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92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壳体模具。包含:模具本体;壳体模具上设有进胶口;模具本体包含一个注塑腔体;注塑腔体包含: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相对设置;第一壁面有N个凸出部,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凸出部的端面与第二壁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壁面设有M个凹口,M等于N且一一对应,各凹口与各自所对应的凸出部之间形成用于被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模具本体的注塑腔体内,形成壳体开孔的区域增加一个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注塑成型后,此通道内的注塑材料会形成一个辅助搭桥,产生熔接线的区域集中到此辅助搭桥上,使注塑成型后的壳体上熔接线不明显,且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Shell mo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ulds, and discloses a shell mold. Contains: die body; shell mold is arranged on the adhesive inlet; the mould body contains a cavity injection molding; injection molding cavity comprises a first wall and the second wall; the first wall and the second wall surface is opposite to the first surface; N projection, N is natural numb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nd the end the second wall projection surface in the same plane; the second wall is provided with M notch, M equal to N and corresponding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terial through the channel formed between the notch and the bulge corresponding.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cavity body, forming shell opening area increased by an injection molding material channel, injection molding, injection molding material within this channel will form an auxiliary bypass, the weld line area to the auxiliary bypass, the shell after injection molding melt the connection is not obvious, and this schem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壳体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移动终端的外壳是塑胶材质,这些外壳通常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由于现在的移动终端会设有摄像头、指纹感应器等,而为了让这些部件可外露于壳体,因而在外壳上通常需要开孔。然而,这些需要开孔的壳体在注塑成型时,通孔附近的塑胶熔接线非常明显,如图1所示,虚线部分为熔接线,相当不美观。这些熔接线通过调整注塑压力等仍不能有效改善,而如果后续在其外观面做喷漆处理,又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模具,使得注塑成型后的壳体上熔接线不明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壳体模具,包含:模具本体;所述壳体模具上设有进胶口;所述模具本体包含一个注塑腔体;所述注塑腔体包含: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面有N个凸出部,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凸出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壁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壁面设有M个凹口,所述M等于所述N且一一对应,各凹口与各自所对应的凸出部之间形成用于被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模具本体的注塑腔体内,形成壳体开孔的区域增加一个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此通道相对位置更低,由于重力作用多股料流汇聚于此,注塑成型后,此通道内的注塑材料会形成一个辅助搭桥,产生熔接线的区域集中到此辅助搭桥上,而壳体上熔接线并不明显,最后只需切除辅助搭桥。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另外,所述凹口包含:凹口主体和凹口辅体;所述凹口主体被所述凸出部完全遮盖;所述凹口辅体与所述凹口主体连接且有部分未被所述凸出部遮盖,所述凹口辅体至少有两个,以构成所述通道。另外,所述凹口辅体的宽度小于所述凹口主体,使得注塑成型后,注塑通道内形成的辅助搭桥容易被切除。另外,所述凹口辅体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凹口主体,使注塑时注塑材料流动性好。另外,所述凹口主体和所述凹口辅体形成的凹面为一圆弧面,使注塑时注塑材料流动性好。另外,所述凸出部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凹口主体相配合的凹槽,使得注塑成型后,辅助搭桥的体积增加,产生熔接线的区域集中到辅助搭桥上。另外,所述模具本体包含:定模与动模;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合模后,内部形成所述注塑腔体;凸出部设置在定模或动模上;当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定模上时,所述凹口设置在所述动模上,所述定模上设有凸出部的一侧为所述第一壁面,所述动模上设有凹口的一侧为所述第二壁面;当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动模上时,所述凹口设置在所述定模上,所述动模上设有凸出部的一侧为所述第一壁面,所述定模上设有凹口的一侧为所述第二壁面。凸出部用以形成壳体的开孔。另外,所述进胶口位于动模或定模上,注塑时,注塑材料从进胶口注入。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壳体熔接线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成形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成形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壳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壳体模具,如图2所示,包含:模具本体;壳体模具上设有进胶口1;模具本体包含一个注塑腔体2;注塑腔体2包含:第一壁面3和第二壁面4,第一壁面3与第二壁面4相对设置。第一壁面3有一个凸出部5,凸出部5的端面与第二壁面4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壁面4设有一个凹口6,凹口6与所对应的凸出部5之间形成用于被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根据上述描述不难发现,在模具本体的注塑腔体2内,形成壳体开孔的区域增加了一个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此通道相对位置更低,由于重力作用多股料流汇聚于此。注塑成型后,如图3所示,此通道内的注塑材料会形成一个辅助搭桥13,产生熔接线的区域集中到此辅助搭桥13上,而壳体12上熔接线并不明显,最后只需切除辅助搭桥13。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体的说,模具本体包含:定模9与动模10。并在实际应用时,可将定模9装在机床的固定床身上。而将动模10装在机床的活动床身上,工作时开模,合模和活动床身一起运动。定模9与动模10合模后,内部形成注塑腔体2。凸出部5设置在动模10上,凹口6设置在定模9上,动模10上设有凸出部5的一侧为第一壁面3,定模上设有凹口6的一侧为第二壁面4。凸出部5用以形成壳体的开孔。进胶口1位于动模10上,注塑时,注塑材料从进胶口1注入。还需要说明的是,凹口6包含:凹口主体7和凹口辅体8。凹口主体7被凸出部5完全遮盖;凹口辅体8与凹口主体7连接且有部分未被凸出部5遮盖,凹口辅体8有两个,分置于凹口主体7的两侧,使整个凹口6与凸出部5之间构成一条通道。凹口辅体8的宽度小于凹口主体7,使得注塑成型后,注塑通道内形成的辅助搭桥13与壳体12的连接段较少,容易被切除。凹口辅体8的深度小于等于凹口主体7,由于注塑材料为液态,注塑时从凹口辅体8流向凹口主体7,有浅至深流动,流动性能更好。此外,凹口主体7和凹口辅体8形成的凹面为一圆弧面,因为圆弧面没有棱角,使注塑时注塑材料流动性好。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壳体模具。第二实施方式中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如图4、5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实施方式在凸出部5的端面上设有一个与凹口主体7相配合的凹槽11,使得注塑成型后,辅助搭桥13的体积增加,料流更容易汇聚在凹口6处,使产生熔接线的区域更容易转移到辅助搭桥13上。具体地说,由于辅助搭桥13处体积变大,在注塑时,注塑材料就会更多地流向凹口6处的通道,由于辅助搭桥13处位置相对于壳体12位置更低,由于重力作用,料流汇聚处会集中在凹口6与凹槽11处,熔接线更多地在此区域产生。最后,只需切除辅助搭桥13,就可以保证壳体12上熔接线不明显。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壳体模具,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第二实施方式中,凸出部5设置在动模10上,凹口6设置在定模9上,动模10上设有凸出部5的一侧为第一壁面3,定模上设有凹口6的一侧为第二壁面4。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凸出部5设置在定模9上,凹口6设置在动模10上,定模9上设有凸出部5的一侧为第一壁面3,动模10上设有凹口6的一侧为第二壁面4。同样地,此实施方式的料流汇聚处会集中到凹槽11处,熔接线会在此区域产生。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壳体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模具本体;所述壳体模具上设有进胶口;所述模具本体包含一个注塑腔体;所述注塑腔体包含: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面有N个凸出部,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凸出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壁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壁面设有M个凹口,所述M等于所述N且一一对应,各凹口与各自所对应的凸出部之间形成用于被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模具本体;所述壳体模具上设有进胶口;所述模具本体包含一个注塑腔体;所述注塑腔体包含: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面有N个凸出部,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凸出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壁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壁面设有M个凹口,所述M等于所述N且一一对应,各凹口与各自所对应的凸出部之间形成用于被注塑材料通过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包含:凹口主体和凹口辅体;所述凹口主体被所述凸出部完全遮盖;所述凹口辅体与所述凹口主体连接且有部分未被所述凸出部遮盖,所述凹口辅体至少有两个,以构成所述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辅体的宽度小于所述凹口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辅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