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582442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包含该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具有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的驱动单元,发光功能层,设置于驱动单元背离衬底的一侧,并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封装膜层,设置于发光功能层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偏光功能层,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偏光功能层包含涂覆偏光层。本申请的柔性显示面板具备更少的膜层数,以及更薄的膜层厚度,利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薄型化,极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避免了柔性弯折时的显示漏光现象;此外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制备工艺简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便携式显示终端的追求和显示技术的逐步发展,柔性显示屏(软屏)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深入。与传统的平板显示器不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若采用柔性材料作为基板可现实柔性显示,从而能够打造梦幻般的视觉效果。柔性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凭借其可弯曲性能可实现多领域应用,例如可卷曲显示装置、柔性可穿戴设备、可折叠显示器等。目前,市场化的柔性显示屏仍然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电泳技术(EPD)显示为主。其中,EPD由于存在响应速度慢、全彩色差等技术问题,目前其市场化的产品仅局限于静态电子书;OLED由于具有自发光、响应速度快、视角宽、高清晰、高亮度、抗弯曲能力强、低功耗等优点,成为目前柔性显示产品的主流。除此之外,微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microLED)、量子点显示技术(QLED)也逐渐崭露头角,有望成为OLED显示面板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柔性面板要实现可卷曲或可折叠等高度柔性的应用,首先要尽可能地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若柔性面板厚度过大,不仅不利于柔性可弯折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具有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的驱动单元;发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封装膜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偏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其中,所述偏光功能层包含涂覆偏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具有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的驱动单元;发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封装膜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偏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其中,所述偏光功能层包含涂覆偏光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为微发光二极管层,或所述发光功能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封装膜层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偏光功能层还包括第一基底,所述涂覆偏光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底之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设置于所述偏光功能层与所述封装膜层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偏光层包含线偏光层与相位延迟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偏光层还包含设置于所述线偏光层和所述相位延迟层之间的取向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功能层;所述偏光功能层的面积为S1,所述触控功能层的面积为S2,所述封装膜层的面积为S3,其中,S1<S2≤S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功能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具有第一边界,所述触控功能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具有第二边界,所述封装膜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正投影具有第三边界,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之间的距离为d1,第一边界和第三边界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0.3mm≤d1≤0.9mm,d2≤0.7mm,d2≤d1。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第二基底和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偏光功能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基底的材料包括环烯烃聚合物。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健苏聪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