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69600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新型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是由葫芦[7]脲和苯胺在酸性水溶液中发生聚合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过程完全在水相中进行,整个过程简单易行。AFM,TEM实验的结果表明,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呈一维纳米级线状聚集体形态。另外,相比于由已知技术合成得到的聚苯胺,其电化学性质有显著不同。由于葫芦脲对于阳离子自由基的稳定作用,该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可以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进行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该发明专利技术在纳米超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葫芦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超分子材料
,涉及葫芦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葫戸脲与苯胺的混合物在水相中制得了水溶性 的葫芦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该化合物可以作为具有绝缘层的纳米级 分子导线,在纳米材料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介绍
电的发现与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作为电能的载体,电线在人 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产品。为减少电能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人们将导电的铜 丝包裹上一层绝缘外壳成为日常使用的绝缘导线。早在20世纪40年代,多烯烃结 构聚合物可以产生类似金属导线一般的性质已经被科学家们普遍相信。到60年代, 氮化硫聚合物导电性的发现使分子导线的研究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现今,许 多具有导电性质的高分子被陆续发掘出来,用来作为光电二极管,晶体管,以及 光电池和传感器。高电导率的聚合物被称为"分子电线"。这种分子水平的导线并 不是肉眼可见的,宏观上的样品可以认为是大量分子导线的聚集体。因此,为了 避免这些导线间的接触带来的电能损失,在分子导线外包裹上绝缘层就显得比较 重要。超分子配合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葫芦[7]脲苯胺纳米超分子导电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由葫芦[7]脲与苯胺构成的包合物在酸性水溶液中聚合得到,它的结构通式为:***CB[7]PAN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育史珺陈湧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