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和指纹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158231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及指纹模组,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指纹辨识芯片上布设金属电极引线,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引线的一端设置在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上,所述金属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纹芯片底面上的焊接引脚连接;在所述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上制备控温加热膜,以覆盖所述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在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上制备感温变色油墨层,以覆盖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指纹模组制作方法所制备的指纹模组,能够随着温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和指纹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模组制作
,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和指纹模组。
技术介绍
由于指纹识别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消费电子产品使用指纹识别模组的领域越来越多,包括手机,汽车,银行卡,智能家居门锁等,指纹识别模组需要提供一个界面给用户录入指纹和识别指纹,指纹识别模组通常是一个外观部件。目前为了使指纹模组提供给用户的界面更加美观,通用的方式是在指纹辨识芯片上喷涂一定颜色的油墨,或者在指纹辨识芯片上覆盖一定颜色油墨以及盖板,从而提供给消费者愉悦感受的用户界面。而现有的指纹模组的结构具有以下不足:指纹辨识芯片呈现给用户的颜色完全由指纹辨识芯片上方覆盖的油墨颜色决定。而指纹辨识芯片生产制造完成后颜色就固定下来,仅能呈现单一的颜色,消费者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设定指纹辨识芯片用户界面的颜色,展现自己的个性化和辨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以及指纹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指纹辨识芯片用户界面的颜色固定不可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指纹辨识芯片上布设金属电极引线,其中,所述金属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和指纹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指纹辨识芯片上布设金属电极引线,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引线的一端设置在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上,所述金属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纹芯片底面上的焊接引脚连接;在所述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上制备控温加热膜,以覆盖所述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在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上制备感温变色油墨层,以覆盖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指纹辨识芯片上布设金属电极引线,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引线的一端设置在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上,所述金属电极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纹芯片底面上的焊接引脚连接;在所述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上制备控温加热膜,以覆盖所述指纹辨识芯片的顶面;在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上制备感温变色油墨层,以覆盖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上制备感温变色油墨层,以完全覆盖所述控温加热膜的顶面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顶面上覆盖透明盖板,且所述透明盖板覆盖所述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指纹辨识芯片上布设金属电极引线的步骤,包括:通过电镀、印刷金属以及真空溅射中的任意一种制备薄膜的方式,在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上布设金属电极引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为透明玻璃盖板或蓝宝石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引线厚度小于5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