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7939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包括缸筒、前盖以及后盖,前盖和后盖通过支柱分别连接于缸筒两端,并且通过支柱螺帽锁紧而固定连接于一体,前盖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泄压孔,后盖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泄压孔,后盖内设有安装定位孔,后盖上设有连通安装定位孔的固定栓,缸筒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从前盖伸入缸筒内,且活塞杆伸入缸筒内的端部通过六角螺母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活塞两端增设缓冲弹簧,避免活塞与前盖或后盖发生碰撞而造成损伤,提高了气缸的使用寿命,还消除了活塞与端盖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音。此外通过增设安装定位孔和固定栓能在气缸安装时快速准确定位。

A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ylinder, comprising a cylinder,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rear cover,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back cov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pillar, and the pillar of locking and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ody, a front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let and a first pressure relief hole, the back cove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air inlets and second pressure relief the cover is arranged in the mounting hole, a positioning hole, the back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olt conne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positioning hole,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piston and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of the front cover into the cylinder, and the piston rod extends into the cylind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six nut and piston piston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both sides; connected with buffer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additional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piston through the buffer spring, the piston and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back cover to avoid collision damage,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ylinder, the piston and the end cover also eliminates the noise generated by the collision. In addition, by installing mounting holes and fixing pins, the cylinder can b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positioned during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
本技术涉及气动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气缸。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气动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了多种生产加工系统中,其中,气缸是气动系统中的重要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气缸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当活塞运动到气缸终端时,活塞对缸盖产生很大的碰撞冲击力,并且产生较大的冲击噪音,容易造成缸体的损坏。授权公告号CN202468526U公开了一种气缸,其结构包括缸筒、前端盖、后端盖及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定设置在缸筒的两端,缸筒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活塞上嵌设有与缸筒内壁相适应的磁环,活塞将缸筒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活塞相配合的缓冲圈,前端盖上设置有与左腔室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右腔室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泄流孔,泄流孔内密封设置有缓冲调节针,活塞杆的一端插设于缸筒内并通过连接螺杆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前端盖并伸出缸筒外部,前端盖上嵌设有与活塞杆相适应的防尘圈。当向第一进气孔内充入压缩气体时,活塞杆在活塞的驱动下缩回;当向第二进气孔内充入压缩气体时,活塞杆在活塞的驱动下前进。缓冲调节针的作用在于调节右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当活塞带动活塞杆缩回时,活塞压缩右腔室内的气体,使右腔室内的气体压强上升,从而对活塞起到缓冲的作用。然而上述气缸的缺陷在于:第一,由于仅在后端盖上设置缓冲调节针,当活塞杆前进时,活塞对前端盖的冲击力较大,而前端盖上缓冲圈的缓冲能力有限,无法对活塞进行充分缓冲,导致降低了活塞的使用寿命;第二;由于活塞后移或者向右腔室内充入压缩气体时,右腔室内的气体压力较大,使得缓冲调节针易在高压的作用下被冲出,进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另外,现有气缸均存在着密封性能较差、磨损较为严重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气缸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缓冲效果良好的气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包括缸筒、前盖以及后盖,所述前盖和后盖通过支柱分别连接于缸筒两端,并且通过支柱螺帽锁紧而固定连接于一体,所述前盖设有与缸筒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泄压孔,所述后盖设有与缸筒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泄压孔,后盖设置有安装定位孔,后盖上设置有连通安装定位孔的固定栓,缸筒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从前盖伸入缸筒内,且活塞杆伸入缸筒内的端部通过六角螺母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泄压孔和第二泄压孔分别安装有缓冲调节螺丝。进一步的,所述前盖和后盖分别嵌设有与缸筒配合的O形圈。进一步的,所述前盖嵌设有与活塞杆相适应的导向套。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前端端部设有轴头螺母。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嵌设有与缸筒配合的耐磨环和活塞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前盖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前盖密封圈,所述后盖设有与活塞配合的后盖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活塞两端增设缓冲弹簧,当活塞在缸筒内运行至两端时,若泄压孔向外排出气体后仍无法降低活塞运行速度,通过借助缓冲弹簧可有效降低活塞速度,避免活塞与前盖或后盖发生碰撞而造成损伤,消除了活塞与端盖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气缸的使用寿命。通过增设安装定位孔和固定栓能在气缸安装时快速准确定位。通过前盖和后盖分别嵌设有与缸筒配合的O形圈、前盖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前盖密封圈,所述后盖设有与活塞配合的后盖密封圈、活塞嵌设有与缸筒配合的活塞密封圈,有效提高了气缸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气现象的发生;活塞嵌设有与缸筒配合的耐磨环,有效降低了磨损,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杆;2.前盖密封圈;3.前盖;4.第一进气孔;5.缓冲弹簧;6.缸筒;7.活塞;8.耐磨环;9.活塞密封圈;10.后盖密封圈;11.后盖;12.六角螺母;13.缓冲调节螺丝;14.导向套;15.轴头螺母;16.安装定位孔;17.固定栓;18.支柱螺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气缸,包括缸筒6、前盖3以及后盖11,所述前盖3和后盖11分别位于缸筒6两端,四个支柱穿过前盖3和后盖11使前盖3、缸筒6、后盖11连接,并且通过支柱螺帽18锁紧而固定连接于一体,所述前盖3设有与缸筒6连通的第一进气孔4和第一泄压孔,所述后盖11设有与缸筒6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泄压孔,后盖11设置有安装定位孔16,后盖11上设置有连通安装定位孔16的固定栓17,气缸在安装时通过安装定位孔16可快速精确安装,然后通过固定栓17而锁紧固定。缸筒6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塞7和活塞杆1,活塞杆1从前盖3伸入缸筒6内,且活塞杆1伸入缸筒6内的端部通过六角螺母12与活塞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当活塞7在缸筒6内运行至两端时,若泄压孔向外排出气体后仍无法降低活塞7运行速度,通过借助缓冲弹簧5可有效降低活塞7速度,避免活塞7与前盖3或后盖11发生碰撞而造成损伤,消除了活塞7与端盖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气缸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泄压孔和第二泄压孔分别安装有缓冲调节螺丝13,通过改变缓冲调节螺钉的锥度来改变泄压孔的开度,来控制缓冲气流的流量,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所述前盖3和后盖11分别嵌设有与缸筒6配合的O形圈,以增加前盖3与缸筒6之间、后盖11与缸筒6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前盖3嵌设有与活塞杆1相适应的导向套14,导向套14对活塞杆1的往复运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保证了活塞杆1运动的同轴度。所述活塞杆1的前端端部设有轴头螺母15,通过轴头螺母15便于将活塞杆1与其他工作元件配合连接,安装和使用方便。所述活塞7嵌设有与缸筒6配合的耐磨环8和活塞密封圈9,所述前盖3设有与活塞杆1配合的前盖密封圈2,所述后盖11设有与活塞7配合的后盖密封圈10,通过增设耐磨环8,有效降低了活塞7与缸筒6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密封圈有效提高了气缸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气现象的发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气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包括缸筒(6)、前盖(3)以及后盖(11),所述前盖(3)和后盖(11)通过支柱分别连接于缸筒(6)两端,并且通过支柱螺帽(18)锁紧而固定连接于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3)设有与缸筒(6)连通的第一进气孔(4)和第一泄压孔,所述后盖(11)设有与缸筒(6)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泄压孔,后盖(11)设置有安装定位孔(16),后盖(11)上设置有连通安装定位孔(16)的固定栓(17),缸筒(6)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塞(7)和活塞杆(1),活塞杆(1)从前盖(3)伸入缸筒(6)内,且活塞杆(1)伸入缸筒(6)内的端部通过六角螺母(12)与活塞(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包括缸筒(6)、前盖(3)以及后盖(11),所述前盖(3)和后盖(11)通过支柱分别连接于缸筒(6)两端,并且通过支柱螺帽(18)锁紧而固定连接于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3)设有与缸筒(6)连通的第一进气孔(4)和第一泄压孔,所述后盖(11)设有与缸筒(6)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泄压孔,后盖(11)设置有安装定位孔(16),后盖(11)上设置有连通安装定位孔(16)的固定栓(17),缸筒(6)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塞(7)和活塞杆(1),活塞杆(1)从前盖(3)伸入缸筒(6)内,且活塞杆(1)伸入缸筒(6)内的端部通过六角螺母(12)与活塞(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水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晨光威腾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