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095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现有技术中用于成型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无法根据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厚度而做出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包括:固定模具;第一可动模具;第二可动模具;以及注入模具,所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模具在所述一方向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一方向上可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可动模具在所述一方向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在所述一方向上可发生弹性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适应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的厚度,并根据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厚度做出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适用于定子铁芯上的绝缘部件的成型。
技术介绍
转子铁芯通过层叠将从钢板上冲裁下来的直线状的薄板来形成。转子铁芯由第一铁芯以及第二铁芯这两种铁芯构成,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通过树脂一体地成型,并连为一体,第一铁芯具有轴孔,为了不使树脂进入轴孔,而通过模具与轴孔抵接。第二铁芯,为使第二铁芯的外周面不被树脂覆盖,而在第二铁芯的外周面侧附近通过模具抵接。现有技术中用于成型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包括:固定模具,其具有能容纳第一铁芯以及第二铁芯的空间;第一可动模具,其一端具有抵接于第一铁芯的第一抵接面;第二可动模具,其具有抵接于第二铁芯的第二抵接面;以及注入模具,其与固定模具的空间连通,并将树脂注入所述固定模具的所述空间内。由于层叠而成的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厚度难免存在偏差,而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的行程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厚度而做出调整。当第一铁芯或第二铁芯的厚度厚时,抵接面会使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造成伤痕,当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厚度薄时,树脂进入抵接面与铁芯之间,而造成不良品。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所述制造装置包括:固定模具,其具有能容纳配置于所述固定模具的径向内侧的所述第一转子铁芯以及配置于所述固定模具的径向外侧的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空间;第一可动模具,其沿一方向延伸,在所述一方向的一端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子铁芯的第一抵接面;第二可动模具,其沿所述一方向延伸,在所述一方向的一端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第二抵接面;以及注入模具,其与所述固定模具的所述空间连通,并将树脂注入所述固定模具的所述空间内,所述的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模具在所述一方向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转子铁芯和第二转子铁芯,所述制造装置包括:固定模具,其具有能容纳配置于所述固定模具的径向内侧的所述第一转子铁芯以及配置于所述固定模具的径向外侧的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空间;第一可动模具,其沿一方向延伸,在所述一方向的一端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子铁芯的第一抵接面;第二可动模具,其沿所述一方向延伸,在所述一方向的一端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子铁芯的第二抵接面;以及注入模具,其与所述固定模具的所述空间连通,并将树脂注入所述固定模具的所述空间内,所述的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模具在所述一方向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一方向上可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可动模具在所述一方向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在所述一方向上可发生弹性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芝浦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