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48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包括限位部、按压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限位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限位部的底部外壁设有连通滑槽的开口,限位部与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按压部自上而下设有压杆和压头,压头可滑动设于滑槽中,压杆伸出限位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用于箍抱电磁阀的卡接部,卡接部位于限位部的下方,第二支撑部位于电磁阀的下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阀压装辅具能够保证电磁阀在压装过程中受力平衡,避免在装配过程中损害线束插接件和O型密封圈,减少零部件的报废率,还可以满足对电磁阀压入阀孔内的角度有要求的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装配的连续性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A solenoid valve pr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mit part, a pressing part, a first supporting part and second supporting parts, the limi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the chute,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limi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mmunicated with the chute of the limit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part, a press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from top to bottom the rod and the pressure head pressure head can slide in the chute, the pressure rod limiting part, the suppor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hoop for electromagnetic valve clamping part, the card below the limiting part is located in the joint part and second supporting part is located below the solenoid val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essing devices can ensure the solenoid valve in the process of pressing force balance, avoid damaging the wire harness connectors and O type sealing ring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reduce the scrap rate of parts, also can meet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into the valve hole angle required the product demand,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operators, enhance the continuity and efficiency of assembl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
技术介绍
液压模块是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电磁阀和阀体是液压模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关键的部件,电磁阀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控制效果。电磁阀的零部件十分精密,与阀体的阀孔之间采用多段的O型密封圈密封,每段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会直接决定电磁阀在动作响应时能否给予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足够的油压。电磁阀上面的线束插接件是电磁阀接受信号的接口,在压入阀孔时有特定的角度要求,线束插接件为塑料件,极易损坏,如果装配时损坏,会导致电磁阀无法接受信号。现有生产线的电磁阀的装配过程,主要存在如下缺陷:一、没有有效的装配手段,都是通过操作人员用手将电磁阀压入阀体上的阀孔之中,因O型密封圈的直径会大于阀孔直径,压入需要较大压力,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指长时间按压,劳动强度过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二、在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无法确保电磁阀在按压过程中受力均匀,造成电磁阀线束插接件损坏、O型密封圈切边等的后果,需要重新拆卸返工,造成零部件和人工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以及容易造成电磁阀线束插接件和O型密封圈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压装辅具可以避让开电磁阀线束插接件的位置,保证压装过程中电磁阀的受力均匀,从而避免电磁阀线束插接件和O型密封圈损坏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包括限位部、按压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限位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所述限位部的底部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滑槽的开口,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自上而下设有压杆和压头,所述压头可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压杆伸出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用于箍抱电磁阀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电磁阀的下方。优选地,所述限位部的底部外壁沿径向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底面与所述电磁阀的顶面抵接。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侧壁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限位部通过定位销和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卡接部为不封闭的环形弹性部件,所述卡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优选地,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上方。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撑部上固定连接有肘夹,所述肘夹设有内螺纹杆,所述压杆套设于所述内螺纹杆内并与所述内螺纹杆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阀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托板为尼龙材质。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减重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压装辅具,包括限位部、按压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限位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限位部的底部外壁设有连通滑槽的开口,限位部与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按压部自上而下设有压杆和压头,压头可滑动设于滑槽中,压杆伸出限位部,第一支撑部设有箍抱电磁阀外壁的卡接部,卡接部位于限位部的下方,第二支撑部设于电磁阀的下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压装辅具包括限位部,有利于保证电磁阀在压装过程中受力平衡,防止O型密封圈被切边,而且限位部设有开口,为电磁阀的线束插接件预留出了空间,在压装过程中能够避让开线束插接件的位置,有效降低在装配过程中损害线束插接件的概率;滑槽的设计可以限制电磁阀的压装角度,确保在压装过程中保护电磁阀不受损坏,满足对电磁阀压入阀孔内的角度有要求的产品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压装辅具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零部件的报废率,有利于提升装配的连续性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压装辅具在第二支撑部上采用尼龙材质的托板来固定阀体,既保证了阀体的定位,又可以在压装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损伤阀体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压装辅具的使用效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部的第一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部的第二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压装辅具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限位部,2-按压部,3-第一支撑部,4-第二支撑部,5-滑槽,6-开口,7-压杆,8-压头,9-电磁阀,10-卡接部,11-凸部,12-螺纹孔,13-定位销,14-第三支撑部,15-肘夹,16-内螺纹杆,17-托板,18-开口槽,19-减重孔,20-阀体,2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包括限位部1、按压部2、第一支撑部3和第二支撑部4,所述限位部1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5,所述限位部1的底部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滑槽5的开口6,所述限位部1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2自上而下设有压杆7和压头8,所述压头8可滑动设于所述滑槽5中,所述压杆7伸出所述限位部1,所述第一支撑部3上设有用于箍抱电磁阀9的卡接部10,所述卡接部10位于所述限位部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部4位于所述电磁阀9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磁阀压装辅具中,限位部1的底端优选设有底部开口,上端设有开孔的端盖的柱形结构,滑槽5贯穿所述底部开口和所述开孔,压杆7和压头8也优选为柱形结构,其中压杆7的直径小于压头8的直径,压头8的上表面与端盖的内表面可滑动抵接,压杆7伸出所述端盖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磁阀压装辅具中,设有限位部1,限位部1有利于保证电磁阀9在压装过程中受力平衡,防止O型密封圈被切边,而且限位部1上还设计有连通滑槽5的开口6,在电磁阀9的压装过程中,可以为避让电磁阀9的线束插接件的位置预留出空间,防止线束插接件被损坏;此外,限位部1中还设有滑槽5,可以有效保证电磁阀9在压装过程中的角度,满足对电磁阀9压入阀孔内的角度有特定要求的产品需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磁阀压装辅具,还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装配的连续性和工作效率,更可以降低电磁阀9在压装过程中的零件报废率,减少电磁阀9在装配后的返修工作,降低生产成本。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保证在压装过程中施加在电磁阀9上的压力大小均匀,降低O型密封圈被切边的概率,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部1优选在底部外壁上沿径向设有凸部11,所述凸部11底面与所述电磁阀9的顶面抵接,其中所述凸部11的底面和所述电磁阀9的顶面优选为平面接触,有利于增大限位部1和电磁阀9的接触面积,对电磁阀9起到更好的辅助支撑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优选为圆柱形结构,在此基础上,凸部11优选为围绕限位部1底部一周的环状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部1侧壁优选设有与所述滑槽5连通的螺纹孔12,所述限位部1通过定位销13和所述螺纹孔12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固定连接,定位销13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部(1)、按压部(2)、第一支撑部(3)和第二支撑部(4);所述限位部(1)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5),所述限位部(1)的底部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滑槽(5)的开口(6),所述限位部(1)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2)自上而下设有压杆(7)和压头(8),所述压头(8)可滑动设于所述滑槽(5)中,所述压杆(7)伸出所述限位部(1);所述第一支撑部(3)上设有用于箍抱电磁阀(9)的卡接部(10),所述卡接部(10)位于所述限位部(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部(4)位于所述电磁阀(9)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部(1)、按压部(2)、第一支撑部(3)和第二支撑部(4);所述限位部(1)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5),所述限位部(1)的底部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滑槽(5)的开口(6),所述限位部(1)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2)自上而下设有压杆(7)和压头(8),所述压头(8)可滑动设于所述滑槽(5)中,所述压杆(7)伸出所述限位部(1);所述第一支撑部(3)上设有用于箍抱电磁阀(9)的卡接部(10),所述卡接部(10)位于所述限位部(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部(4)位于所述电磁阀(9)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的底部外壁沿径向设有凸部(11),所述凸部(11)底面与所述电磁阀(9)的顶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侧壁设有与所述滑槽(5)连通的螺纹孔(12),所述限位部(1)通过定位销(13)和所述螺纹孔(12)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压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0)为不封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本堂朱奇林梅勇王理想饶旭东丁伯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