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990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三通漏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母板以及固定于母板上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包括彼此板边贴合的固定板以及可拆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开口朝上的卡槽;可拆板底部插入所述卡槽后,安装螺栓贯穿可拆板及固定板的顶部并紧固两者,此时可拆板与固定板围合形成中空的安置腔;用于固定衬板的沉头螺钉贯穿衬板及母板后,沉头螺钉的位于安置腔内的端部通过螺母加以紧固;固定板的底部布置可供动力源的输出轴穿设和固定的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省时省力且操作便捷的优点,能在沉头螺钉磨损后,仍可确保对该螺钉的快速拆卸效果,从而实现了对母板上的衬板的高效率拆装维护目的。对母板上的衬板的高效率拆装维护目的。对母板上的衬板的高效率拆装维护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


[0001]本技术属于三通漏斗
,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

技术介绍

[0002]三通漏斗是从一条皮带机向另两条皮带机转运输送物料的惯用设备,而如何切换料流方向,则需要通过推杆来推动三通漏斗中的三通翻板,进而通过改变三通翻板位置来实现料流切换。
[0003]如图1所示的,目前的三通翻板均安装于三通漏斗中,由于其作用是承担物料在漏斗内改变料流方向,向左下部或右下部输送,此时三通翻板的正反两面都需要承担物料的冲刷;为增加三通翻板的耐磨性,因此需在三通翻板的母板A上面安装衬板B。目前惯常使用的三通翻板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将两块或更多块钢板彼此拼合后,再焊接形成中空一体件,形成前述的母板A,母板A内部预先焊固相应的筋板从而提升结构强度;随后,在焊接完毕后的母板A上攻丝,衬板B上设光孔,用沉头螺钉通过母板A上螺纹孔将衬板B固定在母板A上,并根据选用的沉头螺钉型号不同选择用螺丝刀或内六角扳手将沉头螺钉拧紧,最终使衬板B牢牢固定在母板A上。上述现有结构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三通翻板为一体式焊接结构,这使得现有三通漏斗在更换衬板时,需遵循将漏斗上轴承座拆下、抽出方轴后吊出整块翻板、气割割开翻板更换衬板,再用电焊将割开的翻板焊接起来装回原位的整套流程,显然过程繁冗不堪,更换时间较长,极为费时费力。另一方面,衬板由于物料的冲刷作用,也会在母板上逐渐的磨损变薄,此时紧固衬板的沉头螺钉也随之磨损,最终使得原先用于紧固衬板的沉头螺钉上表面凹槽也被磨平;后期需更换新的衬板时,原有固定衬板的沉头螺钉无法拧下,造成新的衬板无法更换,从而进一步的给实际维护流程造成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其具备省时省力且操作便捷的优点,更能在沉头螺钉磨损后仍可确保对该螺钉的快速拆卸效果,从而实现了对母板上的衬板的高效率拆装维护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包括母板以及固定于母板上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包括彼此板边贴合的固定板以及可拆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开口朝上的卡槽;可拆板底部插入所述卡槽后,安装螺栓贯穿可拆板及固定板的顶部并紧固两者,此时可拆板与固定板围合形成中空的安置腔;用于固定衬板的沉头螺钉贯穿衬板及母板后,沉头螺钉的位于安置腔内的端部通过螺母加以紧固;固定板的底部布置可供动力源的输出轴穿设和固定的轴孔。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及可拆板的相邻壁彼此相向的延伸有横向上筋板;固定板及可拆板彼此紧固后,横向上筋板的相邻面彼此贴合。
[0008]优选的,卡槽上方的固定板的内壁处凸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与卡槽外侧槽壁之间区域构成可供可拆板底部插入的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左板体及右板体,左板体铅垂向上延伸后再向可拆板方向弯折,从而形成钝角板状结构;右板体位于左板体的铅垂段的侧部,且两者之间通过横向下筋板彼此固定;在高度方向上,两层横向下筋板之间空间构成所述轴孔,右板体、最上层的横向下筋板以及左板体的铅垂段共同组合形成所述卡槽。
[0010]优选的,可拆板与左板体的弯折段彼此面对称布置,且两者之间还彼此相向的布置有纵向筋板;固定板及可拆板彼此紧固后,纵向筋板的相邻面彼此贴合;可拆板的纵向筋板底面高度低于可拆板的底边高度,从而使得可拆板的纵向筋板底端构成可插入所述卡槽内的楔形插接端。
[0011]优选的,左板体的弯折段顶部固定有左顶块,左顶块上设置螺纹孔;可拆板的顶部固定有右顶块,右顶块上设置阶梯孔状的起吊孔,安装螺栓贯穿所述起吊孔后,紧固于螺纹孔内。
[0012]优选的,所述衬板为四块,分别依靠沉头螺钉与螺母的配合从而安装于左板体的弯折段外壁、左板体的铅垂段外壁、右板体的外壁以及可拆板的外壁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在实际更换衬板时,只需要将可拆板拆下,暴露出位于安置腔内的螺母;此后,用扳手即可拧松固定衬板的螺母及沉头螺钉,直至取下已磨损的沉头螺钉和衬板,并快速更换新的沉头螺钉和新的衬板。
[0015]至此可知,较原先三通漏斗在更换衬板时,需要将漏斗上轴承座拆下、抽出方轴后吊出整块翻板,然后用气割割开翻板更换衬板,随后再用电焊将割开的翻板焊接起来装回原位相比;本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优点,其能在沉头螺钉磨损后,仍能实现对该螺钉的快速拆卸效果,从而确保对母板上的衬板的高效率拆装维护目的,最终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减少皮带机停机时间,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成效显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传统三通漏斗的工作状态图;
[0017]图2为图1所用的现有三通翻板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1]图6为图5的C

C向剖视图的等比例放大图。
[0022]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0023]A

母板;B

衬板;
[0024]10

固定板;10a

左板体;10b

右板体;11

卡槽;12

轴孔;13

导向板;14

左顶块;14a

螺纹孔;
[0025]20

可拆板;21

右顶块;30

安装螺栓;41

沉头螺钉;42

螺母;
[0026]51

横向上筋板;52

横向下筋板;53

纵向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3

6,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0028]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构造参照图3

6所示,与传统的整体式的三通翻板最大的区别在于:母板A由固定板10和可拆板20两大部分组成。在相应的固定板10和可拆板20分别组装完成后,采用钻孔方式,以使得沉头螺钉41能穿过相应板体,并随后用螺母42、平垫、弹垫与沉头螺钉41配合,将衬板B牢牢固定在相应板体的外壁处;这种固定方式好处在于当母板A上衬板B磨损后需要更换衬板B时,拆开母板A,将可拆板20拆下并从三通漏斗中取出,用扳手卸下固定板10和可拆板20内壁处螺母42,即可取下衬板B,并随后换上新的衬板B。整个拆卸过程,不受原先母板A上攻丝的影响,即使沉头螺钉41的上表面凹槽随衬板B一起被物料磨平,也不影响衬板B的更换,解决了生产中快速更换衬板B的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包括母板以及固定于母板上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包括彼此板边贴合的固定板(10)以及可拆板(20),所述固定板(10)底部设置开口朝上的卡槽(11);可拆板(20)底部插入所述卡槽(11)后,安装螺栓(30)贯穿可拆板(20)及固定板(10)的顶部并紧固两者,此时可拆板(20)与固定板(10)围合形成中空的安置腔;用于固定衬板的沉头螺钉(41)贯穿衬板及母板后,沉头螺钉(41)的位于安置腔内的端部通过螺母(42)加以紧固;固定板(10)的底部布置可供动力源的输出轴穿设和固定的轴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及可拆板(20)的相邻壁彼此相向的延伸有横向上筋板(51);固定板(10)及可拆板(20)彼此紧固后,横向上筋板(51)的相邻面彼此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其特征在于:卡槽(11)上方的固定板(10)的内壁处凸设有导向板(13),导向板(13)与卡槽(11)外侧槽壁之间区域构成可供可拆板(20)底部插入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三通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包括左板体(10a)及右板体(10b),左板体(10a)铅垂向上延伸后再向可拆板(20)方向弯折,从而形成钝角板状结构;右板体(10b)位于左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方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天奇蓝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