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60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带,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具有由材料相同的经纱(2)和纬纱(3)组成的带状的织物载体(1)和至少单侧的胶粘层(4),各纬纱(3)的纱线粗细大于或等于各经纱(2)的纱线粗细,而经纱(2)的关于宽度的纱线粗细小于或等于纬纱(3)的关于长度的纱线粗细。至少所述纬纱(3)分别以每米纬纱(3)多于180个捻回加捻、特别是以每米纬纱(3)多于200个捻回加捻。

Adhesive tape, especially for winding cables in an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dhesive tape, particularly for winding winding in the cable car, with the same material of warp and weft yarns (2) (3) composed of banded fabric carrier (1) and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adhesive layer (4), (3) the weft yarn thicknes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he warp yarn thickness (2), and (2) on the warp yarn thicknes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width of the weft yarn (3) on the length of the yarn size. At least the said weft (3) is twisted with more than 180 twists per hour (3), especially 200 or more twists per hour (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带、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带并且特别是织物胶带,优选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具有由材料相同的经纱和纬纱构成的带状的织物载体和至少单侧的胶粘层,各纬纱的纱线粗细大于或等于各经纱的纱线粗细,并且经纱关于宽度的纱线粗细小于或等于纬纱关于长度的纱线粗细。
技术介绍
织物胶带并且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线缆的缠绕带必须满足多种要求,这些要求中有一些是相互矛盾的。例如一方面重要的是,相关胶带或织物胶带在机械上是耐久的并且还要耐抗汽油、润滑油以及热量。此外,这种胶带还应该设计成能手撕的,以便在缠绕线缆时和在建立线缆树结构时便于处理胶带。最后,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带状的织物载体有一定的耐磨强度,以便例如防止在机动车运行中或在机动车内部缠绕部发生磨损。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遵循不同的原则。例如由EP1074595B1已知这样的胶带,其中,纬纱通过胶粘层相对于经纱固定。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小于10N的沿横向方向的撕断强度,这在当前可以归类为能手撕的。但在这种已知的织物胶带中,由于较低的织造密度,存在这样的危险,即,经纱会相对于彼此发生移动,从而所述要求通过胶粘层实现所述附加的固定。这又使得总体上降低了这种已知的织物胶带的柔性,从而使得不易于进行处理。此外,这种胶带具有较低的耐磨强度,根据标准LV312符合耐磨等级A或B。EP2322385B1中描述了这种在汽车领域通用的用于确定不同耐磨等级的标准的细节,这里明确引用该文献。实际上根据EP2322385B1在先公开的内容涉及一种总体上为相似类别的织物胶带。这里为了提高耐磨强度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即,经纱的关于长度的纱线粗细或经纱的纱线粗细分别至少大约是纬纱关于宽度的纱线粗细或纬纱的纱线粗细的四倍。由此在不通过胶粘层在纱线的交叉点附加地相互固定纱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已知织物载体足够的结合强度。此外,沿纬纱方向实现了良好的可手撕性。同时纬纱相对于经纱明显提高的纱线粗细应能实现符合LV312的等级C或更高的耐磨强度。为此,每厘米长度纬纱的数量为20,其纱线粗细在第一变型方案中为470dtex。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使用了纱线粗细为570dtex的纬纱,纬纱由三根单纱形成。这些单纱对于其中一根单纱具有235dtex的纱线粗细,而对于另外两根单纱分别具有167dtex的纱线粗细。根据EP2322385B1已知的织物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因此其制造成本较高。由于纬纱由聚酯制成,而经纱由聚酰胺组成。由此,得到了种类不单一的织物载体或者说由不同材料的纬纱和经纱构成的织物载体。由此在可能的回收利用中这种织物载体会导致附加的问题,并且由于使用了聚酰胺会造成原材料成本提高。根据DE102013102602A1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对于线束胶带设想,这里的织物由这样的纱线(Garn)组成,所述纱线也由聚酰胺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纱线由单根长丝构成,这些长丝绕纱线的纵向中轴线相互捻转。由此,原则上提高了纱线的拉伸强度并还应提高耐磨强度。但这里也使用了较为昂贵的织物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这种胶带并且特别是织物胶带,使得提供经济的解决方案并同时实现耐磨强度、可手撕性和简单的可回收利用性。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类型的胶带或织物胶带、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的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纬纱分别以每米纬纱多于180个捻回加捻的织成、特别是以每米纬纱多于180个捻回加捻。这里一方面这样来处理,纬纱分别由绕纵轴线相互捻转的长丝组成,所述长丝以每米纬纱多于180个捻回相互捻转。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纬纱就是由相互捻转的长丝构成的单纱。备选或也可以附加于此地设想,纬纱分别由多个绕纵轴线相互捻转的单纱组成,相应的纬纱由两根或更多单纱构成。所述两根或更多单纱此时以每米纬纱多于180个捻回相互捻转。在后面所述的情况下,单纱又由长丝组成,所述长丝本身相互捻转或不相互捻转。就是说,本专利技术首先使用了这样的织物载体,所述织物载体规则地由材料单一的或材料相同的经纱和纬纱制成,因此能够简单地回收利用。实际上,经纱和纬纱通常是聚酯纱线。由此简化了回收利用并可以特别经济地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胶带。同时聚酯织物或聚酯纱线本身满足对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提出的大部分要求。聚酯纱线不仅具有高拉伸强度,而且对于化学品、汽油等具有耐抗性。此外,其长期稳定性特别好,并且聚酯纱线不易于或者几乎不会吸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纬纱在至少一个方案中设计成总体上明显比经纱“粗”,由此还提供了加工处理所需的可手撕性。这也适用于经纱和纬纱具有相同的纤度的情况。因为经纱和纬纱的纱线粗细通常大于40dtex。原则上纱线粗细也可以为80dtex或更大。优选100dtex或更大的纱线粗细,特别是167dtex以及更大的纱线粗细。在多数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胶带的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有利地构造成能手撕的,并且在考虑到横向撕断力小于10N/cm的情况下是能手撕的。就是说,以沿横向方向的、以小于10N/cm的横向撕断力为基础的撕断力作为可手撕性的判定标准。这意味着,对于使用者,为了撕断经纱需要沿纬纱的方向施加小于每厘米宽度10N/cm的撕断力。在一个变型方案的范围内,相对于较粗的纬纱,较细的经纱具有不同的纱线粗细,并且通常实现40至60根经纱/cm以及20至30根纬纱/cm,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物或聚酯织物载体具有足够的载体织物强度,没有或不需要强制性的胶粘层对此提供辅助。由此确保了前面所述的沿纬纱方向良好的可手撕性。如果纬纱的纱线粗细和经纱的纱线粗细设计成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则可以在沿纬纱方向具有良好的可手撕性的同时实现载体织物充分的结合强度。此外,分别通过加捻由相互捻转的长丝或两根或更多单纱构成的纬纱明显有助于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胶带的耐磨强度,实际上,与具有其他方面相同的结构、相同的纱线粗细和相同的纱线重量、但纬纱未加捻的胶带相比,实现了对耐磨强度约20%至50%的提高。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胶带根据测试规范LV312在直径为5mm的棒材上至少满足耐磨等级B,特别是满足耐磨等级C。就是说,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胶带粘贴在所述直径5mm的棒材上时,利用针直径为0.45mm的磨损工具并且在重力为7N的情况下,确定使胶带磨损所需要的行程数量,这里耐磨等级C对应于500至999次行程。如前面所述的那样,纬纱并且还有经纱的相应纱线粗细通常大于100dtex。特别常见的是167dtex或更大的纱线粗细。在这个范围内,特别优选的是200dtex、更为优选地300dtex以及更大的纱线粗细。如果根据一个变型方案这样处理,即,各纬纱的纱线粗细设计成大于各经纱的纱线粗细,则通常加捻的纬纱的相应纱线粗细大于400dtex、特别是大于450dtex。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加捻的纬纱,本专利技术推荐将550dtex作为上限。加捻纬纱的纱线粗细特别优选地为约500dtex。这里相关纬纱可以由20至80根单丝或长丝构成或者也可以由两根至最多根单纱构成。通过绕相应的纵轴线加捻或捻转长丝或单纱来制造纬纱。此外,本专利技术建议,相应纬纱由长丝或两根或更多单纱构成,所述长丝或单纱以每米多于450个捻回并且特别是每米多于500个捻回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胶带、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

【技术保护点】
胶带,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具有由材料相同的经纱(2)和纬纱(3)组成的带状的织物载体(1)和至少单侧的胶粘层(4),各纬纱(3)的纱线粗细大于或等于各经纱(2)的纱线粗细,而经纱(2)的关于宽度的纱线粗细小于或等于纬纱(3)的关于长度的纱线粗细,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纬纱(3)分别以每米纬纱(3)多于180个捻回加捻、特别是以每米纬纱(3)多于200个捻回加捻。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8 DE 202016100057.21.胶带,特别是用于缠绕汽车中的缆线的缠绕带,具有由材料相同的经纱(2)和纬纱(3)组成的带状的织物载体(1)和至少单侧的胶粘层(4),各纬纱(3)的纱线粗细大于或等于各经纱(2)的纱线粗细,而经纱(2)的关于宽度的纱线粗细小于或等于纬纱(3)的关于长度的纱线粗细,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纬纱(3)分别以每米纬纱(3)多于180个捻回加捻、特别是以每米纬纱(3)多于200个捻回加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各纬纱(3)分别由绕纵轴线(L)相互捻转的长丝(5)组成,所述长丝以每米纬纱(3)多于400个捻回相互捻转。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各纬纱(3)分别由绕纵轴线(L)相互捻转的单纱线(3a、3b)组成,各纬纱(3)由两根或更多单纱线(3a、3b)形成,这些单纱线以每米纬纱(3)多于400个捻回相互捻转。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加捻的纬纱(3)的相应纱线粗细以及还有经纱(2)的纱线粗细分别大于40dtex、特别是大于80dtex以及更大,并且优选大于100dtex。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加捻的纬纱(3)的相应纱线粗细和经纱(2)的纱线粗细分别小于550dtex。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各纬纱(3)由两根至最多十根单纱线(3a、3b)或20至80根长丝(5)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各纬纱(3)由多根长丝(5)或由两根或更多单纱线(3a、3b)形成,所述长丝或单纱线以每米纬纱(3)多于450个捻回、特别是每米多于500个捻回并且优选在每米纬纱(3)500至600个捻回之间相互捻转。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纬纱(3)连贯地具有长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利尔曼P·拉姆布施
申请(专利权)人:塞托普拉特胶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