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lyurethane elastic silk fibe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fter the silk fiber is processed by polyurethane, the fiber has good anti wrinkle, anti pilling and pil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弹性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整理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整理过的弹性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这种聚氨酯作为整理剂在纺织整理方面的用途。
技术介绍
聚氨酯及其纤维技术的研究,首先是由德国开始的。1849年,德国化学家A.wurtz利用对烷基硫酸配和氰酸钾的复分解反应,首次合成了聚氯配的重要原料—异氰酸酯。1850年,德国化学家A.w.Hofmann用二苯基草酰胺成功制取苯基异氰酸酯。据文献报道,1884年化学家A.wurtz用胺或氨盐与碳酰氯反应,制取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发现,为聚氯酯的合成奠定了基础。据文献报道,1848年,德国化学家A.wurtz首次用乙醇和乙基异氰酸酯合成了含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N-乙基氨基甲酸乙酯。自1930年起,德国I.G.Farben公司的化学家OttoBayer及其同事便开始了对异氰酸酯的研究。OttoBayer等人在用芳香二异氰酸酯作芳香化试剂时,发现异氰酸酯具有与活泼氢化物反应的特性。这一发现和相关的研究,刺激了异氰酸醇化学和聚氯酯合成技术的进展。1933年化学家Carothers明在一次偶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弹性丝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使用下述式I聚氨酯整理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弹性丝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使用下述式I聚氨酯整理过:其中,R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或咋芳香基团,优选地,选自亚苯基、亚萘基、亚蒽基、亚菲基、亚甲苯基、亚二甲苯基、亚芴基、取代亚芴基;表示聚酯二醇形成的基团。所述聚氨酯的重均分子量Mw=3.5×105~6×105,Mn=8×104~9×104,分布系数为3.9~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丝纤维,其特征在于:R独立的选自亚芴基、取代亚芴基;表示聚酯二醇形成的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丝纤维,其特征在于:R独立的选自9-(2’-甲氧基-3,5-亚苯基)芴;表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基团。4.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丝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涤纶、棉布、毛、丝绸等纤维材料。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纤维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将溶液加热,搅拌,处理后的棉布纤维在清水中洗涤,直至中性。(2)把步骤(1)所述的棉布纤维加入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聚氨酯中,搅拌,整理。6.一种如下所述的式I聚氨酯:其中,R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或咋芳香基团,优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见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