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作棉花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476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作棉花的栽培方法,涉及棉花栽培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选择与整地;(2)品种选择;(3)种子处理;(4)播种;(5)田间常规栽培管理;(6)收获与培肥地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棉花存在着长势差、死苗严重、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的问题。

Continuous cropping cotton cultiv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cultivating cotton continuous cropping,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tton cultiva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land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2) choose varieties; seed treatment; (3) (4) (5) conventional field seeding;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6) the harvest and fertility.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growth, serious seedling death, serious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and low yield in the existing co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作棉花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棉花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作棉花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随着我国种植业向商品化、区域化、专用化的迅速发展,农作物连续复种,导致棉花等农作物重茬连作障碍发生越来越重,使作物生长势衰弱、抗性降低,产量和品质下降。导致连作障碍的原因主要如下:(1)土壤物理性能恶化;(2)土壤养分不均衡,比例失调;(3)土壤中微生物发生变化;(4)土壤中有害生物增加,土传病虫害严重。我国棉花常年种植面积在8000万亩左右,其中有相当面积的棉田是连作棉田。长期连作后,大部分棉田表现出病害严重、早衰、肥料利用率不高、施肥量大等缺点,导致棉花产量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棉花产业的高效安全可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作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选择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地,对土地进行地平,并施加农家肥;(2)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抗病能力强、抗倒伏、吐絮集中、对脱叶剂敏感的棉花品种;(3)种子处理:对棉花种子进行晒种、浸种、药剂拌种;(4)播种:采用(60+15)cm×15cm精量播种,采用双膜覆盖播种,以5cm地温稳定在13‑14℃开始人工播种,每亩播种棉花5‑7kg,每埯3‑4粒,播种深度为3‑4cm;(5)田间常规栽培管理:放风、练苗、引苗、疏苗、撸底叶、灌水、追肥、中耕、掐顶尖、化学调控、秋季管理、病虫害防治;(6)收获与培肥地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作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选择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地,对土地进行地平,并施加农家肥;(2)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抗病能力强、抗倒伏、吐絮集中、对脱叶剂敏感的棉花品种;(3)种子处理:对棉花种子进行晒种、浸种、药剂拌种;(4)播种:采用(60+15)cm×15cm精量播种,采用双膜覆盖播种,以5cm地温稳定在13-14℃开始人工播种,每亩播种棉花5-7kg,每埯3-4粒,播种深度为3-4cm;(5)田间常规栽培管理:放风、练苗、引苗、疏苗、撸底叶、灌水、追肥、中耕、掐顶尖、化学调控、秋季管理、病虫害防治;(6)收获与培肥地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作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农家肥为猪粪、鸡粪和牛粪中的一种或几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云都棉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