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28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0:59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包括第二缸体和设置在第二缸体上方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缸体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所述第一缸体内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转动装置,和驱动搅拌装置在第二缸体内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搅拌装置的设置起到使物料混合均匀的效果,通过设置在第一缸体内的转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转动,在搅拌装置转动的同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上下移动,从而使物料混合的更为均匀。

Reaction kettle with stirring device

With a stirring device of the reactor, including second cylinder and second cylinder body arranged in the first cylinder are connected by a flange, wherein the mixing device for mixing material set second cylinder, wherein the driving stirring device is set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a mobile device to drive the stirring device to move in second the cylinder on the stirring device is arranged to make the material uniformly mixed, arranged in the first cylinder drives the stirring device to rotat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mobile device, mobile device drives the stirring device of the stirring device to rotate up and down, so as to make the material more evenly m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在工业生产中,许多物料都需要搅拌达到混配均匀,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的搅拌方式很多是采用的浆式搅拌,即通过电机带动位于反应釜底部的搅拌桨旋转,从而达到搅拌反应釜内混合物的目的。但是由于反应釜内的搅拌桨只在一个位置旋转搅拌物料,所以很难就实现反应釜内的物料全部混配均匀的目的。申请号为201220263733.0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置于反应釜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桨,搅拌轴与电动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与搅拌桨来实现搅拌物料的目的,其特点在于反应釜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挡板,用于加强反应物料之间的接触及融合。这种技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反应物料之间的接触及融合,但是其搅拌桨仍然是在固定的位置旋转,在搅拌过程中距离搅拌桨有一定距离的物料不容易全部混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可以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更充分的混配均匀。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包括第二缸体和设置在第二缸体上方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缸体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所述第一缸体内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转动装置,和驱动搅拌装置在第二缸体内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装置的设置起到使物料混合均匀的效果,通过设置在第一缸体内的转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转动,在搅拌装置转动的同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上下移动,从而使物料混合的更为均匀。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旋杆以及固定板,所述旋杆的一端与搅拌桨固定设置,所述旋杆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缸体和第一缸体并转动连接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缸体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桨用于混合物料,旋杆用于带动搅拌桨转动及上下移动,固定板的设置用于带动旋杆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旋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和旋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旋杆能够在转动的时候不会对固定板产生影响。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壁凸起形成导向滑轨,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轨配合滑移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滑轨和滑槽的设置起到在周向上限制固定板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套设在位于所述第一缸体上的旋杆,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一第一主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当固定板上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第一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套设在旋杆上的第一被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旋杆转动以实现搅拌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旋转电机嵌入所述固定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转电机嵌入固定板内,起到节省空间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齿条和传动电机,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第一缸体的内壁,所述传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板,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一与所述齿条配合的第二主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条传动的方式使固定板能够在传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搅拌装置能够在第二缸体内上下移动,起到搅拌能够均匀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二缸体上开设有一进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口的设置方便放入物料。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二缸体下方设置有出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的设置方便放出物料,同时将物料设置在第二缸体的下方,使出料时能够将物料全部放出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搅拌装置的设置起到使物料混合均匀的效果,通过设置在第一缸体内的转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转动,在搅拌装置转动的同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上下移动,从而使物料混合的更为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反应釜的正视图;图2是反应釜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第一缸体的部分剖视图;图5是固定板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缸体;11、进料口;12、进料口盖;13、导向滑轨;2、第二缸体;21、出料口;3、搅拌装置;31、搅拌桨;32、旋杆;33、固定板;331、滑槽;34、轴承;4、转动装置;41、旋转电机;411、第一主动齿轮;42、第一被动齿轮;5、移动装置;51、齿条;52、传动电机;521、第二主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相应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矩形的第一缸体1以及柱形的第二缸体2,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之间以法兰连接的形式连接。在第一缸体1的法兰盘上设置有一个进料口11以及与进料口11适配的进料口盖12,在第二缸体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连接外部设备的出料口21。其中第二缸体2用于盛放物料,并且第二缸体2的内径大于第一缸体1的内径。如图2-3所示,第二缸体2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3,第一缸体1内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3旋转的转动装置4和驱动搅拌装置33在第二缸体2内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5。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桨31、旋杆32以及固定板33。其中旋杆32的一端与搅拌桨31固定连接,旋杆32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缸体2和第一缸体1并通过轴承34连接固定板33。转动装置4包括旋转电机41和第一被动齿轮42,第一被动齿轮42套设在旋杆32上,旋转电机41的机身固定嵌入固定板33,并且旋转电机41的转轴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被动齿轮42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411。当旋转电机41被驱动时,旋转电机41可带动旋杆32以及搅拌桨31旋转,进而使搅拌桨31旋转搅拌物料。移动装置5包括齿条51和传动电机52,齿条51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第一缸体1一个竖直方向的内壁上,传动电机52固定在固定板33上,传动电机52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齿条51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521。当传动齿轮被驱动时,传动电机52可在第二主动齿轮521的带动下沿齿条51传动,从而带动固定板33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搅拌桨31上下移动。如图4所示,第一缸体1的两个相对的竖直方向的内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与齿条51平行的导向滑轨13。再如图5所示,在固定板33的侧面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与导向滑轨13以及齿条51对应的三个滑槽331。当固定板33在传动电机52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时,固定板33可通过滑槽331沿导向滑轨13上下滑动,导向滑轨13与滑槽331的设置可以使固定板33上下移动的过程更加平稳。在反应釜工作的过程中,搅拌桨31旋转可使搅拌桨31附近的物料混合均匀,当传动电机52带动固定板33上下移动时,旋转的搅拌桨31可同时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搅拌桨31对第二缸体2内的物料的全面搅拌,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混配更加充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缸体(2)和设置在第二缸体(2)上方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缸体(1),所述第二缸体(2)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3),所述第一缸体(1)内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3)转动的转动装置(4),和驱动搅拌装置(3)在第二缸体(2)内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缸体(2)和设置在第二缸体(2)上方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缸体(1),所述第二缸体(2)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3),所述第一缸体(1)内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3)转动的转动装置(4),和驱动搅拌装置(3)在第二缸体(2)内上下移动的移动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桨(31)、旋杆(32)以及固定板(33),所述旋杆(32)的一端与搅拌桨(31)固定设置,所述旋杆(32)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缸体(2)和第一缸体(1)并转动连接于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与所述第一缸体(1)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3)与所述旋杆(32)通过轴承(34)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的内壁凸起形成导向滑轨(13),所述固定板(33)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轨(13)配合滑移的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伶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润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