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锂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4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锂电池组。现有的技术中支架不够紧凑、占用空间,且布线分散,不便检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于支架本体一侧用于保护电芯正、负极的盖板,支架本体包括底板、分别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以及在底板上设置的位于两侧板端边的一后挡板和一前挡板,底板、侧板、后挡板和前挡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用于容纳电池电芯的长方体容纳腔,前挡板上设有若干的通孔,通孔用于穿设电池内电芯的正、负极,盖板遮盖通孔并与前挡板可拆卸连接;适用于长方体的锂电池,布局合理且方便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锂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公布号为CN101752538A的中国专利公示了一种扁平结构的锂电池组支架,它由二电池组外侧支架、二电池组中间支架和保护板支架构成;其中:二电池组外侧支架呈镜像对称设置,它们均具有向内的电池凹槽,电池凹槽的形状与电池组的组合形状是一致的;该电池凹槽内具有用于卡在电池组空隙中的定位凸点;二电池组外侧支架内侧上端具有保护板支架的定位桩和固定螺丝空位;电池凹槽外圈具有防振隔离边。但是其电池凹槽内设置的用于固定电池的定位凸点仅仅适用于圆柱体的锂电池,若是采用长方体的锂电池,在固定锂电池的时候则不可避免地使两相邻的锂电池之间形成间隙,浪费空间,使支架可容纳的锂电池的空间减少;而且圆柱体锂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位于圆柱体的两端,在对若干电池进行串并联时需要在电池组同时两侧布线,相对繁琐且不便检修,因此此电池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锂电池组的布局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其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长方体的锂电池支架,布局合理、且方便检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锂电池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设置于支架本体(1)一侧用于保护电芯正、负极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底板(11)、分别设置于底板(11)两侧的侧板(12)以及在底板(11)上设置的位于两侧板(12)端边的一后挡板(13)和一前挡板(14),所述底板(11)、侧板(12)、后挡板(13)和前挡板(14)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用于容纳锂电池电芯的长方体容纳腔(3),所述前挡板(14)上设有若干通孔(141),所述通孔(141)用于穿设电池内电芯的正、负极,所述盖板(2)遮盖通孔(141)并与前挡板(14)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设置于支架本体(1)一侧用于保护电芯正、负极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底板(11)、分别设置于底板(11)两侧的侧板(12)以及在底板(11)上设置的位于两侧板(12)端边的一后挡板(13)和一前挡板(14),所述底板(11)、侧板(12)、后挡板(13)和前挡板(14)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用于容纳锂电池电芯的长方体容纳腔(3),所述前挡板(14)上设有若干通孔(141),所述通孔(141)用于穿设电池内电芯的正、负极,所述盖板(2)遮盖通孔(141)并与前挡板(1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通孔(141)呈矩阵排列,且每一个通孔(141)穿设一个电芯的正极或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4)上设有环状突筋(142),环状突筋(142)设置于通孔(141)外,且环状突筋(142)上设有用于布线的缺口(143),所述盖板(2)与环状突筋(142)对应设置且盖板(2)与环状突筋(142)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突筋(142)设置为两列且两列环状突筋(142)并列设置;每个环状突筋(142)内有多个通孔(141)且多个通孔(141)呈一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4)上设有用于加强前挡板(14)强度的压条(146),压条(146)与前挡板(14)通过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4)上对应电芯正、负极的通孔(141)之间设有用于排除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坤传丁希罕林鹏程王晨金校刚任旭东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