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67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所述酸洗工艺采用的酸洗液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例为:硫酸8‑16%,盐酸4‑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硫脲1‑2%,余量为水,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焊丝钢材浸入温度为55~60度的清水中浸泡5~8分钟;b、配置上述酸洗液,将酸洗液注入酸洗槽中;c、将在清水中浸泡处理好的焊丝钢材置于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20‑35度,酸洗时间为30‑40分钟;d、酸洗好的焊丝钢材用清水清洗后上硼酸防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硫酸与盐酸配合使用,酸洗时间短,可更有效地去除钢材氧化皮,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酸洗过程中既起到缓蚀的作用,同时又能够与酸洗液面产生一层泡沫,防止酸雾挥发到空间产生污染,保护环境。

Pickling process for surface pretreatment of wi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ckling process for pretreatment of steel wire surface quality, the proportion of each material by pickling pickling process in the sulfuric acid 8: 16%, 4 10% hydrochloric acid, fatty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0.5 1%, 1 2% thiourea, balance of water, pickling process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the steel wire temperature is 55 ~ 60 degrees of water immersion for 5 to 8 minutes; B, the configuration of acid solution, the acid solution into pickling tank; pickling of steel wire in the pickling tank C, in the water soak well, pickling temperature is 20 35 degrees, pickling time is 30 40 minutes; steel wire D, good pickling rinse with clear water after the boric acid rust. The invention adopts sulfuric acid and hydrochloric acid with the use of a short time,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steel oxide skin, fatty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in the pickling process not only plays a role in inhibiting corrosion, and can produce a layer of foam and pickling liquid, preventing the acid mist to the effects of pollution,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
技术介绍
低碳钢在空气中加热至575~1370℃时,因高温氧化在钢材表面会产生高温氧化皮,氧化皮的厚度和成分取决于加热的持续时间和温度。高温氧化皮里层为黑褐色的FeO,是结构疏松过孔的洁净组织,各晶粒之间互相联系薄弱,并且易被破坏,中间层为Fe3O4,较为致密,最外层是Fe2O3,结构致密。一般氧化皮以FeO为主,Fe2O3含量最少,氧化皮中每一层的含量并不固定,比例大致如下:FeO40%~95%,Fe3O45%~60%,Fe2O30~10%。氧化皮属于惰性材料,能很好滴黏附在钢铁表面,形成保护层。现阶段各厂家都是采用的单一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气泡来去除氧化皮,硫酸与氧化皮成分的反应比较缓慢。但有些氧化皮与基体铁结合牢固,硫酸不能够直接进入氧化皮与铁基体接触反应。而盐酸与各种氧化皮的反应却都很剧烈,用单一的盐酸,又因为盐酸挥发块,会形成强烈酸雾,造成环境影响及人员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加快酸洗效率、提高酸洗效果的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所述酸洗工艺采用的酸洗液由硫酸、盐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脲以及水组成,上述各物质的质量比例为:硫酸8-16%,盐酸4-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硫脲1-2%,余量为水,所述的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焊丝钢材先全部浸入温度为55~60度的清水中浸泡5~8分钟;b、配置上述酸洗液,并将配置好的酸洗液注入酸洗槽中;c、将在清水中浸泡处理好的焊丝钢材置于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20-35度,酸洗时间为30-40分钟;d、酸洗好的焊丝钢材用清水清洗后上硼酸防锈。优选酸洗所采用的酸洗温度为35度,酸洗时间为30分钟。还可以酸洗所采用的酸洗温度为25度,酸洗时间为35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硫酸与盐酸配合使用,在短时间内能够比单一的硫酸更有效地去除氧化皮,同时由于加入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酸洗过程中既起到缓蚀的作用,同时又能够与酸洗液面产生一层泡沫,防止酸雾挥发到空间产生污染,保护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该酸洗工艺采用的酸洗液由硫酸、盐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脲以及水组成,上述各物质的质量比例为:硫酸10%,盐酸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65%,硫脲1.2%,余量为水,所述的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焊丝钢材先全部浸入温度为55度的清水中浸泡8分钟;b、配置上述酸洗液,并将配置好的酸洗液注入酸洗槽中;c、将在清水中浸泡处理好的焊丝钢材置于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35度,酸洗时间为30分钟;d、酸洗好的焊丝钢材用清水清洗后上硼酸防锈。实施例2:一种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该酸洗工艺采用的酸洗液由硫酸、盐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脲以及水组成,上述各物质的质量比例为:硫酸12%,盐酸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5%,硫脲1.6%,余量为水。所述的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焊丝钢材先全部浸入温度为60度的清水中浸泡5分钟;b、配置上述酸洗液,并将配置好的酸洗液注入酸洗槽中;c、将在清水中浸泡处理好的焊丝钢材置于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25度,酸洗时间为35分钟;d、酸洗好的焊丝钢材用清水清洗后上硼酸防锈。上述酸洗工艺,采用了硫酸与盐酸混合配比的酸洗液,利用盐酸与各种氧化皮的快速反应,使得硫酸能够直接进入氧化皮与铁基体接触反应,因此极大地缩短了酸洗时间,比单一采用硫酸酸洗可更有效地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同时由于加入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酸洗过程中既起到缓蚀的作用,同时又能够与酸洗液面产生一层泡沫,防止酸雾挥发到空间产生污染,保护环境。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采用的酸洗液由硫酸、盐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脲以及水组成,上述各物质的质量比例为:硫酸8‑16%,盐酸4‑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硫脲1‑2%,余量为水,所述的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焊丝钢材先全部浸入温度为55~60度的清水中浸泡5~8分钟;b、配置上述酸洗液,并将配置好的酸洗液注入酸洗槽中;c、将在清水中浸泡处理好的焊丝钢材置于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20‑35度,酸洗时间为30‑40分钟;d、酸洗好的焊丝钢材用清水清洗后上硼酸防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丝钢材表面预处理的酸洗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采用的酸洗液由硫酸、盐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脲以及水组成,上述各物质的质量比例为:硫酸8-16%,盐酸4-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硫脲1-2%,余量为水,所述的酸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焊丝钢材先全部浸入温度为55~60度的清水中浸泡5~8分钟;b、配置上述酸洗液,并将配置好的酸洗液注入酸洗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程亮李振华居晓锋周全法
申请(专利权)人:哈焊所华通常州焊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