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er resistant steel wool performance of plastic plate or film comprises a substrate and a UV curable film layer on the substrate surface super resistant steel wool performance, UV curable film layer of the super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steel wool, the steel wool is resistant coating by coating spraying, dipping or roll coating method double coated on the substrate surface, after UV irradiation curing film that is resistant to the income; steel wool coat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应用于建筑行业、运输行业、3C行业中的玻璃制品,正逐步由PC、PMMA、PET等塑料板或薄膜取缔。但是这些PC、PMMA、PET等塑料板或薄膜会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耗性能、耐水性能、抗污性能等。一般通过涂料加硬覆膜处理,从而赋予特殊功能,达到应用要求。能达到覆膜后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抗污、耐磨、加硬的效果,至今的解决方案是在涂料中,通过添加氟助剂来实现。然而在涂料中添加了氟助剂后,虽然能够赋予成膜后具有高水接触角(100°-108°),良好的耐磨性能(钢丝绒耐磨擦测试次数50-200回合),但是氟助剂的成本高,且与体系相容性差、稳定性差,并容易造成涂料配制或应用过程中各种限制,往往达不到最佳理想效果。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的高质量追求,需要开发一种能满足覆膜后具有优异的超耐钢丝绒性能,且同时具有疏水、疏油、抗污、耐磨、加硬等效果的PC、PMMA、PET等塑料板或薄膜应用于多个行业,从而替代传统的玻璃制品,能够降低成本、重量,减排及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且该塑料板或薄膜同时具有改善的加硬、疏水、疏油、抗污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包括基材和在基材表面超耐钢丝绒性能的紫外光固化薄膜层,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包括基材和在基材表面超耐钢丝绒性能的紫外光固化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耐钢丝绒性能的紫外光固化薄膜层,是通过将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涂料,通过淋涂、喷涂、浸涂或辊涂方式双面涂布于基材表面,经过紫外光辐照后固化覆膜所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包括基材和在基材表面超耐钢丝绒性能的紫外光固化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耐钢丝绒性能的紫外光固化薄膜层,是通过将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涂料,通过淋涂、喷涂、浸涂或辊涂方式双面涂布于基材表面,经过紫外光辐照后固化覆膜所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PC板材、PMMA板材、PC及PMMA复合板材或者PET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涂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聚氟硅氧烷嵌段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式i是由反应物A、B、C通过加成反应所得;其中,R为源自反应物A的低聚氟硅氧烷,R′为源自反应物B的二异氰酸酯,R″为源自反应物C的烷基丙烯酸酯;m的取值范围为1-100,优选为10-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A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100,优选为5-50;所述反应物A的粘度为0.005-100Pa·s。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超耐钢丝绒性能的塑料板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B为二异氰酸酯,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反应物C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坚林,梁敏思,卢扬续,秦碧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聚力有机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