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9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的结构,在装配电机轴与电机转子时,电机轴一端与电机转子连接处加入减震垫,并且电机轴该端处设置凹槽,减震垫置于该凹槽内侧,用于补充电机轴与电机转子间空隙,有效固定电机转子与电机轴,降低电机运转振动,并且降低电机整体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具体涉及电机转子与电机轴的轴向固定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电机转子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机整体的性能,电机转子与电机轴在电机运转过程中会随之转动,电机转子与电机轴相对固定,为了保证电机的同轴度,电机转子与电机轴之间要防止松动,因为在长时期的运转过程中,电机转子与电机轴会出现相互磨损,且振动也会提升,在轴向方向上,往往在装配时无法完全抵消电机转子与电机轴之间的空隙,而且该空隙随着运转会越来越大,这对于电机整体的寿命以及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并且空隙也会造成振动,增加了电机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的结构,在装配电机轴与电机转子时,电机轴一端与电机转子连接处加入减震垫,并且电机轴该端处设置凹槽,减震垫置于该凹槽内侧,用于补充电机轴与电机转子间空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包括电机轴、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轴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电机转子一端连接处设置减震垫。所述电机轴上设置与所述减震垫配合的凹槽,所述减震垫置于所述凹槽内侧,进一步,所述减震垫为弹性减震垫片,优选地,所述弹性减震垫片为波形垫圈。相比现有的电机转子固定结构,本技术有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为:1.使用本技术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于电机转子与电机轴之间设置减震垫,能有效补充电机转子与电机轴之间的空隙,防止松动,延长电机使用寿命;2.使用本技术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减震垫为弹性结构,能够吸收电机转动时的振动,有效降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转子固定结构的轴向切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下面针对本技术所述的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法做出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机包括电机转子1、电机轴2、凹槽3、减震垫圈4,所述电机转子1与所述电机轴2连接,所述电机转子1与所述电机轴2从左至右装配,所述电机转子1左侧与所述电机轴2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凹槽3设置于所述电机轴2的右侧,所述电机转子1右侧与所述电机轴2右侧连接处设置减震垫圈4,所述减震垫圈4置于所述凹槽3内侧,以固定所述减震垫圈4的位置。所述电机轴2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凹槽3以固定所述减震垫圈4,或者所述电机轴2外表面均为凹槽结构,能够更好的固定所述减震垫圈4;所述减震垫圈4为弹性结构,优选地,所述减震垫圈4为波形垫圈,且所述波形垫圈的硬度根据电机大小及转速来确定。所述减震垫圈4能够有效填充所述电机转子1与所述电机轴2之间存在的空隙,防止所述电机转子1与所述电机轴2的轴向相对滑动,减少两者的相互摩擦和碰撞,减少损失,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所述减震垫圈4的存在也能吸收震动,降低电机整体的噪音,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对于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应当理解为是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其中的某一种示范性示例,具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指导性作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包括电机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轴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电机转子一端连接处设置减震垫。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包括电机轴、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轴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电机转子一端连接处设置减震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轴向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上设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