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专利>正文

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912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20:51
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包括电极束(1)、电极帽(2)、电极座(3)、中心拉杆(4)、导管(5)、手柄(6)、旋钮(7)、电缆(8)、插头(9)、注水嘴(10)注水管(11)和软管(12)。所述电极束(1)能够张开成橄榄形,所述橄榄形的截面最大直径处设置有导电区,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的其他部分都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电极束(1)由导电的金属毛细管制成,所述金属毛细管分成若干组,并且每一组中有至少一枚用于供冷却液流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极能够方便、准确地对食道环状区域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并实施冷却,同时由于电极束为橄榄状结构,冷却液可以轻易地流入到胃中,从而避免了使用球囊时冷却液从食道向咽部流出吸入气管的风险。

Esophageal reflux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lectrode

A reflux RF ablation electrode comprises an electrode beam (1), (2), electrode cap electrode holder (3), (4), the center rod catheter (5), (6), the handle knob (7), cable (8), plug (9) and injection nozzle (10) water injection hose (11) and (12). The electrode bundle (1) can be expanded into an olive shape, a conductive zone is arranged at the largest diameter of the olive shaped cross section,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parts of the esophageal reflux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bundle (1) is made of a conductive metal capillary, the metal capillary is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groups, and at least one of each set is used for cooling liquid flow. The electrode of the invention can conveniently and accurately on the annular region implementation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u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ol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lectrode beam for olive shaped structure, the cooling liquid can easily flow into the stomach, thus avoiding the use of balloon coolant outflow risk tracheal inhalation from the esophagus to the pharyn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尤其涉及一种能与内腔镜配合治疗食道反流的射频消融电极。
技术介绍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胃食管反流和食管黏膜损伤疾病的总称;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或)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尚可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前者临床上多见,后者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吻合术后、食管肠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等。GERD患者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轻者引起不适、呕吐,重者则可致食管炎及肺部吸入综合征,甚至窒息死亡。胃食管反流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亚太地区胃食管反流病呈明显上升趋势。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7%-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发病无差异,多数报道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调查显示其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1。与西方国家比较,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病情亦较轻。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见食管粘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但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面可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目前GERD主要有三种治疗方式:(1)药物治疗为GERD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它难以维持长期疗效;(2)胃底折叠术为创伤性手术,部分患者术后并专利技术显吞咽困难或腹胀;(3)食管下端括约肌射频治疗为内镜下微创治疗,大量临床证明其疗效特别远期疗效令人满意。目前用于临床应用的是引进美国CuyroinMedical,Inc公司产品Stretta治疗仪,通过内镜测量齿状线距门齿距离。通过胃镜活检孔道引入Stretta导丝至十二指肠,撤出胃镜,沿导丝将Stretta导管引入食管,撤出导丝。分别于齿状线上1cm、0.5cm、齿状线、齿状线下0.5cm,以注射器注气扩张导管前端的气囊至适当压力,推动Stretta导管末端的激发装置,使气囊外网篮上的4个电极针插入食管壁肌层,Stretta系统的屏幕显示电阻迅速下降。确认电阻及温度正常后,启动60秒一次的治疗,每个部位均于0°、右旋45°治疗两次;再推入导管气囊至胃内,分别于气囊内注气25ml及22ml后外拉导管至适当阻力处,每个平面均于0°、右旋30°、左旋30°分别治疗三次。部分病例于齿状线上1.5cm、2cm增加2个治疗平面,治疗共6-8个平面、56-72个点。治疗过程中组织电阻不超过1000欧姆,肌层温度80-90℃,黏膜表面温度不超过50℃。黏膜表面通过预冷水冲系统进行冷却保护。如温度或电阻超过正常范围,则自动停止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这种射频消融电极针采用气囊将电极针插入被射频消融治疗的组织,在治疗的同时会把食道阻塞,并且采用冲水的方式冷却,食道中的冷却水可能会向咽部流出,有被患者吸入气管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内窥镜配合使用的橄榄形射频消融电极,具有柔软、细长的导管,而且该导管的长度在橄榄形电极针展开或收回过程中,其长度保持不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包括电极束、电极帽、电极座、导管,其中:所述电极束可膨胀成橄榄形,所述橄榄形的截面最大直径处设置有导电区;所述橄榄形的其它部分,以及电极帽、电极座和导管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所述电极束由导电的金属毛细管制成,所述金属毛细管分成若干组;所述金属毛细管的每一组中有至少一枚用于供冷却液流过。优选地,所述金属毛细管每组为2—3枚。优选地,所述金属毛细管的截面为长方形。优选地,所述金属毛细管每组中有至少一枚在无涂层处管内有测温热电偶且不用于供冷却液流过,所述测温热电偶的引线通过电缆连接到插头。优选地,还包括注水嘴、注水管和软管,冷却液能够通过注液嘴、注液管、电极座、电极束、电极帽和软管流出。优选地,还包括中心拉杆;所述电极束包括位于所述电极帽一侧的远端,以及靠近所述导管的近端;所述电极束的远端与电极帽及中心拉杆的远端相连接,所述电极束的近端与所述导管的远端相连接;所述中心拉杆可在电极座和导管的中心滑动,使得所述中心拉杆的远端向着所述导管的远端移动。优选地,所述中心拉杆的近端与所述导管内的中心金属管的远端连接;所述中心金属管的近端与手柄内的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固结有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螺母配合,第二锥齿轮与旋钮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母通过能自锁的螺纹配合。优选地,所述导管的长度为60-120cm。优选地,所述导管的直径不大于Ø2.8mm。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取得以下技术效果。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胃食道射频消融电极能够方便、准确地对食道环状区域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橄榄形电极的电极束的毛细管中点安装测温热电偶,可实时监测和控制消融温度,并在必要时通过在冷却用金属毛细管中注入冷却液进行冷却。同时,由于电极束为橄榄状结构,冷却用的冷水可以轻易地流入到胃中,从而避免了使用球囊时冷却液从食道向咽部流出引起呛水的风险。此外,由于橄榄状结构能够使被消融组织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暴露的状态,操作者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可以很轻易地观测消融治疗进程,并通过胃镜进行冲洗等其它处置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的远端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的手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射频消融”指的是使用频率高到一定值(>100kHz)的射频电流施加到生物体组织,引起组织内带电荷的离子运动产生热效应,将组织加热到目标温度(例如60-100℃),从而使组织或细胞坏死的热损伤。如附图1所示,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包括电极束1、电极帽2、电极座3、中心拉杆4、导管5、手柄6、旋钮7、电缆8、插头9、注水嘴10、注水管11和软管12。所述电极束1可膨胀成橄榄形,所述橄榄形的最大直径处有一小段无绝缘涂层,其他部分包括电极帽2、电极座3和导管都有绝缘层;所述电极束1是由一组导电的金属毛细管制成,金属毛细管分成若干组,每组为2—3枚,每组其中有一枚在无涂层处管内有测温热电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极束1被构造和布置用于将射频能量传送到被治疗组织的电极结构。所述电极束1是由多条导电的金属毛细管组成。所述金属丝基本均匀地排列在所述圆柱形的侧面,并且基本与所述圆柱形的轴线平行,由此射频能量可以以适当的强度基本均匀地传送到被治疗组织,以便完成对粘膜组织或粘膜下层组织的消融,或者使得所述组织产生损伤。通常,本实施方式中的消融用于使目标组织中的粘膜形成一定的热损伤。当使用这种方法时,目标组织因消融所形成的热损伤可在2到3天的时间内恢复。通常,射频能量以两极的方式从电极束施加到被治疗组织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束1的金属毛细管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包括电极束(1)、电极帽(2)、电极座(3)、导管(5),其中:所述电极束(1)可膨胀成橄榄形,所述橄榄形的截面最大直径处设置有导电区;所述橄榄形的其它部分,以及电极帽(2)、电极座(3)和导管(5)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束(1)由导电的金属毛细管制成,所述金属毛细管分成若干组;所述金属毛细管的每一组中有至少一枚用于供冷却液流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包括电极束(1)、电极帽(2)、电极座(3)、导管(5),其中:所述电极束(1)可膨胀成橄榄形,所述橄榄形的截面最大直径处设置有导电区;所述橄榄形的其它部分,以及电极帽(2)、电极座(3)和导管(5)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束(1)由导电的金属毛细管制成,所述金属毛细管分成若干组;所述金属毛细管的每一组中有至少一枚用于供冷却液流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毛细管每组为2—3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毛细管的截面为长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毛细管每组中有至少一枚在无涂层处管内有测温热电偶且不用于供冷却液流过,所述测温热电偶的引线通过电缆(8)连接到插头(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道反流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水嘴(10)、注水管(11)和软管(12),冷却液能够通过注液嘴(10)、注液管(11)、电极座(3)、电极束(1)、电极帽(2)和软管(12)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王洪奎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王洪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