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33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结构、产生高温烟气的燃烧结构以及用于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的输送结构,所述燃烧结构以及所述输送结构分别与所述换热结构连接,所述输送结构与所述燃烧结构之间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且所述旁通管道上设有调节阀,燃烧结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结构与输送结构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热交换,助燃风输送至燃烧结构再次利用,当助燃风温度过高时,旁通管道输送调和风进行温度调和,以使输入燃烧结构内的气体温度满足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热交换效率高,烟气压降小,以达到调节热交换后出来的热量,从而节省能源,使得热交换出来的热量可以充分的利用,节省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量回收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除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外,工业废热、余热利用率低,能源(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综合利用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至少50%的工业耗能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如化工、建材、纺织、机械、汽车、冶金、动力、造纸、食品、电子等行业,在生产中大量的可利用热能直接排空,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而目前国内主要废热、余热资源都有可选的回收利用技术或设备,这些技术在原理上和国外余热利用技术并无本质差别,基本上都是通过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技术、制冷制热技术进行利用。但由于国外废热、余热回收技术已基本成熟,其设备性能优良,应用广泛,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而国内,高、中温余热利用技术设备未得到有效推广普及,是造成余热整体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关键是推广普及中高温余热利用技术,推进余热利用技术与工艺节能相结合,从整个工艺系统分析能源的供给需求,优化工艺系统及其相应的余热利用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最直接、经济的手段。中国专利201310424791.6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加热箱,包括由壁板构成的封闭主体,还包括:燃烧机、电机及风机,上述封闭主体内设有:燃烧室、换热器及过滤器,上述燃烧室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水箱和下水箱用于回收热量;上述壁板上形成有循环风入口和循环风出口,上述循环风自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经过滤器最后被送至其他有热量需求的设备。通过换热器将循环风的废热回收至水中,实现了能量的合理利用,换热之后的循环风经过滤器处理后再输送至其他设备中供利用,节能环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上述的专利,当循环风自换热器内的温度较高时,热交换后出来的热量会较高,由于其他有热量需求的设备需要的热量也是有限的,此时无法调节出来的热量,容易导致热量较高而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坏,甚至只能放弃该热量的实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热量回收装置,以达到调节热交换后出来的热量,从而节省能源,使得热交换出来的热量可以充分的利用,节省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量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结构、产生高温烟气的燃烧结构以及用于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的输送结构,所述燃烧结构以及所述输送结构分别与所述换热结构连接,所述输送结构与所述燃烧结构之间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且所述旁通管道上设有调节阀,燃烧结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结构与输送结构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体成为助燃风,助燃风输送至燃烧结构利用,当助燃风温度过高时,旁通管道输送调和风进行温度调和,以使输入燃烧结构内的气体温度满足要求。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换热结构为圆筒式换热器,所述圆筒式换热器上设有主进口、副进口、主出口以及副出口,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副进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输送结构连接,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主进口以及主出口分别与所述燃烧结构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副出口连接有出气管道。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燃烧结构包括燃烧器以及炉膛,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炉膛内,且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燃烧器上设有进口,所述炉膛上设有高温烟气排放口,所述高温烟气排放口与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主进口连接,所述燃烧器的进口通过主管道与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主出口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管道上设有进气阀。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气阀为手动阀。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高温排气阀,所述高温排气阀的出口与所述出气管道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结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副进口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燃烧器的进口之间通过所述旁通管道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流量计以及气动阀,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气动阀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热量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包括换热结构、产生高温烟气的燃烧结构以及用于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的输送结构,输送结构与燃烧结构之间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且旁通管道上设有调节阀,燃烧结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结构与输送结构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热交换,助燃风输送至燃烧结构再次利用,同时当助燃风温度过高时,旁通管道输送未调和风进行温度调和,以使输入燃烧结构内的气体温度满足要求,通过圆筒式换热器与高温烟气进行换热,温度升高后送去燃烧器助燃,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热交换效率高,烟气压降小,以达到调节热交换后出来的热量,从而节省能源,使得热交换出来的热量可以充分的利用,节省燃料。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量回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圆筒式换热器2气动阀3调节阀4进气阀5流量计6炉膛7风机8高温排气阀9旁通管道10出气管道11输送管道12主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可以运用在回收任何废热量的过程中。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结构、产生高温烟气的燃烧结构以及用于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的输送结构,所述燃烧结构以及所述输送结构分别与所述换热结构连接,输送结构与所述燃烧结构之间通过旁通管道9连接,且所述旁通管道9上设有调节阀3,燃烧结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结构与输送结构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体成为助燃风,助燃风输送至燃烧结构利用,当助燃风温度过高时,旁通管道9输送调和风进行温度调和,以使输入燃烧结构内的气体温度满足要求。更进一步的,换热结构为圆筒式换热器1,圆筒式换热器1上设有主进口、副进口、主出口以及副出口,圆筒式换热器1的副进口通过输送管道11与输送结构连接,圆筒式换热器1的主进口以及主出口分别与燃烧结构连接。另外,圆筒式换热器1的副出口连接有出气管道10。对于圆筒式换热器1,其主要是进行热交换,当燃烧结构输入高温烟气后,输送管道11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后,圆筒式换热器1对高温烟气与需要热交换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处理后,获得降低温度的烟气以及热交换后升温的气体,烟气从圆筒式换热器1的副出口输出,热交换后升温的气体从圆筒式换热器1的主出口输出,进入到燃烧结构中。燃烧结构包括燃烧器以及炉膛6,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炉膛6内,且燃烧器与炉膛6相通,燃烧器上设有进口,所述炉膛6上设有高温烟气排放口,所述高温烟气排放口与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主进口连接,所述燃烧器的进口通过主管道与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主出口连接燃烧器上设有进口以及高温烟气排放口,高温烟气排放口与圆筒式换热器1的主进口连接,燃烧器的进口通过主管道12与圆筒式换热器1的主出口连接。上述的燃烧器可以为熔炉,当然,于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结构、产生高温烟气的燃烧结构以及用于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的输送结构,所述燃烧结构以及所述输送结构分别与所述换热结构连接,所述输送结构与所述燃烧结构之间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且所述旁通管道上设有调节阀,燃烧结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结构与输送结构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体成为助燃风,助燃风输送至燃烧结构利用,当助燃风温度过高时,旁通管道输送调和风进行温度调和,以使输入燃烧结构内的气体温度满足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结构、产生高温烟气的燃烧结构以及用于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的输送结构,所述燃烧结构以及所述输送结构分别与所述换热结构连接,所述输送结构与所述燃烧结构之间通过旁通管道连接,且所述旁通管道上设有调节阀,燃烧结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结构与输送结构输送需要热交换的气体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体成为助燃风,助燃风输送至燃烧结构利用,当助燃风温度过高时,旁通管道输送调和风进行温度调和,以使输入燃烧结构内的气体温度满足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为圆筒式换热器,所述圆筒式换热器上设有主进口、副进口、主出口以及副出口,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副进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输送结构连接,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主进口以及主出口分别与所述燃烧结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式换热器的副出口连接有出气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结构包括燃烧器以及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华胡新军张道勇易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尔科机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