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4746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在正面设有窗孔的壳体中,既抑制了在壳体的正面形成高低差从而维持美观,也降低了加工所花费的劳力和时间、费用。所述壳体是具备设有窗孔(21)的正面板(20a)并且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12)的壳体(1),以覆盖整个窗孔(21)的方式将透明板(30)从壳体(1)的内侧粘贴至正面板(20a),将具有和窗孔(21)大致相同平面形状的并且具有和正面板(20a)大致相同厚度的装饰板(40)从壳体(1)的外侧粘贴至透明板(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一种收纳基板等电子部件并予以保护的壳体并实用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在,提出一种技术:如图7~图10所示,由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的主体部110以及具备设有窗孔121的正面板120a的盖子120构成壳体100,由此可以从壳体100的外部看到收纳于收纳空间的发光部件L,并从壳体100的内部粘贴覆盖整个窗孔121的装饰板(透明板)130,以此防止异物(手指、螺钉等)从窗孔121侵入。但是,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的话,如图10所示,就会产生在盖子120的正面形成高低差S从而破坏美观的问题。因此,近年提出一种技术:如图11~图14所示,使构成壳体200的盖子220的正面板220a的一部分(窗孔221的周围部分)稍稍向内侧凹陷而形成凹部222,将薄的装饰板230嵌入至该凹部222,由此防止在盖子220的正面形成高低差。但是,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的话,在盖子220的正面板220a是由例如平坦的金属板构成的情况下,为了在正面板220a上形成凹部222就需要进行梯形弯曲加工,需要另外制造用于此的特殊的金属模具,因此具有加工需要花费劳力和时间以及费用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6-36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正面设有窗孔的壳体中,既抑制了在壳体的正面形成高低差从而维持美观,也降低了加工所花费的劳力和时间、费用。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壳体具备设有窗孔的正面板,并且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具有:板构件,其以至少部分地堵住窗孔的方式从壳体的内侧被粘贴至正面板;以及装饰板,其具有和窗孔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具有和正面板大致相同的厚度,并从壳体的外侧被粘贴至板构件。在此,正面板可以由例如平坦的金属板构成。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具备设有窗孔的正面板,并且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而构成的壳体,包括:板构件粘贴工序,其以至少部分地堵住窗孔的方式将板构件从壳体的内侧粘贴至正面板;以及装饰板粘贴工序,其将装饰板从壳体的外侧粘贴至板构件,所述装饰板具有和窗孔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具有和正面板大致相同的厚度。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及方法的话,由于以至少部分地堵住窗孔的方式将板构件从壳体的内侧粘贴至正面板,并且将具有和窗孔大致相同平面形状的并且具有和正面板大致相同厚度的装饰板从壳体的外侧粘贴至板构件,因此可以使正面板的表面和装饰板的表面基本齐平(抑制在壳体的正面形成高低差)。此时,即使在正面板是由例如平坦的金属板构成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对金属板施加用于形成装饰板嵌入用的凹部的梯形弯曲加工。此外,也不需要使板构件的形状、面积和窗孔的形状、面积一致。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加工所花费的劳力和时间、费用。进而,由于在收纳于壳体的内部的物品和装饰板之间设置有板构件,因此可以防止装饰板和该物品接触而从正面板脱落。此外,由于还将多个板(板构件及装饰板)重叠地设置在窗孔上,因此可以加强正面板的窗孔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覆盖整个窗孔的方式被粘贴至正面板的透明板作为板构件。此外,在采用具有至少一个使光透过的透过窗的装饰板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不堵住该透过窗方式的互相分离设置的多个板构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正面设有窗孔的壳体中,既抑制了在壳体的正面形成高低差从而维持美观,也降低了加工所花费的劳力和时间、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分解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部分的截面图。图4是图3的IV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盖部的正面侧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盖部的变形例的正面侧立体图。图7是在正面形成高低差的以往的壳体的分解截面图。图8是图7示出的壳体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IX-IX部分的截面图。图10是图9的X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需要梯形弯曲加工的以往的壳体的分解截面图。图12是图11示出的壳体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XIII-XIII部分的截面图。图14是图13的XIV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再者,附图没有示出实际的尺寸,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对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此外,当然包含了在附图相互间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首先,使用图1~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1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1如图1~图3所示呈长方体状,其各表面由平坦的金属板构成。壳体1具备:具有开口11的主体部10;以及安装于主体部10的开口11上的盖部20。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主体部1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纳各种物品(例如包含LED等发光部件L的电子部件)的收纳空间12。如图1~图4所示,在盖部20的正面板20a上设有窗孔21。窗孔21是为了可以从壳体1的外部看到收纳于主体部10的收纳空间12的物品(例如发光部件L)。从盖部20的正面板20a的背面侧(壳体1的内侧)以覆盖整个窗孔21的方式将透明板30粘贴于盖部20的正面板20a。透明板30是发挥如下功能的构件:既确保了视觉辨认度(可以从壳体1的外部看到收纳于内部的物品),又提供了后述的装饰板40的粘贴面,该透明板30相当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板构件。透明板30如果可以从正面板20a的背面侧覆盖整个窗孔21,则其面积、形状、枚数不用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一块具有大于窗孔21的面积的透明板30覆盖整个窗孔21,也可以组合多个具有小于窗孔21的面积的透明板30来覆盖整个窗面积孔21。透明板30可以由透明的合成树脂、玻璃等构成。可以采用粘接剂、双面胶等作为将透明板30粘贴至盖部20的正面板20a的手段。在透明板30的正面侧(壳体1的外侧)粘贴了装饰板40,所述装饰板40具有和窗孔21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具有和正面板20a大致相同的厚度。装饰板40发挥如下的功能:既向壳体1的设有窗孔21的部分提供规定的装饰,又填补了因盖部20的正面板20a和透明板30而形成的高低差从而抑制了在壳体1的正面形成高低差。作为向装饰板40的表面(透明板的相反侧的面)施加装饰的方法,可以例举向装饰板40的表面直接施加规定的印刷的方法,或将施加了规定的印刷的贴纸粘贴至装饰板40的表面的方法等。装饰板40可以由例如透明的合成树脂、玻璃等构成。在装饰板40是由透明的合成树脂等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在装饰板40的表面除去特定的部分并施加遮光用的印刷,可以如图2及图5所示形成至少一个使光透过的透过窗41。可以采用粘接剂、双面胶等作为将装饰板40粘贴至透明板30的手段。接下来,对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1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制作主体部10、盖部20、透明板30以及装饰板40各部件(部件制作工序)。接着,在盖部20的正面板20a的背面侧,以覆盖整个窗孔21的方式粘贴透明板30(透明板粘贴工序)。随后,将具有和窗孔21大致相同平面形状的并且具有和正面板20a大致相同厚度的装饰板40从壳体1的外侧粘贴至透明板30(装饰板粘贴工序)。这之后,在形成于主体部10的内部的收纳空间内收纳了物品的状态下,将盖部20安装至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设有窗孔的正面板并且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而构成,所述壳体的特征在于,包括:板构件,其以至少部分地堵住所述窗孔的方式从所述壳体的内侧被粘贴至所述正面板;以及装饰板,其具有和所述窗孔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具有和所述正面板大致相同的厚度,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被粘贴至所述板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04 JP 2015-2376431.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设有窗孔的正面板并且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而构成,所述壳体的特征在于,包括:板构件,其以至少部分地堵住所述窗孔的方式从所述壳体的内侧被粘贴至所述正面板;以及装饰板,其具有和所述窗孔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具有和所述正面板大致相同的厚度,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被粘贴至所述板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构件是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以覆盖整个所述窗孔的方式被粘贴至所述正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具有至少一个使光透过的透过窗,所述板构件是以不堵住所述透过窗的方式互相分离设置的多个板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松豊深谷良延
申请(专利权)人: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