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473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实现一种循环式输送装置,其能够减轻伴随输送物的微型化产生的输送不良或输送污染,并且有助于实现输送速度的高速化或输送形态的高密度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循环式输送装置(10)设有使被从供给侧排列路(11a)排除的输送物向回收侧输送路(12a)转移的回收转移部(X)和使利用回收侧输送路(12a)输送来的输送物向供给侧排列路(11a)转移的供给转移部(Y);在回收转移部(X)中,来自供给侧排列路(11a)的输送物的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在回收侧输送路(12a)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或者,在供给转移部(Y)中,回收侧输送路(12a)的下游端部在供给侧排列路(11a)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

Circulation type conveying device

The su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achieve a circular conveyor device, which can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with miniaturization of the carrier material adverse or transport of pollution, and high speed helps to realize the conveying speed or transported form high density; the invention of the circulation type conveying device (10) is arranged to be from the supply side road transport arrangement (11a) were excluded from the conveying path to recovery side (12a) transfer transfer part (X) and the recovery makes use of recovery side transportation route (12a) delivery to the delivery to the supply side of the road alignment (11a) transfer (Y); the Ministry of supply transfer transfer part in recovery (X) from the supply side, the road alignment (11a) delivery out of the downstream end of the conveying path in the path of recovery side (12a) above the upper part with intervals and extend or transfer in the supply department (Y), recovery side conveying path (12a) downstream of the end of the road in the arrangement the supply side (11a).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part is spaced out at interv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式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式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边使输送物在排列路上进行排列一边将被从排列路上排除的输送物返回上游侧并再次供给至排列路的循环式输送装置的输送体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输送装置中存在如下构成的类型:即,通过控制输送中途的输送物的姿势,由此将输送物以统一为所希望的姿势的排列状态进行输送。作为这种输送装置,已知有例如被称为送料器(partsfeeder)或直线送料器(linearfeeder)等的振动式输送装置。在这样的输送装置中,通过一边将输送物在排列路上进行输送一边将不处于所希望姿势的输送体抖落或利用气流吹走,由此对输送物进行分选或者使输送物进行翻转等而改变姿势,从而能够将供给至排列路的出口的所有输送物统一为所希望的姿势。已知一种具有回收侧输送体的循环式输送装置,其中,回收侧输送体是用于下述情况的输送体:即,在上述的输送物的排列过程中,处于不恰当姿势的输送物会被从排列路上排除,因此,回收侧输送体用于将该输送物回收并使其返回上游侧后再次供给至排列路上(例如,参照以下的专利文献1及2)。在该循环式输送装置中,呈并行地设置有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供给侧输送体中形成有供给侧排列路和供给侧输送路,供给侧排列路用于将输送物以排列状态进行供给,供给侧输送路与该供给侧排列路并排,并且接收被从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并将其向供给侧排列路的下游侧输送,回收侧输送体中形成有从供给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接收输送物并将其向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侧输送的回收侧输送路。另外,在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之间,设有使输送物从供给侧输送路向回收侧输送路转移的回收转移部和使输送物从回收侧输送路向供给侧排列路以及供给侧输送路转移的供给转移部,回收转移部和供给转移部分别具备如下结构:即,具有不会对输送物的移动带来障碍的程度的间隙及高低差且使两输送体呈相对这一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01-063816号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特开2002-068460号但是,近年来电子器件呈急剧的微型化发展,目前情况下多使用0604(0.6mm×0.4mm)或0402(0.4mm×0.2mm)尺寸的立方体状的电子器件(电阻、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晶体管等),但是,作为下一代的零件尺寸,可以预想会研究0201(0.25mm×0.125mm)尺寸等、今后电子器件的微型化会越来越得到发展。若如此般输送物微型化发展时,容易产生如下问题:由于尘埃等导致输送物堵塞在输送路径中或粘附在输送面上而产生的输送不良,或者由于污渍附着在输送物上而产生不良情况的输送污染等问题。另外,在两输送体具有少许间隙及高低差而相对的上述回收转移部和供给转移部中,也存在由于输送物卡入或尘埃堵塞而对输送动作带来障碍的情况。另外,由于在上述那样的电子器件微型化的同时电子系统的生产线中的装配线速度也日益高速化,因此,对于输送装置也要求输送速度的高速化以及输送形态的高密度化,并且,由于当不小心供给了不恰当姿势的电子器件时用于复原的装配线停止时间会导致损失增大,因此对输送物的排列精度的要求标准程度也不断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实现一种循环式输送装置,该循环式输送装置能够减轻伴随输送物的微型化所产生的输送不良或输送污染,并且也能够有助于实现输送速度的高速化或输送形态的高密度化。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循环式输送装置具备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所述供给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规定供给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供给侧排列路,所述回收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与所述供给方向反向的回收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回收侧输送路,该回收侧输送路接收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并将其向所述回收方向输送,且使该输送物的至少一部分返回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设有回收转移部以及供给转移部,其中,所述回收转移部使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向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转移,所述供给转移部使利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输送来的输送物向所述供给侧排列路转移;在所述回收转移部中,来自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hangover),或者,在所述供给转移部中,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在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由此,在回收转移部或供给转移部中,来自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排除路径或回收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分别在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或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因此,即使输送物微型化,也能够防止在回收转移部或供给转移部中由于输送物或尘埃卡入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之间的间隙中而导致两输送体发生干扰、或者输送物发生破损、或产生尘埃等情况。该情况下,毋容置疑优选:在回收转移部中,来自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在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并且,在供给转移部中,回收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在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回收转移部中的伸出(hangover)结构(供给侧输送体的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相对于回收侧输送体的回收输送路的上游部在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的结构,以下同样。),是通过在所述回收侧输送体中设置上游侧突出部而构成,其中,所述上游侧突出部是朝向所述供给侧输送体的形成有来自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所述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的部分的下方而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另外,优选:所述供给转移部中的伸出结构(回收侧输送体的回收输送路的下游端部相对于供给侧输送体的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在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的结构,以下同样。),是通过在所述回收侧输送体上设置下游侧突出部而构成,其中,所述下游侧突出部是朝向所述供给侧输送体的形成有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部分的上方而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由此,回收转移部以及供给转移部的伸出结构均是通过在回收侧输送体中设置朝向供给侧输送体的上方或下方而向侧方突出的上游侧突出部及下游侧突出部而构成,从而能够优先设计供给侧输送体的输送结构,因此,能够使供给侧排列路上的输送物的输送状态稳定化,并且能够提高输送性能或排列性能。尤其是,通过使供给侧输送体容易构成为对称的形状,能够确保利用振动的输送形态的稳定性并且提高输送速度。另外,能够确保两输送体的内侧部彼此之间的侧方间隔,并且能够谋求装置的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供给侧输送体上进一步设有供给侧输送路,该供给侧输送路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并行,并且具备如下下游端部作为所述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其中,上述如下下游端部是指:在将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接收并向所述供给方向输送的部位处在与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之间构成所述回收转移部的下游端部。由此,被从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利用作为上述排除路径的供给侧输送路而被向供给方向输送,并且,在其下游端部中经由回收转移部而被转移至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因此,即使将回收转移部设置于限定的范围,也能够确保进行供给侧排列路中的输送物的排除的分选区域较宽。在该情况下,优选:在所述回收转移部中,所述供给侧输送路的所述下游端部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循环式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式输送装置,具备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所述供给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规定供给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供给侧排列路,所述回收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与所述供给方向反向的回收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回收侧输送路,该回收侧输送路接收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并将其向所述回收方向输送,且使该输送物的至少一部分返回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侧,所述循环式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回收转移部和供给转移部,所述回收转移部使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向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转移,所述供给转移部使利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输送来的输送物向所述供给侧排列路转移;在所述回收转移部中,来自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或者,在所述供给转移部中,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在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12 JP 2016-0035351.一种循环式输送装置,具备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所述供给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规定供给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供给侧排列路,所述回收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与所述供给方向反向的回收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回收侧输送路,该回收侧输送路接收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并将其向所述回收方向输送,且使该输送物的至少一部分返回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侧,所述循环式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回收转移部和供给转移部,所述回收转移部使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向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转移,所述供给转移部使利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输送来的输送物向所述供给侧排列路转移;在所述回收转移部中,来自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或者,在所述供给转移部中,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在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收转移部中,来自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所述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并且,在所述供给转移部中,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在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转移部中的伸出结构是通过在所述回收侧输送体中设置上游侧突出部而构成,其中,所述上游侧突出部是朝向所述供给侧输送体的形成有来自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所述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的部分的下方而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供给转移部中的伸出结构是通过在所述回收侧输送体中设置下游侧突出部而构成,其中,所述下游侧突出部是朝向所述供给侧输送体的形成有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部分的上方而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田光山田泰原顺一神户祐二赤岩诚山本笃史百濑和纪皆川恭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