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01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包括上模具支撑和下模具支撑,所述上模具支撑通过上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支撑通过下螺栓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电加热器A,所述上模具支撑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A电连接的内部流路A,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电加热器B,所述下模具支撑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B电连接的内部流路B,所述上模具支撑和下模具支撑都设有回收流路和供给流路,所述下模具支撑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座、推杆支撑和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顶杆上下运动,从而促使右推杆和左推杆的上下运动,使退出成型的塑料受力均衡,在受力均衡的情况下退出成型的塑料不易变形损坏。

An improved die assembly by ejector assisted ej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mold equipment through the mandrel assisted demoulding, comprising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mold support support, the upper mold is supported by bol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supported by bol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mold, the upper mold is arranged on the electric heater A, the upper mold support is arranged in the electric heater and electric connection of A internal flow path A, the lower mould is provided with a B electric heater, the lower mold support is arranged in the electric heater and electric connection of B internal flow path B, the upper and lower mold support mold support are provided recovery of flow path and supply flow path, the fixed seat, push rod support and push rod is arranged under the lower mold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by controlling the push rod to move up and down, right and left to push push rod to move up and down, make out a molded plastic force balanced, the forc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from the molding of plastic deformation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
本技术涉及塑料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
技术介绍
注塑机是塑料加工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加工机械,不仅有大量的产品可用注塑机直接生产,而且还是组成注拉吹工艺的关键设备,注塑机上的模具对注塑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注塑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当前的模具普遍存在以下的缺点:1、有些模具的模具腔离注塑口太远,从喷嘴注入模具腔内的熔融塑料还没有充满腔体,在模具腔中可能已经冷却凝固,导致制品不符合要求,而当注塑完成后,在等待熔融塑料自然冷却的过程中会消耗较大的用电量,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在等待冷却的过程中也降低了生产的效率。2、脱模是一个注塑成型循环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制品已经冷固成型,但脱模还是对制品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脱模方式不当,必定会造成产品脱模时受力不均,拔出时引起产品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包括上模具支撑和下模具支撑,所述上模具支撑通过上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支撑通过下螺栓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电加热器A,所述上模具支撑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A电连接的内部流路A,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电加热器B,所述下模具支撑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B电连接的内部流路B,所述上模具支撑和下模具支撑都设有回收流路和供给流路,所述回收流路和供给流路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循环系统,所述下模具支撑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座、推杆支撑和顶杆,所述推杆支撑上分别安装有右推杆和左推杆,所述顶杆穿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推杆支撑的下侧,所述右推杆和左推杆穿过下模具支撑延伸至下模具内,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供推杆支撑上下移动的凹槽。进一步,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包括冷却介质回收装置、制冷装置、冷却介质供给装置,所述内部流路A与内部流路B都与回收流路和供给流路连通,并与冷却介质循环系统构成一个回路,所述回路内设置有冷却介质。进一步,所述下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震动器。进一步,所述上模具支撑下侧分别安装有右导杆和左导杆,所述下模具支撑上分别设置有与右导杆相配合的右导杆槽以及与左导杆相配合的左导杆槽。进一步,所述推杆支撑的下侧分别设置有右顶脚和左顶脚。进一步,所述的冷却介质为水。所述制冷装置上连接有定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的推杆支撑上分别安装有右推杆和左推杆,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供推杆支撑上下移动的凹槽,通过控制顶杆上下运动,从而促使右推杆和左推杆的上下运动,双推杆的设置,使退出成型的塑料受力均衡,在受力均衡的情况下,退出成型的塑料不易变形损坏。(二)本技术设置有环形震动器,可以减少注塑件开裂或者不饱模的情况。(三)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加热器A和电加热器B,在熔融塑料进入模具时对熔融塑料进行加热保温,保证塑料能注满模具,而当注塑完成后,再运行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对模具内的注塑件加快冷却,从而提高冷却的效率。(四)本技术的上模具支撑下侧分别安装有右导杆和左导杆,所述下模具支撑上分别设置有与右导杆相配合的右导杆槽以及与左导杆相配合的左导杆槽,通过该设置,可根据需要上下调整模具的位置,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支撑-1、下模具支撑-3、上螺栓-14、上模具-16、下螺栓-23、下模具-17、电加热器A-13、内部流路A-15、电加热器B-4、内部流路B-5、回收流路-18、供给流路-19、固定座-7、推杆支撑-24、顶杆-25、右推杆-28、左推杆-26、凹槽-30、冷却介质回收装置-11、制冷装置-9、冷却介质供给装置-8、环形震动器-29、右导杆-2、左导杆-21、右导杆槽-12、左导杆槽-20、右顶脚-22、左顶脚-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参照图1所示,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包括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所述上模具支撑1通过上螺栓14固定连接有上模具16,所述下模具支撑3通过下螺栓23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7,所述上模具16上设置有电加热器A13,所述上模具支撑1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A13电连接的内部流路A15,所述下模具17上设置有电加热器B4,所述下模具支撑3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B4电连接的内部流路B5,所述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都设有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所述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循环系统,所述下模具支撑3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座7、推杆支撑24和顶杆25,所述推杆支撑24上分别安装有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所述顶杆25穿过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推杆支撑24的下侧,所述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穿过下模具支撑3延伸至下模具17内,所述固定座7内设置有供推杆支撑24上下移动的凹槽30。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包括冷却介质回收装置11、制冷装置9、冷却介质供给装置8,所述内部流路A15与内部流路B5都与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连通,并与冷却介质循环系统构成一个回路,所述回路内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下固定座7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震动器29,可以减少注塑件开裂或者不饱模的情况。所述上模具支撑1下侧分别安装有右导杆2和左导杆21,所述下模具支撑3上分别设置有与右导杆2相配合的右导杆槽12以及与左导杆21相配合的左导杆槽20,可根据需要上下调整模具的位置,简单方便。所述推杆支撑24的下侧分别设置有右顶脚22和左顶脚27。所述的冷却介质为水。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加热器A13和电加热器B4,在熔融塑料进入模具时对熔融塑料进行加热保温,保证塑料能注满模具,而当注塑完成后,再运行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对模具内的注塑件加快冷却,从而提高冷却的效率。本技术的推杆支撑24上分别安装有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所述固定座7内设置有供推杆支撑24上下移动的凹槽30,通过控制顶杆25上下运动,从而促使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的上下运动,双推杆的设置,使退出成型的塑料受力均衡,在受力均衡的情况下,退出成型的塑料不易变形损坏。所述制冷装置9上连接有定时器10。上述实施例仅是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所述上模具支撑(1)通过上螺栓(14)固定连接有上模具(16),所述下模具支撑(3)通过下螺栓(23)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7),所述上模具(16)上设置有电加热器A(13),所述上模具支撑(1)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A(13)电连接的内部流路A(15),所述下模具(17)上设置有电加热器B(4),所述下模具支撑(3)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B(4)电连接的内部流路B(5),所述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都设有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所述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循环系统,所述下模具支撑(3)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座(7)、推杆支撑(12)和顶杆(25),所述推杆支撑(24)上分别安装有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所述顶杆(25)穿过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推杆支撑(24)的下侧,所述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穿过下模具支撑(3)延伸至下模具(17)内,所述固定座(7)内设置有供推杆支撑(24)上下移动的凹槽(30);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包括冷却介质回收装置(11)、制冷装置(9)、冷却介质供给装置(8),所述内部流路A(15)与内部流路B(5)都与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连通,并与冷却介质循环系统构成一个回路,所述回路内设置有冷却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顶杆辅助脱模的改进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所述上模具支撑(1)通过上螺栓(14)固定连接有上模具(16),所述下模具支撑(3)通过下螺栓(23)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7),所述上模具(16)上设置有电加热器A(13),所述上模具支撑(1)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A(13)电连接的内部流路A(15),所述下模具(17)上设置有电加热器B(4),所述下模具支撑(3)内设置有与电加热器B(4)电连接的内部流路B(5),所述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都设有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所述回收流路(18)和供给流路(19)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循环系统,所述下模具支撑(3)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座(7)、推杆支撑(12)和顶杆(25),所述推杆支撑(24)上分别安装有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所述顶杆(25)穿过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推杆支撑(24)的下侧,所述右推杆(28)和左推杆(26)穿过下模具支撑(3)延伸至下模具(17)内,所述固定座(7)内设置有供推杆支撑(24)上下移动的凹槽(3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