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 一种在界面法中使用弱氧化剂氧化聚合制备长径比大的聚苯胺纳米 线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苯胺作为导电聚合物家族中特殊的一员,以其易合成、稳定性 较高及独特的掺杂/脱掺杂机制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已经在传感器、 电池、金属防腐、电磁屏蔽和催化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聚苯 胺纳米线除具有有机导电聚合物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之外,还具有一 维纳米结构在电子传输行为、光学特性和力学机械性能等方面独特的 尺寸和维度效应,近二十年来成为光化学、电化学以及相关纳米器件 等研究领域的重点。但是由于聚苯胺分子本身的柔性和一维纳米结构 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使得聚苯胺纳米线很容易团聚成颗粒,进而影响 其性质和应用。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制备聚苯胺纳米线的方法电化学法、电纺丝法、界面聚合法、模板法、表面活性剂法、低聚物辅助聚合法 等。在这些方法中, 电纺丝法设备工艺复杂,能耗大,模板法和表面活性剂法需要预先引 入模板或表面活性剂,后续处理比较繁琐。界面聚合法既不使用模板 也不引入表面活性剂,并且无需复杂的设备和工艺,能耗低,反应条 件温和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长径比大的聚苯胺纳米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苯胺单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苯胺的摩尔浓度为0.08-0.32mol/L的有机相; (2)将弱氧化剂溶于0.5-1.5M盐酸制成摩尔浓度为0.08-0.32mol/L的水相; (3)按物质的摩尔比为苯胺∶弱氧化剂=1∶0.25-1,在0℃-室温下将有机相和水相按其密度大小,在反应器中先加入密度大的有机相或水相,然后加入密度小的水相或有机相,反应15-35小时后,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洗涤至中性,在60℃-70℃真空干燥15-20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珍平,郑剑锋,赵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