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082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料流导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四通状构造的漏斗本体,其下端处的三道输出口形成出料溜槽;三叉状构造的出料溜槽的两个分叉点处分别布置一根转动轴,转动轴上固接料流翻板;漏斗本体内还布置有搭杆,搭杆横截面呈“工”字状且其两侧槽体分别构成供其中一块料流翻板顶端搭靠的搭靠槽,搭杆杆长平行转动轴轴线方向;本漏斗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轴作回转动作的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实现现场的三点受料操作,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实际落料及输送效率,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极为便捷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
本技术属于料流导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胶带输送机头部导料的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
技术介绍
胶带输送机,作为常备的输送体系,一直作为料流输送系统的重要一环而不可或缺;而头部漏斗装置则是胶带输送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有导料以及控制料流方向等作用。为了控制料流方向以及避免直接对下游接料设备的高冲击性,通常在漏斗内侧安装料流挡板从而控制料流方向。具体安装则为:在头部漏斗体上首先安置转动轴能穿进去的轴孔,转动轴在与头部漏斗体间构成回转配合的同时,还与可封闭漏斗内腔道的料流挡板连接为一体。这样,通过转动轴的回转动作即可控制料流挡板的转动,从而达到启闭漏斗内腔道的目的。上述传统的头部漏斗装置,固然解决了对下游胶带机的供料要求,但是存在的缺陷也显而易见:依靠单个的料流挡板,仅仅能实现下游最多两台输送带的运料需求,落料效率自然不会太高。如要进行更多输送带的同步落料操作,则需要增加复数的头部漏斗装置方可操作,随之带来落料流程的复杂化,同时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也比较高。此外的,目前传统头部漏斗装置的衔接溜槽的往往设计的较短,在对某些落差较大的下游胶带机落料时,往往造成对该下游胶带机带面的高冲击性,进而导致下游胶带机实际使用寿命的急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其不仅可实现现场的三点受料操作,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实际落料及输送效率,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极为便捷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为四通状构造,其上端处的一道输入口构成进料口,其下端处的三道输出口形成出料溜槽;三叉状构造的出料溜槽的两个分叉点处分别布置一根转动轴且两根转动轴轴线彼此平行,转动轴以固定于出料溜槽外壁处的回转座而简支梁状的回转配合于出料溜槽上;其中一根转动轴上固接用于封闭出料溜槽左侧出口的左侧料流翻板,另一根转动轴上则固接用于封闭出料溜槽右侧出口的右侧料流翻板;漏斗本体内还布置有搭杆,所述搭杆横截面呈“工”字状且其两侧槽体分别构成供其中一块料流翻板顶端搭靠的搭靠槽,搭杆杆长平行转动轴轴线方向,两块料流翻板同时搭靠于搭杆杆身处从而封闭出料溜槽的中部出口;本漏斗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轴作回转动作的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的一端以动力源驱动,另一端铰接于相应的料流翻板板侧处且该铰接轴轴线平行转动轴轴线。搭杆布置于漏斗本体的对称面上。所述漏斗本体的内壁处还布置有供料流翻板搭靠的直三角限位块;所述直三角限位块为斜面相对的一对且沿搭杆而对称布置;直三角限位块的斜面构成供相应料流翻板搭靠的搭靠面。所述料流翻板外形呈四方板状构造,以料流翻板上的与转动轴配合端为固定端而以料流翻板的另一端为悬置端,料流翻板的两侧板面均为由固定端向悬置端逐渐下斜的倾斜面状构造;所述料流翻板的固定端处平行料流翻板板面而设置供转动轴穿插固定的固定方孔。料流翻板的板面处覆设有一层起保护作用的耐磨衬板。所述动力源为电机,动力源固定于出料溜槽的外壁处;由转动轴的其中一轴端处径向向外延伸有扭臂,所述扭臂的延伸端铰接于水平延伸的电动推杆的杆端处。本漏斗还包括接驳于出料溜槽的至少一个出口处且衔接下游胶带机输入端的衔接溜槽;所述衔接溜槽由两道以上的子管体彼此首尾衔接构成一段整管,且其中至少两段相邻子管体的轴线间彼此相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了独特的四通设计的漏斗本体,利用双料流翻板间的彼此协作,进而实现了对漏斗本体的三个出料口的可控输料功能。实际使用时,依靠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相对料流翻板的推动力,从而使得料流翻板在上述推杆以及转动轴间的联合作用下产生相应的倒伏效果。当左侧料流翻板向左倒伏时,即可盖覆和封闭出料溜槽的左侧出口;同理,当右侧料流翻板向右倒伏时,即可盖覆和封闭出料溜槽的右侧出口。而对于出料溜槽的中部出口,则利用独特的工字钢式的搭杆结构,一方面以搭杆结构的两侧槽体构成止位和搁置料流翻板的搭靠槽;另一方面再以搭杆的顶端杆面来作为导流面,从而避免料流由上而下的渗入彼此搭靠的两块料流翻板的配合缝隙处,进而杜绝漏料状况。综上,本技术实现了同时或逐一的向三处下游胶带机受料的功能,解决了现场不同位置受料的难题,从而使整个生产线可以连续高效运行。其独特的多方位卸料功能,大大减少了停机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极为便捷可靠。2)、搭杆作为两块料流翻板的端部搭靠件,优选布置于漏斗本体的对称面上,从而使得两块形状一致的料流翻板能够以标准的“八”字形进行彼此靠合,其受力更为平稳。在搭杆的基础上,在搭杆两侧处的漏斗本体内壁上还对称布置直三角限位块,从而利用直三角限位块的斜边作为靠合面,实现左侧导料挡块或右侧导料挡块向相应侧倒伏时的端部搭靠效果。3)、料流翻板板面的倾斜面状构造,可起到平缓导流的功能。用于固定转动轴的固接孔采用方孔,搭配转动轴的方轴构造,从而保证转动轴与料流翻板间的动作一致性。耐磨衬板的设置,则可有效的提升料流翻板的使用寿命。落差比较大的衔接溜槽采用了独特弯折腔道结构,使得料流在沿衔接溜槽管腔而行进时,会因该管腔的转折结构而不断的撞击和减速,从而大大的减轻料流对下游胶带机的冲击,下游胶带机的寿命大大增加。4)、本漏斗实际操作时,并不需要电动推杆穿过漏斗本体的外壁,并伸入漏斗本体腔道内从而与该腔道内的料流翻板板侧固定的。通过采用扭臂的设计,从而实现了直接在漏斗本体外即可实现动力源及电动推杆相对料流翻板的扭矩传递效果,最终在确保料流翻板可控操作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其结构,保证其构造的合理及简洁性。附图说明图1-2为本技术两者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料流翻板的正视图;图4为料流翻板的左视图;图5为料流翻板相对转动轴的配合状态剖视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10-漏斗本体11-出料溜槽12-搭杆13-直三角限位块20-转动轴21-回转座30-料流翻板30a-固定方孔30b-耐磨衬板31-左侧料流翻板32-右侧料流翻板41-电动推杆42-动力源43-扭臂50-衔接溜槽51-子管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5,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其包括漏斗本体10、位于漏斗本体10内的料流翻板30、控制料流翻板30翻动的电动推杆41和电机、衔接上述电动推杆41和料流翻板30的扭臂43和转动轴20以及在出料溜槽11下方处衔接的衔接溜槽50。漏斗本体10一方面提供了三叉状的出料溜槽11来作为料流翻板30的承载体,另一方面将上游胶带机的料流集聚到一起,在整个装置中起着至关的重要的一环。一般情况下,根据料流冲击的程度,适当在漏斗本体10内壁布置些耐磨板,可提高漏斗本体10的使用寿命。而参照图1-2所示,漏斗本体10上两台电液推杆分别与两根固定在料流翻板30上的转动轴20通过扭臂43连接,实现了出料溜槽11的三个出口的可控切换目的。下部的衔接溜槽50则有效的缓解了料流对下游胶带机的巨大冲击。三个出口中,出料溜槽11的中部出口处料流会落到落差比较小的下游胶带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10)为四通状构造,其上端处的一道输入口构成进料口,其下端处的三道输出口形成出料溜槽(11);三叉状构造的出料溜槽(11)的两个分叉点处分别布置一根转动轴(20)且两根转动轴(20)轴线彼此平行,转动轴(20)以固定于出料溜槽(11)外壁处的回转座(21)而简支梁状的回转配合于出料溜槽(11)上;其中一根转动轴(20)上固接用于封闭出料溜槽(11)左侧出口的左侧料流翻板(31),另一根转动轴(20)上则固接用于封闭出料溜槽(11)右侧出口的右侧料流翻板(32);漏斗本体(10)内还布置有搭杆(12),所述搭杆(12)横截面呈“工”字状且其两侧槽体分别构成供其中一块料流翻板(30)顶端搭靠的搭靠槽,搭杆(12)杆长平行转动轴(20)轴线方向,两块料流翻板(30)同时搭靠于搭杆(12)杆身处从而封闭出料溜槽(11)的中部出口;本漏斗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轴(20)作回转动作的电动推杆(41)或液压推杆,电动推杆(41)或液压推杆的一端以动力源(42)驱动,另一端铰接于相应的料流翻板(30)板侧处且该铰接轴轴线平行转动轴(20)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10)为四通状构造,其上端处的一道输入口构成进料口,其下端处的三道输出口形成出料溜槽(11);三叉状构造的出料溜槽(11)的两个分叉点处分别布置一根转动轴(20)且两根转动轴(20)轴线彼此平行,转动轴(20)以固定于出料溜槽(11)外壁处的回转座(21)而简支梁状的回转配合于出料溜槽(11)上;其中一根转动轴(20)上固接用于封闭出料溜槽(11)左侧出口的左侧料流翻板(31),另一根转动轴(20)上则固接用于封闭出料溜槽(11)右侧出口的右侧料流翻板(32);漏斗本体(10)内还布置有搭杆(12),所述搭杆(12)横截面呈“工”字状且其两侧槽体分别构成供其中一块料流翻板(30)顶端搭靠的搭靠槽,搭杆(12)杆长平行转动轴(20)轴线方向,两块料流翻板(30)同时搭靠于搭杆(12)杆身处从而封闭出料溜槽(11)的中部出口;本漏斗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轴(20)作回转动作的电动推杆(41)或液压推杆,电动推杆(41)或液压推杆的一端以动力源(42)驱动,另一端铰接于相应的料流翻板(30)板侧处且该铰接轴轴线平行转动轴(20)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其特征在于:搭杆(12)布置于漏斗本体(10)的对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板式四通切换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10)的内壁处还布置有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天奇蓝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