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823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它涉及智能路灯技术领域;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接线柱,所述光亮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检测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存储端与存储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供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的电源端、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实现实时检测与控制,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indu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treetlight sens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the housing are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mounting bracket, a binding post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mounting bracket, wherein the light brightness detection sensor connected via a coil wire and detection relay,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cessor of the relay coil the input end of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processor, memory and stor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processor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end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erminals, the photovoltaic cell panel by charging and battery wire connecting ends of the end, the battery power supply the end of the wire and the power supply terminal processor respectively, the normally closed contact of the relay connected to the normally closed contact of the relay and the other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lar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ontrol, convenient oper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属于智能路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路灯感应装置主要采用光亮检测传感器来实现检测光亮,当亮度过低时,控制路灯打开,其当光亮传感器在工作时不能进行检测,当光亮传感器损害时,其不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它包含壳体、安装架、光亮度检测传感器、光伏电池板、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报警器、接线柱、检测继电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壳体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光亮度检测传感器、光伏电池板,所述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报警器、检测继电器均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接线柱,所述光亮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检测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存储端与存储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供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的电源端、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报警器为无线报警器。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定位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实时检测与控制,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安装架;3-光亮度检测传感器;4-光伏电池板;5-处理器;6-存储器;7-控制电路;8-蓄电池;9-报警器;10-接线柱;KM-检测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1、安装架2、光亮度检测传感器3、光伏电池板4、处理器5、存储器6、控制电路7、蓄电池8、报警器9、接线柱10、检测继电器KM;所述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2,所述壳体1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光亮度检测传感器3、光伏电池板4,所述处理器5、存储器6、控制电路7、蓄电池8、报警器9、检测继电器KM均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架2的内部安装有接线柱10,所述光亮度检测传感器3通过导线与检测继电器KM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M线圈的另一端与处理器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5的存储端与存储端6连接,所述处理器5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7的输出端与接线柱10电性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板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8的充电端连接,所述蓄电池8的供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5的电源端、继电器KM常闭触点KM-1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M常闭触点KM-1的另一端与报警器9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9为无线报警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定位柱。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架2实现快速安装,在使用时,通过光伏电池板4实现集能,并为蓄电池8实现充电,然后通过光亮度检测传感器3进行光亮度的检测,检测后将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在光亮度检测传感器能正常工作时,其检测继电器线圈得电,当光亮度检测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其检测继电器线圈失电,其检测继电器常闭触点闭合,报警器实现报警,提示需要维修,当处理器处理好信号后,通过控制电路7实现路灯的控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壳体、安装架、光亮度检测传感器、光伏电池板、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报警器、接线柱、检测继电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壳体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光亮度检测传感器、光伏电池板,所述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报警器、检测继电器均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接线柱,所述光亮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检测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存储端与存储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供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处理器的电源端、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路灯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壳体、安装架、光亮度检测传感器、光伏电池板、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报警器、接线柱、检测继电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壳体的上端分别安装有光亮度检测传感器、光伏电池板,所述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报警器、检测继电器均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接线柱,所述光亮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检测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俊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贝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