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也称为“有机EL元件”)是将阳极与阴极之间用含有有机发光物质的有机薄膜层(单层部或多层部)构成的薄膜型的全固体元件。如果对这样的有机EL元件施加电压,则从阴极将电子、从阳极将空穴注入有机薄膜层,它们在发光层(含有有机发光物质的层)中复合而产生激子。有机EL元件为利用了来自这些激子的光的放出(荧光·磷光)的发光元件,是作为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照明所期待的技术。进而,与利用荧光发光的有机EL元件相比,利用原理上可实现约4倍的发光效率的来自激发三重态的磷光发光的有机EL元件自由普林斯顿大学报道以来,以在室温下显示磷光的材料的开发为首,在世界中进行了发光元件的层构成、电极的研究开发。这样,磷光发光方式为电位非常高的方式,但在利用磷光发光的有机EL器件中,与利用荧光发光的器件大不相同,控制发光中心的位置的方法、尤其是能否在发光层的内部进行复合、如何能够稳定地进行发光在提高元件的发光效率·发光寿命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由1对阳极和阴极夹持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层包含含发光层的至少1层,该有机层中的至少1层含有由下述通式(A1)~(A5)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通式(A1)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6 JP 2016-001236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由1对阳极和阴极夹持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层包含含发光层的至少1层,该有机层中的至少1层含有由下述通式(A1)~(A5)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通式(A1)通式(A2)通式(A3)通式(A1)~(A3)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通式(A4)通式(A5)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Z1~Z8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1)-,R1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Z1~Z4中的至少1个表示=N-;其中,在Z4为=N-的情况下,Z1表示=N-或=C(R2)-,R2表示下述通式(A5-1)的含氮6元杂环或下述通式(A5-2)的含氮5元环;另外,在Z4为=C(R1)-的情况下,至少Z3表示=N-;通式(A5-1)式中,Y1~Y5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3)-,R3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Y1~Y5中的至少1个表示=N-,*表示与通式(A5)的连接位置;其中,在=C(R3)-的进行邻接的位置连续存在2个=C(R3)-的情况下,R3可相互缩合而形成环;通式(A5-2)式中,W1表示N或=C-,W2~W5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4)-,R4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W1~W5中的至少1个表示=N-,*表示与通式(A5)的连接位置;其中,在=C(R4)-的进行邻接的位置连续存在2个=C(R4)-的情况下,R4可相互缩合而形成环。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由1对阳极和阴极夹持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层包含含发光层的至少1层,该有机层中的至少1层含有由下述通式(A1)~(A5)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通式(A1)通式(A2)通式(A3)通式(A1)~(A3)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通式(A4)通式(A5)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Z1~Z8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1)-,R1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Z1~Z4中的至少1个表示=N-,剩余的Z1~Z4为=C(R1)-,所述剩余的Z1~Z4中的R1中的至少1个为下述通式(A5-1)的含氮6元杂环,通式(A5-1)式中,Y1~Y5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3)-,R3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Y1~Y5中的至少1个表示=N-,*表示与通式(A5)的连接位置;其中,在=C(R3)-的进行邻接的位置连续存在2个=C(R3)-的情况下,R3可相互缩合而形成环。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由1对阳极和阴极夹持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层包含含发光层的至少1层,该有机层中的至少1层含有由下述通式(A1)~(A5)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通式(A1)通式(A2)通式(A3)通式(A1)~(A3)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通式(A4)通式(A5)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Z1~Z3表示=C(R1)-,Z4表示=N-,Z5~Z8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1)-,R1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Z1~Z3的R1中的至少1个为下述通式(A5-1)的含氮6元杂环;通式(A5-1)式中,Y1~Y5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3)-,R3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Y1~Y5中的至少1个表示=N-,*表示与通式(A5)的连接位置;其中,在=C(R3)-的进行邻接的位置连续存在2个=C(R3)-的情况下,R3可相互缩合而形成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中的至少1层含有由下述通式(A5)表示的化合物:通式(A5)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Z1~Z8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1)-,R1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Z1~Z4中的至少1个表示=N-,剩余的Z1~Z4为=C(R1)-,所述剩余的Z1~Z4中的R1中的至少1个为下述通式(A5-1)的含氮6元杂环;通式(A5-1)式中,Y1~Y5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3)-,R3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Y1~Y5中的至少1个表示=N-,*表示与通式(A5)的连接位置;其中,在=C(R3)-的进行邻接的位置连续存在2个=C(R3)-的情况下,R3可相互缩合而形成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中的至少1层含有由下述通式(A5)表示的化合物:通式(A5)式中,X1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Z1~Z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代圭子,大津信也,关根昇,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