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42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垫和靠背,座垫和靠背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和风扇;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可转化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可转化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器,可转化制冷模块的第一端为进风口,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二侧的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为废气口;制热模块包括发热体,发热体与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气路连通,制热模块的远离可转化制冷模块的一端为出风口,温度调节装置的出风口与待调温位置连通;风扇的出风口与可转化制冷模块的进风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加热垫子与通风装置由一个由可转化制冷模块和一个制热模块串联的装置替代,保证了加热与通风散热的集成化,进而也避免了两套装置的干涉。

Automobile se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seat, which comprises a seat and a backrest, seat and backrest is provided on at least one of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omprises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and fan; temperature 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refrigeration and heating module conversion module; transformation refrigeration module comprises a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 the end can be transformed the refrigeration module is air inlet, second side of the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 is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air inlet port for exhaust gas; heating module includes a heating body, a first side gas heater and a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 connected heating module from the end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refrigeration module for outlet, outlet and the thermostat connected position the temperature adjusting device; the fan outlet and the cooling module can be transformed and communicat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heating pad and ventilation device composed of a convertible refrigeration module and a heating module in series device replacement, ensure the integrated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and als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two sets of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加热通风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座椅的冬季制热和夏季除汗功能设计应运而生,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舒适性问题。具有气候调节功能的通风舒适座椅具有椅面加热和制冷除汗功能的通风座椅装置,作为调节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座椅温度状态的座椅温度调节装置作为新兴技术也日益普及,成为广受车辆驾乘人员欢迎的配置,逐步应用于中高端乘用车辆领域。通常,此类通风座椅,采用设置在座椅透气椅面的面套内部的加热垫子作为椅面加热的制热装置,实现对座椅乘用者的冬季取暖加温。同时,使用一个或一组经由在座椅内部向椅面吹动气流的制冷风扇装置,在电子控制单元ECU调温控制下工作,可以实现在夏季时对座椅乘用者的身体表面制冷吹风散热,使得乘用者身体表面的排汗及清爽。然而,当座椅同时具有上述的加热垫子和通风散热两种装置时,二者之间装配时的相互干涉往往成为困扰设计者的应用难题。同时,两套相对独立的椅面温度系统的同时具备,也使得较高的成本问题被很多汽车生产厂家所抱怨。因此,如何保证加热与通风散热的集成化,以避免两套装置的干涉,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以保证加热与通风散热的集成化,以避免两套装置的干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垫和靠背,所述座垫和靠背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和风扇;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可转化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的温控状态相反,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的第一端为进风口,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二侧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废气口;所述制热模块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气路连通,且连通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制热模块的远离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出风口与待调温位置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的进风口连通。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座垫和靠背上均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设置于所述座垫上的温度调节系统的出风口与所述座垫连通;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的温度调节系统的出风口与所述靠背连通。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制冷模块散热片。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制热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热体两侧的制热模块散热片。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制热模块散热片为金属散热片;所述制冷模块散热片为金属散热片。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外部的制冷模块壳体,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将所述制冷模块壳体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包覆于所述制热模块外部的制热模块壳体,所述制热模块壳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制热模块壳体的一部分与所述制冷模块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另一部分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连接。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发热体为陶瓷发热体、电阻丝发热体或石墨发热体。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的进风口卡接配合,或者,所述风扇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嵌入式连接,或者,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通。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或者靠近所述第一侧的制冷模块散热片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热体或者所述发热体上的制热模块散热片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或双金属温度控制器。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还包括控制器,在所述汽车座椅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处于制冷状态,所述风扇打开,所述发热体关闭;在所述汽车座椅处于一级制热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关闭,所述发热体和所述风扇打开;或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处于制热状态,所述发热体关闭,所述风扇打开;在所述汽车座椅处于二级制热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第一侧处于制热状态,所述发热体和所述风扇打开;在所述汽车座椅处于常温通风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关闭,所述发热体关闭,所述风扇打开。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增加了温度调节系统,其中温度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相串联一个可转化制冷模块和一个制热模块,该温度调节装置可以实现汽车座椅的加热和制冷功能,即可以实现座椅在夏季产生椅面和/或靠背的降温制冷,又可以在冬季实现制热升温。本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垫子与通风装置由一个由可转化制冷模块和一个制热模块串联的装置替代,保证了加热与通风散热的集成化,进而也避免了两套装置的干涉。在夏季时,启动座椅通风制冷功能,可通过风扇由进风口吹动空气,气流进入可转化制冷模块,可转化制冷模块第一侧的气流被降温制冷,第二侧的气流被制热,并由废气口排出。可转化制冷模块第一侧的气流进入未供电的制热模块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吹向座椅椅面等需要制冷的区域。在冬季时,启动座椅通风制热功能,可通过风扇由进风口吹动空气,气流进入可转化制冷模块,此时,制热模块和/或可转化制冷模块(第一侧处于制热模式)工作。将空气气流进行加温,热气流通过出风口排出吹向座椅椅面等需要制热的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处于制冷模式时的结构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处于一级制热模式时的结构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处于一级制热模式时的结构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处于二级制热模式时的结构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处于常温通风模式时的结构框图。其中,100为可转化制冷模块,101为半导体制冷器,1011为第一侧,1012为第二侧,102为制冷模块散热片,103为制冷模块壳体,104为第一温度传感器,200为制热模块,201为发热体,202为制热模块散热片,203为制热模块壳体,204为第二温度传感器,300为风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以保证加热与通风散热的集成化,以避免两套装置的干涉。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垫和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和靠背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和风扇(300);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可转化制冷模块(100)和制热模块(200);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包括半导体制冷器(101),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的第一侧(1011)与第二侧(1012)的温控状态相反,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第一端为进风口,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的第二侧(1012)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废气口;所述制热模块(200)包括发热体(201),所述发热体(201)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的第一侧(1011)气路连通,且连通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第二端,所述制热模块(200)的远离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出风口与待调温位置连通;所述风扇(300)的出风口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进风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垫和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和靠背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和风扇(300);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可转化制冷模块(100)和制热模块(200);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包括半导体制冷器(101),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的第一侧(1011)与第二侧(1012)的温控状态相反,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第一端为进风口,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的第二侧(1012)的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废气口;所述制热模块(200)包括发热体(201),所述发热体(201)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的第一侧(1011)气路连通,且连通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第二端,所述制热模块(200)的远离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出风口与待调温位置连通;所述风扇(300)的出风口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的进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和靠背上均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设置于所述座垫上的温度调节系统的出风口与所述座垫连通;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的温度调节系统的出风口与所述靠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的第一侧(1011)和第二侧(1012)的制冷模块散热片(1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块(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热体(201)两侧的制热模块散热片(2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块散热片(202)为金属散热片;所述制冷模块散热片(102)为金属散热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可转化制冷模块(100)外部的制冷模块壳体(103),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01)将所述制冷模块壳体(103)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包覆于所述制热模块(200)外部的制热模块壳体(203),所述制热模块壳体(203)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