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44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包括并列设置的锻造平台和输送平台,所述锻造平台包含上模具、下模具和气缸a,所述气缸a固定在锻造平台上远离输送平台的一侧,所述输送平台包含用于输送坯料的输送带和气缸b,所述气缸b固定在输送平台上远离锻造平台的一侧,所述气缸a和气缸b在固定端设有旋转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锻造平台与输送平台之间设有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使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坯料的自动装卸,且较人工装卸方式,成本低,准确度高。

A forging platform for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platform including forging, forging platform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conveying platform, the forging platform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bottom die and the cylinder a, the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platform of a forging away from the side of the conveying platform, the delivery platform for delivery of the conveyor belt contains blank and cylinder B B, one side of the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transfer platform from forging platform, the cylinder a and the cylinder B at the fixe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device. Furthermore, a guide rai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orging platform and the conveying platform.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the blank by using a simple structur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high accuracy compared with the manu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目前,对于结构形状简单的锻件,为节省成本,锻造机自动化程度一般都较低,不能自动地将待锻造的坯料送入模具内,往往采用人工方式手动的装卸坯料,从而导致人工成本增大,且手动装卸容易造成锻造的误差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能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包括并列设置的锻造平台和输送平台,所述锻造平台包含上模具、下模具和气缸a,所述气缸a固定在锻造平台上远离输送平台的一侧,所述输送平台包含用于输送坯料的输送带和气缸b,所述气缸b固定在输送平台上远离锻造平台的一侧,所述气缸a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锻造平台的长度、且小于锻造平台与输送平台的长度之和,所述气缸b在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输送平台到上模具的长度、且小于锻造平台与输送平台的长度之和,所述气缸a和气缸b在固定端设有旋转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锻造平台与输送平台之间设有导轨。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设有滑轮。进一步的,所述气缸a内的流体质量为定值。进一步的,所述气缸a为弹簧、气弹簧或液压缸中的一种,所述气缸b为气缸结构或者液压缸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使用气缸a和气缸b实现了待锻造的坯料的装卸,在锻造之前,气缸b推动坯料从输送平台移动至锻造平台的上模具下方,待锻造作业完成后,气缸a推动锻件从上模具下方回移至输送平台,输送平台将锻件移走。完成一次完整的锻造作业后,重复上述动作,从而使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坯料的自动装卸,且较人工装卸方式,成本低,准确度高。2、本专利技术在锻造平台与输送平台之间设有导轨,可以方便坯料在两者之间的运输,导轨下设置有滑轮,可以进一步方便坯料在导轨内的移动。3、本专利技术的气缸a内的流体质量为定值,当气缸b推动坯料移动至上模具下方的过程中,气缸a不断受压,气缸a内的压力不断增加,当坯料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气缸b与气缸a内的压力一致,此时不再坯料移动,当完成锻造作业后,气缸b内的压力降低,气缸a推动坯料返回,从而在锻造之前只需设定好气缸a内的气体质量,并控制气缸b内压力的变化就能实现坯料的自动装卸,简化了操作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中标记:1-导轨、2-输送平台、3-气缸b、4-坯料、5-上模具、6-气缸a、7-锻造平台、8-下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包括并列设置的锻造平台7和输送平台2,所述锻造平台7包含上模具5、下模具8和气缸a6,所述气缸a6固定在锻造平台7上远离输送平台2的一侧,所述输送平台2包含用于输送坯料4的输送带和气缸b3,所述气缸b3固定在输送平台2上远离锻造平台7的一侧,所述气缸a6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锻造平台7的长度、且小于锻造平台7与输送平台2的长度之和,所述气缸b3在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输送平台2到上模具5的长度、且小于锻造平台7与输送平台2的长度之和,所述气缸a6和气缸b3在固定端设有旋转装置。本实施例中使用气缸a6和气缸b3实现了待锻造的坯料的装卸,在锻造之前,气缸b3推动坯料4从输送平台2移动至锻造平台7的上模具5下方,待锻造作业完成后,气缸a6推动坯料4从上模具5下方回移至输送平台2,输送平台2将锻件移走。完成一次完整的锻造作业后,重复上述动作,从而使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坯料4的自动装卸,且较人工装卸方式,成本低,准确度高。实施例二:实施例一中的锻造平台7与输送平台2之间设有导轨1,可以方便坯料4在两者之间的运输,导轨1下设置有滑轮,可以进一步方便坯料4在导轨1内的移动。实施例三:实施例一中的气缸a6内的流体质量为定值。当气缸b3推动坯料4移动至上模具5下方的过程中,气缸a6不断受压,气缸a6内的压力不断增加,当坯料4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气缸b3与气缸a6内的压力一致,此时坯料4不再移动,当完成锻造作业后,气缸b3内的压力降低,气缸a6推动坯料4返回,从而在锻造之前只需设定好气缸a6内的气体质量,并控制气缸b3内压力的变化就能实现坯料4的自动装卸,简化了操作流程。实施例四:实施例一中的气缸a6为弹簧、气弹簧或液压缸中的一种,所述气缸b3为气缸结构或者液压缸结构。如上所述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锻造平台(7)和输送平台(2),所述锻造平台(7)包含上模具(5)、下模具(8)和气缸a(6),所述气缸a(6)固定在锻造平台(7)上远离输送平台(2)的一侧,所述输送平台(2)包含用于输送坯料(4)的输送带和气缸b(3),所述气缸b(3)固定在输送平台(2)上远离锻造平台(7)的一侧,所述气缸a(6)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锻造平台(7)的长度、且小于锻造平台(7)与输送平台(2)的长度之和,所述气缸b(3)在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输送平台(2)到上模具(5)的长度、且小于锻造平台(7)与输送平台(2)的长度之和,所述气缸a(6)和气缸b(3)在固定端设有旋转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卸的锻造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锻造平台(7)和输送平台(2),所述锻造平台(7)包含上模具(5)、下模具(8)和气缸a(6),所述气缸a(6)固定在锻造平台(7)上远离输送平台(2)的一侧,所述输送平台(2)包含用于输送坯料(4)的输送带和气缸b(3),所述气缸b(3)固定在输送平台(2)上远离锻造平台(7)的一侧,所述气缸a(6)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锻造平台(7)的长度、且小于锻造平台(7)与输送平台(2)的长度之和,所述气缸b(3)在在最大冲程时的长度大于等于输送平台(2)到上模具(5)的长度、且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