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天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39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天线及汽车,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天线本体,天线本体包括基板、形成于基板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缝隙;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覆盖区、第二覆盖区以及顶部覆盖区;第一覆盖区形成顶部开路点,且第一覆盖区上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二覆盖区设置有第三覆盖区和第四覆盖区,第三覆盖区设有第三触点,第四覆盖区设有第四触点;第二覆盖区设有馈电点;第二辐射体覆盖于支架的侧面,且设有馈地点、第一开路点、第二开路点和接地脚。该车载天线及汽车不仅通过折叠天线本体减小车载天线的体积,增强人们出行时携带天线的便携性,而且通过改变天线本体的形状实现了多频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天线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天线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上一般会安装天线以保证通信。目前的车载通信天线一般采用鞭状天线技术,鞭状天线是一种可弯曲的垂直杆状天线,其长度一般为1/4或1/2波长。小型鞭状天线常利用小型电台的金属外壳作地网。有时为了增大鞭状天线的有效高度,可在鞭状天线的顶端加一些不大的辐状叶片或在鞭状天线的中端加电感等。鞭状天线的原理是通过单极天线的四分之一波长振子与参考地镜像后的另一四分之一波长振子合并组成一个辐射单元。一般鞭状天线的带宽是10%-15%。这种天线在主要辐射频段效果较好,也可以在其倍频和高倍频段处有一定的辐射能力。但是鞭状天线的旁瓣较多,造成其水平辐射方向的能量减少。此外,为了提高增益,鞭状天线做的较长,例如,做到二分之一波长。较长的天线长度不仅不方便用户使用,而且不美观、抗风性、防腐蚀方面的可靠性也较差。随着4GLTE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整个通信系统对天线的频段和带宽要求越来越高,而普通的鞭状天线明显不适合多频段天线的要求。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改进型的鞭状天线虽然可以实现多频段效果,但是性能较差,体积更大,成本支出上升,也不符合便携快速的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天线及汽车,以解决现有车载天线在实现多频段覆盖的基础上过多的增加车载天线的体积,不仅增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为用户在携带过程中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天线,包括:支架和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覆盖于所述支架一侧表面的第一覆盖区、覆盖于所述支架另一侧表面的第二覆盖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覆盖区和第二覆盖区之间且覆盖所述支架顶部的顶部覆盖区;所述第一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端部形成顶部开路点,且所述第一覆盖区上设置有绕所述支架周向排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三覆盖区,另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四覆盖区,所述第三覆盖区与所述第四覆盖区沿所述支架周向延伸,所述第三覆盖区背离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四覆盖区背离所述第二覆盖区的端部设有第四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四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一侧为所述缝隙,且所述第二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边缘设有馈电点;所述第二辐射体覆盖于所述支架的侧面,且所述第二辐射体朝向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边缘设有与所述馈电点相对的馈地点,所述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路点和第二开路点,且所述第二辐射体背离所述缝隙的一侧设置有接地脚。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覆盖区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支架顶部凸起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地,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线缆内层和包裹层,所述线缆内层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包裹层与所述馈地点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本体为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本体的材质为压延铜材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四触点均镀金。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天线本体的外壳,所述外壳套接于所述天线本体与所述支架形成的组合体外侧。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件,所述车载天线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汽车的车体。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为磁铁。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如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天线及汽车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天线,包括:支架和天线本体,天线本体包括基板、形成于基板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缝隙;第一辐射体包括覆盖于支架一侧表面的第一覆盖区、覆盖于支架另一侧表面的第二覆盖区、以及位于第一覆盖区和第二覆盖区之间且覆盖支架顶部的顶部覆盖区;第一覆盖区背离顶部覆盖区的端部形成顶部开路点,且第一覆盖区上设置有绕支架周向排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三覆盖区,另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四覆盖区,第三覆盖区与第四覆盖区沿支架周向延伸,第三覆盖区背离第二覆盖区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第四覆盖区背离第二覆盖区的端部设有第四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电连接,第二触点与第四触点电连接;第二覆盖区背离顶部覆盖区的一侧为缝隙,且第二覆盖区背离顶部覆盖区的边缘设有馈电点;第二辐射体覆盖于支架的侧面,且第二辐射体朝向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边缘设有与馈电点相对的馈地点,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路点和第二开路点,且第二辐射体背离缝隙的一侧设置有接地脚。由以上可知,在使用时,折叠后且覆盖于支架外侧的天线本体中,第一辐射体上形成多条路径,分别为是从馈电点直接到顶部开路点的路径、从馈电点经过第四触点和第二触点两点到达顶部开路点的路径、从馈电点经过第三触点和第一触点两点到达顶部开路点的路径;此外,馈电点和馈地点配合通过缝隙将信号耦合到第二辐射体上,从而在第二辐射体上形成从馈地点到达第一开路点和第二开路点的辐射高频段的路径。不同的路径可以辐射不同频段,实现辐射多频段的效果。此外,天线本体折叠后,其各个区分别遮盖支架的对应部分,折叠天线的方式大大减小了天线本体的体积,从而减少了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天线的体积,从而减少了占用空间。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天线及汽车不仅通过折叠天线本体减小了车载天线的体积,增强了人们出行时携带天线的便携性,而且通过改变天线本体的形状实现了多频段效果,使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天线能够覆盖更广的频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中天线本体展开后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中天线本体折叠后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中天线本体安装于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驻波图。图标:100-支架;200-基板;210-第一辐射体;211-顶部开路点;212-第一触点;213-第二触点;214-第三触点;215-第四触点;216-馈电点;217-定位孔;220-第二辐射体;221-馈地点;222-第一开路点;223-第二开路点;224-接地脚;300-线缆;400-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载天线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覆盖于所述支架一侧表面的第一覆盖区、覆盖于所述支架另一侧表面的第二覆盖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覆盖区和第二覆盖区之间且覆盖所述支架顶部的顶部覆盖区;所述第一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端部形成顶部开路点,且所述第一覆盖区上设置有绕所述支架周向排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三覆盖区,另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四覆盖区,所述第三覆盖区与所述第四覆盖区沿所述支架周向延伸,所述第三覆盖区背离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四覆盖区背离所述第二覆盖区的端部设有第四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四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一侧为所述缝隙,且所述第二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边缘设有馈电点;所述第二辐射体覆盖于所述支架的侧面,且所述第二辐射体朝向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边缘设有与所述馈电点相对的馈地点,所述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路点和第二开路点,且所述第二辐射体背离所述缝隙的一侧设置有接地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覆盖于所述支架一侧表面的第一覆盖区、覆盖于所述支架另一侧表面的第二覆盖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覆盖区和第二覆盖区之间且覆盖所述支架顶部的顶部覆盖区;所述第一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端部形成顶部开路点,且所述第一覆盖区上设置有绕所述支架周向排列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三覆盖区,另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四覆盖区,所述第三覆盖区与所述第四覆盖区沿所述支架周向延伸,所述第三覆盖区背离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四覆盖区背离所述第二覆盖区的端部设有第四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三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四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一侧为所述缝隙,且所述第二覆盖区背离所述顶部覆盖区的边缘设有馈电点;所述第二辐射体覆盖于所述支架的侧面,且所述第二辐射体朝向所述第二覆盖区的一侧边缘设有与所述馈电点相对的馈地点,所述第二辐射体上设置有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魏耀德梅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洛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