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33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2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拉杆,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调节套管,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一直杆分别与所述调节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拉杆上的螺纹与第一直杆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拉杆,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节散热器的安装角度,不仅优化了散热器和风扇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而且避免因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导致实际装车状态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缺陷。

Radiator pull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diator rod, comprising a first rod, second pull rod and the adjusting sleeve, the pull rod comprises a rod and second has second straight bar, the first rod and the second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threads on both ends of the first pull rod, and the straight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sleeve the first connection on the pull rod and the threaded rod has threads on the opposite rotation direction. Radiator rod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installation angle of the radiator in a certain range, not only to optimize the assembly position between the radiator and the fan; and avoid the parts manufacturing error and assembly error due to the actual loading condition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de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器拉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拉杆。
技术介绍
在汽车产品的生产装配过程中,风扇是倾斜安装的,散热器为了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通常要与风扇平行的安装,并与风扇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散热器一般具有三个连接端,其中两个连接端设置在车架上,另一个连接端连接到散热器拉杆上,散热器拉杆的另一端再安装到车架横梁上。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拉杆的长度通常是固定的,安装以后,散热器的倾角随之固定,一旦散热器与风扇之间的位置关系出现误差,无法进行调整。严重时还会导致散热器护风罩与风扇周边间隙不均匀,影响散热效果,影响整车装配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的散热器拉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器拉杆,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调节套管,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一直杆分别与所述调节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拉杆上的螺纹与第一直杆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震件,所述第一拉杆远离所述调节套管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拉杆远离所述调节套管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件包括外套管、缓冲件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与所述第一拉杆或第二拉杆连接,所述缓冲件设置在外套管内,所述内套管设置在所述缓冲件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通过万向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母,调节套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所述第一拉杆通过所述第三螺母固定在所述调节套管上,所述第一直杆通过所述第四螺母固定在所述调节套管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拉杆和第一直杆分别与调节套管螺纹连接,使得散热器拉杆的整体长度可调节,从而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节散热器的安装角度,不仅优化了散热器和风扇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而且避免因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导致实际装车状态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缺陷;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可转动连接,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之间的角度可进行调整,使得散热器拉杆的安装更为方便、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器拉杆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器拉杆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标号说明:1、第一拉杆;2、第二拉杆;21、第一直杆;22、第二直杆;3、调节套管;4、减震件;41、外套管;42、缓冲件;43、内套管;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第三螺母;8、第四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可转动连接,第一拉杆和第一直杆分别与调节套管的两端连接,使得拉杆的长度和弯折角度可进行调节,方便拉杆的安装。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散热器拉杆,包括第一拉杆1、第二拉杆2和调节套管3,所述第二拉杆2包括第一直杆21和第二直杆22,所述第一直杆21与所述第二直杆2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1和第一直杆21分别与所述调节套管3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拉杆1上的螺纹与第一直杆21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拉杆和第一直杆分别与调节套管螺纹连接,使得散热器拉杆的整体长度可调节,从而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节散热器的安装角度,不仅优化了散热器和风扇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而且避免因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导致实际装车状态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缺陷;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可转动连接,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之间的角度可进行调整,使得散热器拉杆的安装更为方便、灵活。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震件4,所述第一拉杆1远离所述调节套管3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拉杆2远离所述调节套管3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4。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上分别设置减震件,不但可以减少散热器拉杆与车架横梁的连接处的震动冲击,还可以减少该散热器拉杆与散热器的连接处的震动冲击,减震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件4包括外套管41、缓冲件42和内套管43,所述第一拉杆1和第二拉杆2分别与所述外套管41连接,所述缓冲件42设置在外套管41内,所述内套管43设置在所述缓冲件42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杆21与第二直杆22通过万向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套管3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母5,调节套管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母6,所述第一螺母5与第二螺母6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拉杆1与所述第一螺母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直杆21与所述第二螺母6螺纹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螺母7和第四螺母8,所述第一拉杆1通过所述第三螺母7固定在所述调节套管3上,所述第一直杆21通过所述第四螺母8固定在所述调节套管3上。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为六角厚螺母,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分别为六角薄螺母。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散热器拉杆,包括第一拉杆1、第二拉杆2、调节套管3、减震件4、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6、第三螺母7和第四螺母8,所述第二拉杆2包括第一直杆21和第二直杆22,所述第一直杆21与所述第二直杆22通过万向节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1和第一直杆21分别与所述调节套管3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拉杆1上的螺纹与第一直杆21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拉杆1远离所述调节套管3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4。所述第二拉杆2远离所述调节套管3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4。所述减震件4包括外套管41、缓冲件42和内套管43,所述外套管41与所述第一拉杆1和第二拉杆2连接,所述缓冲件42设置在外套管41内,所述内套管43设置在所述缓冲件42内。所述调节套管3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母5,调节套管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母6,所述第一螺母5与第二螺母6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拉杆1与所述第一螺母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直杆21与所述第二螺母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拉杆1通过所述第三螺母7固定在所述调节套管3上,所述第一直杆21通过所述第四螺母8固定在所述调节套管3上。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6、第三螺母7和第四螺母8的作用是可使第一拉杆1和第二拉杆2同时朝向调节套管3的中心靠拢或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拉杆,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节散热器的安装角度,不仅优化了散热器和风扇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而且避免因零部件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导致实际装车状态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缺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散热器拉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调节套管,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一直杆分别与所述调节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拉杆上的螺纹与第一直杆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调节套管,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一直杆分别与所述调节套管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拉杆上的螺纹与第一直杆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件,所述第一拉杆远离所述调节套管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杆远离所述调节套管的一端设有所述减震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散热器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外套管、缓冲件和内套管,所述第一拉杆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宏诒郑开淼刘昕陇卢成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