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67792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其通式为:NiCo

Controllable nickel cobalt compound nano wi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lable nickel cobalt compound nanometer wir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controllable nickel cobalt compound nanometer wire has the general formula of Ni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镍钴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找一种可再生、环境友好的新型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氢能具有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因此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最有潜力的能源载体,但是目前的制氢技术大多具有耗能高、效率低等缺点,这使得制氢成本非常高,因此目前还很难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目前,现有的制氢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电制氢、电解水制氢、重整生物质制氢、光生物制氢和光催化制氢等;其中的电解水制氢具有效率高、易形成产业化等优点,因此电解水制氢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有前景的制氢方式之一。在现有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中,铂族金属是最有效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但铂族金属材料稀少、价格昂贵,因此发展一种环境友好、成本廉价、高效稳定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的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硫化物和硒化物具有溶解性低、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在电解水制氢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性能,但其电解水催化性能仍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其特征在于,其通式为:Ni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其特征在于,其通式为:NiCo2(S1-xSex)4,并且0<x<1;其形貌为多个小颗粒串联成的珍珠状纳米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的取值为0.33<x<0.67。3.一种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硝酸镍、硝酸钴和尿素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得硝酸镍浓度为0.5~2.0毫摩尔/升、硝酸钴浓度为0.25~1.0毫摩尔/升、尿素浓度为5~10毫摩尔/升的前驱体混合溶液;步骤B、将基底与所述的前驱体混合溶液一并转移到高压釜中,并在80~150℃下反应200~400分钟,从而在所述的基底上制得NiCo2(OH)(CO3)2纳米线;步骤C、对所述的基底以及基底上的NiCo2(OH)(CO3)2纳米线进行干燥,然后按照所述的前驱体混合溶液:硫粉和硒粉混合粉末=1:5~20的质量比,将基底连同NiCo2(OH)(CO3)2纳米线一起置于硫粉和硒粉混合粉末中,并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以400~500℃加热0.5~2小时,再冷却至室温,从而在基底上制得上述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组成可控的镍钴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孙一强杭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