连接板(19)固定在右立柱(16)的上端右侧表面上,右立柱(16)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柱销四(18)左端固定在右上肢杆(23)的中间位置,右柱销四(18)的右端与右连杆二(17)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右柱销三(20)位于右柱销二(24)与右柱销四(18)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连杆二(17)的下部固定右滑块一(25)且固定位置可调整,右柱销五(27)左端固定在右滑块一(25)的右侧表面上,右柱销五(27)的右端与右滑块二(28)的左侧转动连接,右连接杆(30)呈L形,其L形的一边固定右滑块二(28)且固定位置可调节,右连接杆(30)的L形转角处与右柱销六(31)左端转动连接,右柱销六(31)右端固定在右柱销架(32)上设置的右凸台一(321)上,右柱销架(3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连接杆(30)的L形另一边端部通过右柱销七(34)与右连杆三(33)的上端形成铰链连接;所述的右连杆三(33)的下端通过右柱销八(35)与右连杆四(36)的后端形成铰链连接,右连杆四(36)的前端与右脚转轴(37)的右端固定连接,右脚连接架(40)的左端固定有右脚固定装置,所述的右脚转轴(37)安装在右轴承轴承座(39)的内孔中,右轴承轴承座(39)固定在右轴承座支架(38)上表面,右轴承座支架(38)下表面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上肢杆(23)的前部安装有右手掌固定装置;所述的右侧上下肢康复训练机构(5)包括右上肢杆(23)、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真王涛来彦玲吴贵军国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