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执行机构及自动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99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和自动离合器,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螺杆、螺母和驱动装置;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螺母与推杆相连接,螺母与螺杆相配合,螺母随螺杆的转动而沿螺杆的轴向运动,进而驱动推杆运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该离合器执行机构采用齿轮传动,传动效率高,可避免动能的消耗,从而提高动能的传递效率,降低了离合器的响应时间,并能对离合器的控制更加精确;此外,由于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有效地降低了螺杆的转动速度,及驱动螺杆所需的转动力矩,便于离合器的分离,使得该离合器执行机构能满足从动盘较大车型。

Clutch actuating mechanism and automatic clutc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lutch actuator and automatic clutch, clutch actuator includes: screw, nut and drive device; one end of the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ear; nut and push rod, matched with the nut and the screw, rotate the nut with screw and screw rod along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push rod, and drive the output movement; driv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ear; wherein,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first gear tooth number of gear tooth number is greater than second. The clutch actuator adopts gear transmission,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an avoid energy consump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transfer efficiency of energy, reduce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clutch, and can control the clutch is more accurate; in addition, due to the number of teeth of the first gear tooth gear is greater than secon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screw the rotational torque and drive screw required, easy separation of the clutch, the clutch actuator can satisfy the driven disk of larger c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执行机构及自动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离合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及自动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自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主要有采用液压和电动两种,液压驱动的自动离合器系统需要电机泵、油箱、阀体等一套液压系统,系统复杂。电机驱动的离合器执行机构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常见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结构,虽结构简单,但是传动效率低,导致相应时间长,且电机扭矩过小,不利于离合器的分离,不能满足从动盘较大的车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离合器。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用于驱动离合器的主缸,主缸包括推杆,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螺杆、螺母和驱动装置;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螺母与推杆相连接,螺母与螺杆相配合,螺母随螺杆的转动而沿螺杆的轴向运动,进而驱动推杆运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离合器执行机构,驱动装置带动设置在驱动装置输出端的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螺杆相连接,那么当第一齿轮转动的时,螺杆随着第一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同时,螺母与螺杆配合,并与推杆相连接,那么当螺杆转动时,螺母将随着螺杆的转动而沿着螺杆的轴向运动,进而驱动推杆运动,以实现对离合器主缸的驱动;由于该离合器执行机构采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效率高,可避免动能的消耗,从而提高动能的传递效率,降低了离合器的响应时间,并且由于通过齿轮传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无相对滑动,使得对离合器的控制更加精确;此外,由于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有效地降低了螺杆的转动速度,及驱动螺杆所需的转动力矩,便于离合器的分离,使得该离合器执行机构能满足从动盘较大车型,并能够增加离合的分离力。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离合器执行机构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腔体,驱动装置与壳体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驱动装置与壳体相连接,壳体可将驱动装置固定,避免驱动装置在工作时晃动,进而可避免传动机构受力不均而带来的部件损坏,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避免因驱动装置晃动而造成的动能流失,进而可提高传动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离合器执行机构还包括:助力轴和助力臂;助力轴与壳体相连接;助力臂套设于助力轴上,助力臂可相对助力轴转动;助力臂一端与螺母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助力装置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助力轴与壳体相连接,可将助力轴固定在壳体中,可保证助力轴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产品工作时的平稳性;助力臂套设于助力轴上,并可相对助力轴转动,助力臂所承受的径向力将由助力轴承担,那么助力臂的转动就会更加平稳,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工作时的平稳性;当螺母沿着螺杆的轴向运动时,可实现一端与螺母转动连接的助力臂转动,由于助力臂的另一端与助力装置相连接,那么助力臂的转动将带动助力装置的伸缩,从而实现离合器分离的助力作用;当离合器分离时,助力装置推动螺母沿螺杆的轴向运动,对离合器的分离起促进作用,并可进一步增大推杆分离力,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快速分离;当离合器闭合后,助力装置与螺母和螺杆成垂直关系,对螺母和螺杆轴向没有分力,从而实现提升驱动装置使用寿命的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离合器执行机构还包括:滚子座;滚子座与螺母相连接,滚子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凸起;助力臂的一端设置有U型插口,第一凸起嵌于U型插口中;其中,第一凸起至少具有一个可与U型插口相贴合的侧壁。在该技术方案中,与螺母相连接的滚子座,通过其上方设置的第一凸起嵌于助力臂的一端所设置的U型插口中,而且该第一凸起至少具有一个可与U型插口相贴合的侧壁。这样,第一凸起与U型插口将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连接,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连接既增加了接触面积,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又可减少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助力装置包括:助力弹簧座、助力弹簧和助力弹簧套;助力弹簧座与助力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助力弹簧座上套设有助力弹簧;助力弹簧套与助力弹簧座卡接,以将助力弹簧固定于助力弹簧座上;助力弹簧套固定于壳体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助力弹簧座与助力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助力弹簧座上套设有助力弹簧,因此,当助力臂转动时,将带动助力弹簧座上的助力弹簧伸缩,实现离合器分离的助力作用,进而可实现使离合控制更加准确,并且有效地降低了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响应时间;通过助力弹簧套将助力弹簧固定于助力弹簧座上,保证助力弹簧因受外力伸缩的平稳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助力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半圆型开口,助力弹簧座设置有延助力轴延伸的连接轴,连接轴嵌于开口中,使得助力弹簧座可相对助力臂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助力弹簧座通过设置在助力弹簧座上,延助力轴延伸的连接轴嵌于助力臂的另一端所设置的半圆型开口中,使得助力弹簧座可相对助力臂转动。这样,连接轴与半圆型开口将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连接,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连接既增加了接触面积,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又可减少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助力臂通过衬套套设于助力轴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衬套将助力臂套设于助力轴上,当助力臂与助力轴相对转动时,可将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于衬套上,因此可通过更换衬套的方式避免助力臂与助力轴在工作时的磨损,由于衬套的成本低,进而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齿轮在径向上设置有第一销孔,第一定位销穿过第一销孔与螺杆相连接,以防止第一齿轮相对螺杆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销穿过第一齿轮在径向上所设置的第一销孔,使第一齿轮与螺杆相连接,以防止第一齿轮相对螺杆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齿轮的平稳传动,进而提升产品工作时的稳定性,而且采用定位销的方式固定齿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螺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卡接于壳体的第一轴承室中;第二齿轮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卡接于壳体的第二轴承室中。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轴承设置螺杆两端并卡接于壳体第一轴承室中,为螺杆提供支撑力,以承受螺杆的重力。第二轴承设置第二齿轮两端并卡接于壳体第二轴承室中,为第二齿轮提供支撑力,以承受第二齿轮的重力。同时,螺杆与第二齿轮在转动时所产生的颤动,将分别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吸收,从而保证了螺杆和第二齿轮转动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轴承为角接触轴承;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轴承为角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及小部分轴向力,主要用于高精度,高转速的传动机构,从而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及精度;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使用,从而提升了产品适用性,及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径向截面为多边形的第二凸起,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齿轮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相适配的凹槽,第二凸起与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合器执行机构及自动离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用于驱动离合器的主缸,所述主缸包括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推杆相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相配合,所述螺母随所述螺杆的转动而沿所述螺杆的轴向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推杆运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用于驱动离合器的主缸,所述主缸包括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推杆相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相配合,所述螺母随所述螺杆的转动而沿所述螺杆的轴向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推杆运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体,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壳体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力轴,所述助力轴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助力臂,所述助力臂套设于所述助力轴上,所述助力臂可相对所述助力轴转动;所述助力臂一端与所述螺母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助力装置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子座,所述滚子座与所述螺母相连接,所述滚子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助力臂的一端设置有U型插口,所述第一凸起嵌于所述U型插口中;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至少具有一个可与所述U型插口相贴合的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助力弹簧座,与所述助力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助力弹簧座上套设有助力弹簧;助力弹簧套,与所述助力弹簧座卡接,以将所述助力弹簧固定于所述助力弹簧座上;所述助力弹簧套固定于所述壳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半圆型开口,所述助力弹簧座设置有延所述助力轴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嵌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翔叶伟飞温晓平吉康胜张建旭梅状李欣吴江杨硕孙皝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