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687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包括直管和壳体,所述直管包裹在壳体内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直管末端呈封闭状,直管前端与排气总管相接,直管的圆周壁上钻有许多穿孔,穿孔与壳体内腔相通,直管与壳体间设有空气层和消音棉,穿孔直接与空气层相接触,消音棉内径与空气层接触、外圈贴合金属软丝布上,金属软丝布与消音棉设有丁腈橡胶涂层,金属软丝布贴合在壳体上,排气总管对向的壳体尾端上连接环状的排气管,排气管间设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小,气流冲击力减弱,有效保护吸声填料与阻止水汽干扰,消音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Micro perforated plate low impact force silen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 perforated plate low impact muffler, which comprises a straight pipe and a shell, the straight pipe wrapped in the casing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aling ring, the straight end is closed, and the exhaust duc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straight pipe, the circumferential wall drilled with a lot of perforation, perforation of the shell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A muffler cotton layer and straight pipe and the casing, perforation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air layer, and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air muffler cotton layer contact, the outer ring joint metal soft cloth, cotton cloth and a soft metal silencing nitrile rubber coating, metal soft cloth adhered on the casing, exhaust pipe to the exhaust connection ring on the tail end of the shell body the pipe, the exhaust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oling fa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weight, low air impact forc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ound absorption fillers and interference of water vapor prevention, good silencing effect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具体为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
技术介绍
消声器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阻止或减小声音传播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声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现有的消声器,大多采用阻抗复合型消声原理。然而内部吸声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导致重量大的缺点,内部的高速气流对吸声填料造成冲击性,水气渗透吸声填料严重,消声器很容易出现维修频繁、消声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具备吸音效果好质量轻的优点,解决了结构复杂重量大的不足,同时气流冲击力小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包括直管和壳体,所述直管包裹在壳体内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直管末端呈封闭状,直管前端与排气总管相接,直管的圆周壁上钻有许多穿孔,穿孔与壳体内腔相通,直管与壳体间设有空气层和消音棉,穿孔直接与空气层相接触,消音棉内径与空气层接触、外圈贴合金属软丝布上,金属软丝布与消音棉设有丁腈橡胶涂层,金属软丝布贴合在壳体上,排气总管对向的壳体尾端上连接环状的排气管,排气管间设有散热风扇。优选的,所述直管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呈长条状弓形排列在直管内腔中央,导流板四周包裹海绵圈,海绵圈为两层结构,且内圈为平滑的椭圆环、外圈有多个圆筒形海绵垫组合而成,海绵垫依次粘结在导流板上。优选的,所述消音棉有两层且分别为蓬松棉和压缩棉花,压缩棉花固定在金属软丝布表面。优选的,所述空气层与消音棉接触部位均匀的分布散热筋,散热筋呈环状贴合在消音棉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弓形导流板与空气层,有效的缓解了高速气流对吸声材料的冲击力,减轻冲击力保护消音棉的同时利用海绵结构吸收一定的声波,延长技术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置钻有冲孔且末端封闭的直管与空气层,利用喷气噪声的原理将低频变为不可听的高频或超高频,减少对人的干扰,利用散热筋防止空气与零件互相摩擦导致温度过高,降低维修次数。3、本技术通过设置双层消音棉,消音同时防止水汽渗透,且吸声材料质量轻,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导流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消音棉示意图。图中:1-排气总管,2-直管,3-穿孔,4-壳体,5-排气管,6-散热风扇,7-导流板,71-海绵圈,8-空气层,9-散热筋,10-消音棉,101-蓬松棉,102-压缩棉花,11-丁腈橡胶涂层,12-金属软丝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包括直管2和壳体4,所述直管2包裹在壳体4内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直管2末端呈封闭状,直管2前端与排气总管1相接,直管2的圆周壁上钻有许多穿孔3,穿孔3与壳体4内腔相通,直管2与壳体4间设有空气层8和消音棉10,穿孔3直接与空气层8相接触,消音棉10内径与空气层8接触、外圈贴合金属软丝布12上,金属软丝布12与消音棉10设有丁腈橡胶涂层11,金属软丝布12贴合在壳体4上,排气总管1对向的壳体4尾端上连接环状的排气管5,排气管5间设有散热风扇6。所述直管2内设有导流板7,导流板7呈长条状弓形排列在直管2内腔中央,导流板7四周包裹海绵圈71,海绵圈71为两层结构,且内圈为平滑的椭圆环、外圈有多个圆筒形海绵垫组合而成,海绵垫依次粘结在导流板7上,通过导流板7有效的缓解了高速气流由穿孔3喷出时对吸声材料消音棉10的冲击力,同时借助双层海绵垫结构在舒缓气流的同时吸收一定的声波,避免导流板7被破坏,提高韧性,所述消音棉10有两层且分别为蓬松棉101和压缩棉花102,压缩棉花102固定在金属软丝布12表面,首层的蓬松棉101孔隙大且多能够很好的吸收声波,而后层的压缩棉花102则有效的防止水汽渗透导致对消音器的功效造成干扰,所述空气层8与消音棉10接触部位均匀的分布散热筋9,散热筋9呈环状贴合在消音棉10表面,降低内部温度,防止空气与零件互相摩擦导致温度过高,影响工作的连续性与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次数。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时,消音器结构为一根末端封闭的直管2,直管2由厚度小于1mm的纯金属薄板制作,直管2的管壁上钻有许多孔径小于1mm的穿孔3,以喷气噪声的频谱为依据,如果保持喷口的总面积不变而用很多小喷口来代替,当气流经过穿孔3时,喷气噪声的频谱就会移向高频或者超高频,使频谱中的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对人的干扰和伤害,而内部的导流板7与空气层可减缓高速气流对吸声填料消音棉10的冲击,有效保护内部结构,延长使用寿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包括直管(2)和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2)包裹在壳体(4)内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直管(2)末端呈封闭状,直管(2)前端与排气总管(1)相接,直管(2)的圆周壁上钻有许多穿孔(3),穿孔(3)与壳体(4)内腔相通,直管(2)与壳体(4)间设有空气层(8)和消音棉(10),穿孔(3)直接与空气层(8)相接触,消音棉(10)内径与空气层(8)接触、外圈贴合金属软丝布(12)上,金属软丝布(12)与消音棉(10)设有丁腈橡胶涂层(11),金属软丝布(12)贴合在壳体(4)上,排气总管(1)对向的壳体(4)尾端上连接环状的排气管(5),排气管(5)间设有散热风扇(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穿孔板低冲击力消音器,包括直管(2)和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2)包裹在壳体(4)内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直管(2)末端呈封闭状,直管(2)前端与排气总管(1)相接,直管(2)的圆周壁上钻有许多穿孔(3),穿孔(3)与壳体(4)内腔相通,直管(2)与壳体(4)间设有空气层(8)和消音棉(10),穿孔(3)直接与空气层(8)相接触,消音棉(10)内径与空气层(8)接触、外圈贴合金属软丝布(12)上,金属软丝布(12)与消音棉(10)设有丁腈橡胶涂层(11),金属软丝布(12)贴合在壳体(4)上,排气总管(1)对向的壳体(4)尾端上连接环状的排气管(5),排气管(5)间设有散热风扇(6)。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