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41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进料机构、两组转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第三检测机构、第四检测机构、推料机构和分料机构、检测系统和压紧件,进料机构为检测装置供料,转料机构向检测机构输送零件。第一检测机构对零件的孔内台阶直径检测,第二检测机构对零件的顶端内圈直径、外圈直径、孔内台阶和产品顶端内圈同轴度检测,第三检测机构对零件的阶梯高度检测,第四检测机构对零件的圆角半径、下圆柱直径检测。推料机构将零件从一个转料机构推送至另一个转料机构上。分料机构将零件分开收集,检测系统对零件拍照检测,压紧件将零件贴壁压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可自动化检测零件的合格与否,检测效率高。

Eight position automatic inspec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par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detec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parts eight stations, including a working table,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the first group of two to second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third institutions, fourth detection detection mechanism, a pushing mechanism and feeding mechanism, system and pressing parts detection, feeding mechanism for feeding detecting device turn to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of hole diameter detection step, second step detection mechanism and product top inner coaxiality testing on the part of the top inner diameter, outer diameter, hole, step height measurement of part third detection mechanism, fourth detection mechanism of fillet radius, the parts of the cylinder diameter detection. The pusher mechanism pushes the parts from one feed mechanism to the other. The material separating mechanism collects the parts separately, and the detection system takes pictures and detects the parts. The pressing parts press the parts tightly against the wall. The detection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detect whether the parts are qualified or not, and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性能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上的一些连接件都有相同的元件,并且这些零件都基本上尺寸较小,比如附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需要检测的零件100具有阶梯高度h1、圆角半径r、下圆柱直径d1、孔内台阶直径d2、产品顶端内圈直径d3、外圈直径d4、孔内台阶和产品顶端内圈同轴度这么多参数,采用人工肯定是比较费时费力,并且检测精度还会随着工人的心情决定,由此,不合格品漏检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可自动化检测零件的合格与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力,检测精度准确,检测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进料机构、两组转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第三检测机构、第四检测机构、推料机构和分料机构,进料机构及转料机构均设于工作台上,每组转料机构上均设有一转盘,两组转料机构上的转盘相邻设置,每个转盘的外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物料容置槽,进料机构位于其中一个转盘的一侧,且进料机构的物料出口可与一处容置槽对位,进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推料机构以一个转盘的圆心为中心依次呈90度夹角均匀分布,且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与两个转盘的圆心连线方向重合以将零件从一个转盘推送至另一个转盘上,第三检测机构、第四检测机构和分料机构以另一个转盘的圆心为中心依次呈90度夹角均匀分布,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第三检测机构和第四检测机构均包括一个检测系统和一个压紧件,压紧件设于转盘的外周以对零件压紧,检测系统用于对被压紧的零件拍照检测。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线阵器和导轨,导轨设于线阵器上,导轨的进料端与振动盘对接,出料端延伸至转盘的外周,零件在导轨上依次排列。优选的,所述转料机构还包括步进电机、联轴器、固定盘和托盘,固定盘、转盘和托盘从上到下依次同圆心设置,步进电机和联轴器均设于托盘的下方,转盘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连接,固定盘的半径小于转盘的半径,容置槽位于转盘上不与固定盘重叠的部位,检测系统和推料机构均安装于固定盘上。优选的,所述托盘的外周设有挡板。优选的,所述转料机构还包括光电开关。优选的,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光源、相机和安装架,光源和相机均设于安装架上,光源、相机与待测的零件处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气缸、收料框和收料气缸,收料框设于转盘一侧的下方,收料框分隔为良品框和废品框,收料框与收料气缸连接以被收料气缸推动,分料气缸设于固定盘上以将零件推送至收料框内。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内壁呈圆弧状,零件的外壁与容置槽的内壁贴合。优选的,所述推料机构和压紧件均为气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从自动上料,到零件的检测,到最后的结果判断,实现多工位同时检测,测试的视觉取决于单工位的最长检测时间。采用双杆气缸推压方式实现双转盘之间的传递,利用双杠气缸和转盘之间的圆弧面推压定位零件的内外圆的同轴度,提高了检测精度,零件在四个检测机构中完成了阶梯高度、圆角半径、下圆柱直径、孔内台阶直径、产品顶端内圈直径、外圈直径、孔内台阶和产品顶端内圈同轴度的检测,一次性联动检测,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待检测零件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零件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零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结构图;图5为图4所示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转料机构的结构图。其中:1、工作台,2、进料机构,2-1、振动盘,2-2、线阵器,2-3、导轨,3、转料机构,3-1、转盘,3-2、容置槽,3-3、步进电机,3-4、联轴器,3-5、固定盘,3-6、托盘,3-7、挡板,3-8、光电开关,4、第一检测机构,5、第二检测机构,6、第三检测机构,7、第四检测机构,8、推料机构,9、分料机构,9-1、分料气缸,9-2、收料框,9-3、收料气缸,10、检测系统,10-1、光源,10-2、相机,10-3、安装架,11、压紧件,100、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4-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进料机构2、两组转料机构3、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第三检测机构6、第四检测机构7、推料机构8、分料机构9、检测系统10和压紧件11,进料机构2为整个检测装置供料,转料机构3具有两组,转料机构3向各个检测机构输送零件100。第一检测机构4对零件100的孔内台阶直径d2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机构5对零件100的顶端内圈直径d3、外圈直径d4、孔内台阶和产品顶端内圈同轴度进行检测,第三检测机构6对零件100的阶梯高度h1进行检测,第四检测机构7对零件100的圆角半径r、下圆柱直径d1进行检测。推料机构8用于将零件100从一个转料机构3上推送至另一个转料机构3上。分料机构9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收集,检测系统10对零件100拍照检测,压紧件11将零件100与容置槽3-2贴壁压紧。转料机构3包括转盘3-1、步进电机3-3、联轴器3-4、固定盘3-5、托盘3-6和光电开关3-8,固定盘3-5、转盘3-1和托盘3-6从上到下依次同圆心设置,步进电机3-3和联轴器3-4均设于托盘3-6的下方,转盘3-1通过联轴器3-4与步进电机3-3连接,固定盘3-5的半径小于转盘3-1的半径。转盘3-1被带动旋转,固定盘3-5及托盘3-6静止不动。转盘3-1的外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物料容置槽3-2,容置槽3-2位于转盘3-1上不与固定盘3-5重叠的部位,托盘3-6的外周设有挡板3-7,可防止容置槽3-2内的零件100因离心力而脱出,每个挡板3-7上也对应的设有四个缺口,便于零件100的上料与推送。转料机构3具有两组,两组转料机构3相邻设置,其中两组转料机构3中的托盘3-6相接,且相接位置处挡板3-7上的缺口对应,这样便于零件从一个转料机构3传送到另一个转料机构3中。光电开关3-8通过一安装架设于联轴器3-4的一侧,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步进电机3-3每次都能够正好90度旋转,所以当转盘3-1转满360度时,光电开关3-8可将转盘3-1的旋转角度清零,便于下一循环重新计算,可以消除旋转误差。进料机构2位于转料机构3的一侧,且进料机构2的物料出口可与一处容置槽3-2对位。进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2-1、线阵器2-2和导轨2-3,导轨2-3设于线阵器2-2上,导轨2-3的进料端与振动盘2-1对接,出料端延伸至转盘3-1的外周,零件100在导轨2-3上依次排列,零件100通过线阵器2-2被逐个的输送到转盘3-1上。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第三检测机构6、第四检测机构7均为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进料机构(2)、两组转料机构(3)、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第三检测机构(6)、第四检测机构(7)、推料机构(8)和分料机构(9),进料机构(2)及转料机构(3)均设于工作台(1)上,每组转料机构(3)上均设有一转盘(3‑1),两组转料机构(3)上的转盘(3‑1)相邻设置,每个转盘(3‑1)的外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物料容置槽(3‑2),进料机构(2)位于其中一个转盘(3‑1)的一侧,且进料机构(2)的物料出口可与一处容置槽(3‑2)对位,进料机构(2)、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和推料机构(8)以一个转盘(3‑1)的圆心为中心依次呈90度夹角均匀分布,且推料机构(8)的推料方向与两个转盘(3‑1)的圆心连线方向重合以将零件(100)从一个转盘(3‑1)推送至另一个转盘(3‑1)上,第三检测机构(6)、第四检测机构(7)和分料机构(9)以另一个转盘(3‑1)的圆心为中心依次呈90度夹角均匀分布,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第三检测机构(6)和第四检测机构(7)均包括一个检测系统(10)和一个压紧件(11),压紧件(11)设于转盘(3‑1)的外周以对零件(100)压紧,检测系统(10)用于对被压紧的零件(100)拍照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进料机构(2)、两组转料机构(3)、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第三检测机构(6)、第四检测机构(7)、推料机构(8)和分料机构(9),进料机构(2)及转料机构(3)均设于工作台(1)上,每组转料机构(3)上均设有一转盘(3-1),两组转料机构(3)上的转盘(3-1)相邻设置,每个转盘(3-1)的外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物料容置槽(3-2),进料机构(2)位于其中一个转盘(3-1)的一侧,且进料机构(2)的物料出口可与一处容置槽(3-2)对位,进料机构(2)、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和推料机构(8)以一个转盘(3-1)的圆心为中心依次呈90度夹角均匀分布,且推料机构(8)的推料方向与两个转盘(3-1)的圆心连线方向重合以将零件(100)从一个转盘(3-1)推送至另一个转盘(3-1)上,第三检测机构(6)、第四检测机构(7)和分料机构(9)以另一个转盘(3-1)的圆心为中心依次呈90度夹角均匀分布,第一检测机构(4)、第二检测机构(5)、第三检测机构(6)和第四检测机构(7)均包括一个检测系统(10)和一个压紧件(11),压紧件(11)设于转盘(3-1)的外周以对零件(100)压紧,检测系统(10)用于对被压紧的零件(100)拍照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2-1)、线阵器(2-2)和导轨(2-3),导轨(2-3)设于线阵器(2-2)上,导轨(2-3)的进料端与振动盘(2-1)对接,出料端延伸至转盘(3-1)的外周,零件(100)在导轨(2-3)上依次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八工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料机构(3)还包括步进电机(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兴张陈樊德金薛亚平翟吉林张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