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智能尾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03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智能尾翼,包括汽车本体、尾翼主翼、尾翼襟翼、车架、固定架、控制系统和尾翼端板,所述汽车本体后方安装有车架;所述车架上面安装有尾翼襟翼和尾翼主翼;所述尾翼襟翼和尾翼主翼上、下布置通过固定架与车架相连;所述尾翼襟翼由可活动的一号尾翼襟翼和二号尾翼襟翼组成;所述一号尾翼襟翼和二号尾翼襟翼侧面分别安装有一号微型步进电机和二号微型步进电机;所述尾翼端板安装在尾翼襟翼和尾翼主翼两端,尾翼襟翼与尾翼端板之间利用两个微型步进电机装配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车架中部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汽车的下压力,有效提升了汽车的过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智能尾翼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智能尾翼。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降低,当汽车行驶时速较高时,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一辆车的动力性与操稳性再优越,没有足够的地面附着力,也只能原地打滑。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高速过弯的情况下,汽车由于离心作用会有向弯道外侧发生侧倾的趋势,位于弯道内侧的轮胎受到的下压力降低,而弯道外侧的轮胎受到的下压力升高,汽车出现较大侧倾时容易导致汽车突破弯道外侧车轮的附着极限而发生滑移甚至侧翻的情况,危及车手的生命。所以提供一种提高车辆下压力,增大车辆地面附着力,显著提高车辆的过弯性能,防止车辆滑移、侧翻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迫研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智能尾翼,通过安装尾翼主翼和可活动的尾翼襟翼来提高车辆下压力,增大车辆地面附着力,显著提高车辆的过弯性能,防止车辆滑移、侧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智能尾翼,包括汽车本体、尾翼主翼、尾翼襟翼、车架、固定架、控制系统和尾翼端板,所述汽车本体后方安装有车架;所述车架上面安装有尾翼襟翼和尾翼主翼;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用智能尾翼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智能尾翼,包括汽车本体(11)、尾翼主翼(1)、尾翼襟翼(2)、车架(3)、固定架(4)、控制系统(5)和尾翼端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本体(11)后方安装有车架(3);所述车架(3)上面安装有尾翼襟翼(2)和尾翼主翼(1);所述尾翼襟翼(2)和尾翼主翼(1)上、下布置通过固定架(4)与车架(3)相连;所述尾翼襟翼(2)由可活动的一号尾翼襟翼(7)和二号尾翼襟翼(8)组成;所述一号尾翼襟翼(7)和二号尾翼襟翼(8)侧面分别安装有一号微型步进电机(9)和二号微型步进电机(10);所述尾翼端板(6)安装在尾翼襟翼(2)和尾翼主翼(1)两端,尾翼襟翼(2)与尾翼端板(6)之间利用两个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智能尾翼,包括汽车本体(11)、尾翼主翼(1)、尾翼襟翼(2)、车架(3)、固定架(4)、控制系统(5)和尾翼端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本体(11)后方安装有车架(3);所述车架(3)上面安装有尾翼襟翼(2)和尾翼主翼(1);所述尾翼襟翼(2)和尾翼主翼(1)上、下布置通过固定架(4)与车架(3)相连;所述尾翼襟翼(2)由可活动的一号尾翼襟翼(7)和二号尾翼襟翼(8)组成;所述一号尾翼襟翼(7)和二号尾翼襟翼(8)侧面分别安装有一号微型步进电机(9)和二号微型步进电机(10);所述尾翼端板(6)安装在尾翼襟翼(2)和尾翼主翼(1)两端,尾翼襟翼(2)与尾翼端板(6)之间利用两个微型步进电机装配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安装在车架(3)中部右侧;所述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华赵志永崔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