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47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架体、工作台,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述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均关于架体的中心设有两个。这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简化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的节约了工作成本;工作稳定性高,减小了产品表面发生损坏的概率。

In situ turnover device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rning device for in situ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es a frame, table, lifting mechanism, clamping mechanism, a clamping mechanism, a turnover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a clamping mechanism, a turnover mechanism cent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The in-situ turnover device used for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simplifies the working procedure,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saves the work cost effectively, and has high work stability and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damage to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加工一线显示器之类的产品的时候,需要对显示器的双面都进行加工的工作,此时就需要对显示器进行翻转工作,在通常的生产线中,要么通过人工去进行翻转的工作,或者使用机械手进行换线的翻转工作,在此过程当中既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其优点在于可以实现产品实现原位翻转的工作,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包括架体、工作台,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顶端的齿轮轴、设置在架体底部的驱动电机一、连接驱动电机一与齿轮轴的链条,所述抱夹机构包括移动框,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移动框的一组对称边内的滑动边、设置在滑动边内部的转动臂、设置在转动臂两端的夹持头,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二、转动座、设置在转动座上的转动轴,所述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均关于架体的中心设有两个,所述移动框的侧边与链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与驱动电机二均设置在移动框上,所述转动轴与驱动电机二通过皮带一连接,所述转动轴贯穿滑动边与转动臂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边的两侧通过联动装置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架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将需要翻转的产品放置在工作台上,升降机构向下运动靠近工作台,抱夹机构将两侧的夹持头抱合,四个夹持头同时运动,使其固定在产品的上下面,升降机构带动产品向上升至翻转位,翻转机构将固定的产品翻转180度,最后升降机构带动产品回落到工作台,四个夹持头将产品松开,抱夹机构将两侧的夹持头张开,翻转后的产品放置到工作台上,升降机构重新升至待取料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齿轮轴的两端均设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与架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力的左右,在长时间使用后稳定座可以有效的保证齿轮轴的稳定性,减小齿轮轴出现损坏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稳定座呈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了稳定座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动座、驱动电机二与移动框之间均设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与移动框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座有利于转动座、驱动电机二与移动框之间的连接稳定,提高了翻转机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装置包括设置移动框上的驱动电机三、设置在移动框与转动臂平行的两侧边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设有带轮一,两个所述转动杆两端的带轮一通过皮带二连接,靠近所述驱动电机三一侧的转动杆的端部还有与驱动电机三连接的带轮二,所述驱动电机三与带轮二通过皮带三连接,所述滑动边的两端与皮带二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联动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抱夹机构的稳定性,减小了夹持头出现运动不同步,导致夹持产品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动边的两侧设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通过锁紧螺栓与皮带二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块有效的增加了滑动边与皮带二连接的稳定性,减小了滑动边与皮带二出现脱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夹持头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转动臂上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置的夹持头有利于夹持产品的稳定性,滑动连接的夹持头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产品,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块的底端设有滑动块,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块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增加了夹持头与转动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使用拆卸连接的方式也方便了安装拆卸与维护的工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两个所述的固定块相对的面上均设有海绵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对产品的表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减小了产品出现损坏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三上均设有编码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码器可以准确的反馈电机转动的圈数,减小了整个装置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超程干涉的情况。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简化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的节约了工作成本;2、工作稳定性高,减小了产品表面发生损坏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展现原位翻转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展现原位翻转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原位翻转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展现海绵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架体;2、工作台;31、齿轮轴;311、稳定座;32;驱动电机一;33、链条;4、移动框;51、滑动边;511、加强块;512、锁紧螺栓;52、转动臂;53、夹持头;531、固定块;5311、海绵垫;532、滑动块;61、驱动电机二;611、皮带一;62、转动座;63、转动轴;7、加强座;71、螺钉;81、驱动电机三;82、转动杆;821、带轮一;822、皮带二;823、带轮二;824、皮带三;9、编码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架体1、工作台2,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整个架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将需要翻转的产品放置在工作台2上,升降机构向下运动靠近工作台2,抱夹机构将两侧的夹持头53抱合,四个夹持头53同时运动,使其固定在产品的上下面,升降机构带动产品向上升至翻转位,翻转机构将固定的产品翻转180度,最后升降机构带动产品回落到工作台2,四个夹持头53将产品松开,抱夹机构将两侧的夹持头53张开,翻转后的产品放置到工作台2上,升降机构重新升至待取料的位置。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1顶端的齿轮轴31、设置在架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一32、连接驱动电机一32与齿轮轴31的链条33,抱夹机构包括移动框4,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移动框4的一组对称边内设有滑动边51、设置在滑动边51内部的转动臂52、设置在转动臂52两端的夹持头53,翻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二61、转动座62、设置在转动座62上的转动轴63、与转动轴63连接的转动臂52,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均关于架体1的中心设有两个,移动框4的侧边与链条33固定连接,转动座62与驱动电机二61均设置在移动框4上,转动轴63与驱动电机二61通过皮带一611连接,转动轴63贯穿滑动边51与转动臂5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边51的两侧通过联动装置连接。具体工作过程:产品从生产线上运送到工作台2上面,此时驱动电机一32发生转动,连接驱动电机一32与齿轮轴31的链条33存在一定的张紧力,链条33也会发生相应的运动,此时链条33会带动移动框4向工作台2的方向移动,当移动框4在链条33的带动下,到达指定的取料位置的时候,移动框4内的滑动边51向产品所在的位置处靠近,为了有效的保证两个滑动边51可以稳定的同时行进,使用联动装置来对两个滑动边51进行有效的控制,联动装置包括设置移动框4上的驱动电机三81、设置在移动框4与转动臂52平行的两侧边上的转动杆82,在转动杆82的两端均设有带轮一821,两个转动杆82两端的带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架体(1)、工作台(2),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1)顶端的齿轮轴(31)、设置在架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一(32)、连接驱动电机一(32)与齿轮轴(31)的链条(33),所述抱夹机构包括移动框(4),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移动框(4)的一组对称边内的滑动边(51)、设置在滑动边(51)内部的转动臂(52)、设置在转动臂(52)两端的夹持头(53),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二(61)、转动座(62)、设置在转动座(62)上的转动轴(63),所述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均关于架体(1)的中心设有两个,所述移动框(4)的侧边与链条(3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62)与驱动电机二(61)均设置在移动框(4)上,所述转动轴(63)与驱动电机二(61)通过皮带一(611)连接,所述转动轴(63)贯穿滑动边(51)与转动臂(5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边(51)的两侧通过联动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架体(1)、工作台(2),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1)顶端的齿轮轴(31)、设置在架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一(32)、连接驱动电机一(32)与齿轮轴(31)的链条(33),所述抱夹机构包括移动框(4),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设置在移动框(4)的一组对称边内的滑动边(51)、设置在滑动边(51)内部的转动臂(52)、设置在转动臂(52)两端的夹持头(53),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二(61)、转动座(62)、设置在转动座(62)上的转动轴(63),所述升降机构、抱夹机构、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均关于架体(1)的中心设有两个,所述移动框(4)的侧边与链条(3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62)与驱动电机二(61)均设置在移动框(4)上,所述转动轴(63)与驱动电机二(61)通过皮带一(611)连接,所述转动轴(63)贯穿滑动边(51)与转动臂(5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边(51)的两侧通过联动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齿轮轴(31)的两端均设有稳定座(311),所述稳定座(311)与架体(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稳定座(311)呈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原位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座(62)、驱动电机二(61)与移动框(4)之间均设有加强座(7),所述加强座(7)与移动框(4)通过螺钉(7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庾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晟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