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感应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2225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ED感应路灯,包括灯具本体,所述灯具本体包括电源供电组件、灯光控制组件和组合灯罩,所述电源供电组件包括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电连接,所述灯光控制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端二、发光件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与电磁感应端二和发光件分别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对应设置,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经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无线对接进行电力传输,本装置具有绝缘性能好、安装维修便利和电路灵敏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LED感应路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LED路灯以定向发光、功率消耗低、驱动特性好、响应速度快、抗震能力高、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替代传统光源优势的新一代节能光源,因此,LED路灯将成为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最佳选择。现有的LED路灯内部电路传统线路结构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或短路起热燃烧等弊端;而且现有路灯传统结构包括灯具后盖和灯板两部分所组成的组合灯罩、发光组件和与路灯杆体连接的路灯连接部,发光件发生故障后,需要将整个组合灯罩取下,进行整体更换或者进行维修,并且需要复杂的焊接测试,导致维修不便,现场高空作业施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上述的这些问题是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路灯内部线路接触不良、线路起热燃烧以及路灯发生故障维修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LED感应路灯,本装置具有绝缘性能好、安装维修便利和电路灵敏可靠等优点。为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感应路灯,包括灯具本体,所述灯具本体包括电源供电组件、灯光控制组件和组合灯罩,组合灯罩由灯具后盖和灯板组成,组合灯罩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至路灯杆上的路灯连接部,所述灯具后盖侧面上设置相互对称的多组风孔,灯具后盖靠近路灯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接线口,所述灯板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部,固定板上围绕安装部周围设置有多个风孔,所述安装部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固定翼,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安装部处并与固定翼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供电组件包括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均固定设置在灯具后盖上,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电连接,所述灯光控制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端二、发光件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二均设置在安装板内侧,所述发光件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与电磁感应端二和发光件分别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对应设置,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经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无线对接进行电力传输。电源供电模块电路包括整流桥BD1、变压器T1、光耦合器U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3、NMOS管Q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极性电容C8,所述整流器BD1的端口1和端口3分别连接市电,整流桥BD1的端口4接地,整流桥BD1的端口2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端口1,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NMOS管Q4的栅极、电阻R3的第一端、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2第二端和电阻R8的第二端共接于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端口2和NMOS管Q4的漏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3的端口5、电容C6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8的正极、电容C7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一端和电磁感应端一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3的端口6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电磁感应端一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8的正极、极性电容C8的负极和电容C7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5的第二端共接于光耦合器U1信号输入端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光耦合器U1信号输入端的第二端,光耦合器U1的信号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4的第二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共接于NMOS管Q4的源极,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光耦合器U1的信号输出端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反馈线圈L2的端口4和极性电容C4的正极,极性电容C4的负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反馈线圈L2的端口3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容C5的第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包括晶闸管N1、集成芯片IC1、电感L、二极管D9、二极管D10、电阻R9、电阻R10、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和极性电容C11,所述电磁感应端二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9的正极、晶闸管N1的门极、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电感L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一端和集成芯片IC1的引脚4,所述极性电容C9的负极连接晶闸管N1的阴极,晶闸管N1的阳极连接极性电容C10的负极、集成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9的第一端和极性电容C11的负极,所述集成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所述集成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感L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0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11的正极和发光件的正极,所述集成芯片IC1的引脚5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和发光件的负极。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LED感应路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件外部罩设有透镜,并通过透镜压盖压在透镜边缘以固定在安装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LED感应路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外部均包覆有绝缘材料。有益效果1、相比传统路灯结构:a、本专利技术的灯板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当发光件出现故障或损坏时,不需将整个体积庞大的灯罩完全拆下,只需将体积较小和质量更轻的安装板从固定板取下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使用电磁对接,电源和发光件的无线连接给维修提供了极大方便,发光件故障时,拿下对正角度定位对比即可检测是否故障,不需要各种复杂的连接测试;b、电源供电模块电路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利用高频电磁感应交流的原理使得电源和发光件形成无线对接,电路整体设计灵敏可靠,更进一步节能,消除了某种原因引起的漏电现象,对以后的维护保养提供了更大的方便。电源供电模块电路设置有过压过流保护,L2是反馈线圈,同时也是与二极管D8、光耦合器U1、电阻R4、NPN型三极管Q2和PNP型三极管Q3组成稳压电路,保证了输出电压更加稳定;电路中电阻R7和电阻R4组成过流保护,以实现保护,防止因为过载引发设备和电路损坏;c、灯光控制模块电路通过调整R9可改变输出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至额定功率或半功率照明,更进一步节能。2、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经过透镜折射传输出,可以把光能更好地在照射面上进行分配,因此均匀度更高。3、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外部均包覆有绝缘材料,高强度绝缘隔离,不会对人体有触电危险,可以避免导线连接时,发光件接线方面造成的接触不良和起热燃烧等弊端,特别适合环境湿度大和对绝缘要求较高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LED感应路灯实施例的灯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LED感应路灯实施例的灯具后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LED感应路灯实施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ED感应路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感应路灯,包括灯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本体包括电源供电组件、灯光控制组件和组合灯罩,组合灯罩由灯具后盖(2)和灯板(1)组成,组合灯罩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至路灯杆上的路灯连接部(7),所述灯具后盖(2)侧面上设置相互对称的多组风孔(10),灯具后盖(2)靠近路灯连接部(7)的一侧设置接线口(9),所述灯板(1)包括固定板(3)和安装板(4),固定板(3)上设置有安装部(5),固定板(3)上围绕安装部(5)周围设置有多个风孔(10),所述安装部(5)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固定翼(6),所述安装板(4)设置在安装部(5)处并与固定翼(6)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供电组件包括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均固定设置在灯具后盖(2)上,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电连接,所述灯光控制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端二、发光件(8)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二均设置在安装板(4)内侧,所述发光件(8)设置在安装板(4)上,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与电磁感应端二和发光件(8)分别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对应设置,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经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无线对接进行电力传输;电源供电模块电路包括整流桥BD1、变压器T1、光耦合器U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3、NMOS管Q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极性电容C8,所述整流器BD1的端口1和端口3分别连接市电,整流桥BD1的端口4接地,整流桥BD1的端口2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端口1,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NMOS管Q4的栅极、电阻R3的第一端、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2第二端和电阻R8的第二端共接于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端口2和NMOS管Q4的漏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3的端口5、电容C6的第一端、极性电容C8的正极、电容C7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一端和电磁感应端一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3的端口6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电磁感应端一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8的正极、极性电容C8的负极和电容C7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5的第二端共接于光耦合器U1信号输入端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光耦合器U1信号输入端的第二端,光耦合器U1的信号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4的第二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共接于NMOS管Q4的源极,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光耦合器U1的信号输出端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反馈线圈L2的端口4和极性电容C4的正极,电容C4的负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反馈线圈L2的端口3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容C5的第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包括晶闸管N1、集成芯片IC1、电感L、二极管D9、二极管D10、电阻R9、电阻R10、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和极性电容C11,所述电磁感应端二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9的正极、晶闸管N1的门极、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电感L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一端和集成芯片IC1的引脚4,所述极性电容C9的负极连接晶闸管N1的阴极,晶闸管N1的阳极连接极性电容C10的负极、集成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9的第一端和极性电容C11的负极,所述集成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所述集成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感L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0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11的正极和发光件(8)的正极,所述集成芯片IC1的引脚5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和发光件(8)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感应路灯,包括灯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本体包括电源供电组件、灯光控制组件和组合灯罩,组合灯罩由灯具后盖(2)和灯板(1)组成,组合灯罩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至路灯杆上的路灯连接部(7),所述灯具后盖(2)侧面上设置相互对称的多组风孔(10),灯具后盖(2)靠近路灯连接部(7)的一侧设置接线口(9),所述灯板(1)包括固定板(3)和安装板(4),固定板(3)上设置有安装部(5),固定板(3)上围绕安装部(5)周围设置有多个风孔(10),所述安装部(5)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固定翼(6),所述安装板(4)设置在安装部(5)处并与固定翼(6)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供电组件包括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均固定设置在灯具后盖(2)上,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一电连接,所述灯光控制组件包括电磁感应端二、发光件(8)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和电磁感应端二均设置在安装板(4)内侧,所述发光件(8)设置在安装板(4)上,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与电磁感应端二和发光件(8)分别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对应设置,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电路板和灯光控制模块电路板经电磁感应端一和电磁感应端二无线对接进行电力传输;电源供电模块电路包括整流桥BD1、变压器T1、光耦合器U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3、NMOS管Q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极性电容C8,所述整流器BD1的端口1和端口3分别连接市电,整流桥BD1的端口4接地,整流桥BD1的端口2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端口1,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NMOS管Q4的栅极、电阻R3的第一端、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2第二端和电阻R8的第二端共接于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端口2和NMOS管Q4的漏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梁东杰和俊莉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虹榕节能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