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7227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机械生产用刀具制造工艺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滚剪刀片加工质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滚剪刀采用如下方法制造:步骤1,粗加工,留精加工余量0.40~0.60mm;步骤2,淬火,放入热油或者硝盐中至140℃取出;步骤3,深冷处理,在‑140℃~‑160℃环境中保温4‑6h;步骤4,回火,加热至500±10℃,保温3h,出炉,冷却至室温;步骤5,磨削加工;步骤6,抛光,抛光工件至尺寸公差在‑0.001mm,表面粗糙度<Ra0.07μm。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滚剪刀片的各项质量指标,起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剪切加工质量的有益效果。

High precision disc rolling scissors sl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precision disc rolling scissors sl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utters for mechanical production,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low quality and low precision of the existing rolling scissors slices. The rolling scissors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following methods: 1 manufacturing steps, rough machining, finish machining allowance with 0.40 ~ 0.60mm; step 2, quenching, into a heated to 140 DEG C or in nitrate removal; step 3, cryogenic treatment, in 140 DEG C to 160 DEG C insulation 4 6h; step 4, back fire, heating to 500 - 10 DEG C, 3h insulation, baked,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grinding; step 5, step 6, polishing, polishing and dimensional tolerances in 0.001mm, surface roughness m is less than Ra0.07.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indexes of the rolling scissors slices, and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prolonging service lif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hea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生产用刀具制造工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滚剪刀主要用于机械加工中剪切钢片、钢管、铜带等产品;滚剪刀的刀片简称滚剪刀片,其质量精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刀片厚度尺寸的公差值,二是刀片两个大平面之间的平行度,三是大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1034125.7,公开日2016年6月1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圆盘滚剪刀。包括内圈刀体和外圈刀体,所述内圈刀体为工字形结构,所述内圈刀体和外圈刀体设有螺孔,所述内圈刀体和外圈刀体固定连接。采用该专利技术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节约贵重材料、拆卸刀刃方便、降低刀具损耗和使用成本,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62794.3,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圆形的滚剪刀,具有可提高该滚剪刀使用寿命的特点。该滚剪刀,包括刀具基体以及配合在刀具基体外周的刀刃,在刀具基体与刀刃之间设置有防止刀刃脱落的定位件。由于在基体与刀刃之间设置有定位件,这样,在工作过程中,该定位件可防止刀刃的内周沿刀具基体的外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能很好地防止刀刃从刀具基体上脱落,大大提高了滚剪刀的使用寿命,适合在各种镶嵌组合的刀具上推广应用。现有滚剪刀片的质量精度不高,主要体现在:滚剪刀的厚度尺寸公差只能够控制在±0.006mm,表面粗糙度只能够控制在≤Ra0.09μm,两大平面的平行度只能够控制在0.008~0.009mm;由于滚剪刀片两大平面平行度比较差,组装定位间隙在圆周方向不一致,剪切过程中容易产生微小的崩刀刃力,导致剪切后的产品尺寸大小不一致,出现产品边缘产生毛刺、切口不整齐、卷边等不良现象;表面粗糙度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滚剪刀片工作时两大平面容易粘被剪切的产品,直接影响剪切生产顺利进行,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滚剪刀片加工质量精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及其制造方法,能有效提高滚剪刀片的各项质量指标,起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剪切加工质量的有益效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材质为Cr12MoV合金模具钢粗加工,留精加工余量0.40~0.60mm;步骤2,淬火,将步骤1中工件放入90kw箱式电阻带炉,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先加热至730℃,保温6min,再加热至850℃,保温4min后出炉,放入盐浴炉中1050℃盐浴加热,再放入油或者硝盐中至140℃取出;步骤3,深冷处理,将步骤1中冷却后的工件放入深冷处理机中,在-140℃~-160℃环境中保温4-6h;步骤4,回火,将上述步骤3中深冷处理后的工件放入90kw空气循环电阻带炉中,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加热至500±10℃,保温3h,出炉,冷却至室温;步骤5,磨削加工,首先粗磨至留余量0.08mm,然后进行首次精磨,精磨至留余量0.03~0.05mm,再次精磨至留余量±0.002mm;步骤6,抛光,抛光工件至尺寸公差在-0.001mm,表面粗糙度<Ra0.07μm。优选地,步骤5中粗磨工艺采用机器型号为M7475圆台平面磨床。优选地,步骤5中精磨工艺采用机器型号为M7363圆台平面磨床,转速为120r/min。优选地,步骤5中每次粗磨和精磨后将工件在145℃的热油中浸泡20~30h。优选地,步骤5中精磨后在恒温下对精磨后的工件尺寸进行检验。优选地,步骤6中使用机器型号为M7363圆台平面磨床,在磨头上安装型号为46J的软砂轮,设置机器转速为100/min,对工件进行抛光。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采用上述方法制造。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工工序改进后,根据实际和数据的分析,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及平行度,从而也提高了滚剪刀的耐磨性,相比以前生产工艺制造的滚剪刀使用寿命提高了3倍,同时也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和降低了频繁更换刀具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采用与传统工艺低温低淬相反的高温高淬,减少了热处理变形量,从而降低了热处理前毛坯的精加工留余量,节省了材料,提高了加工精度;(3)本专利技术在步骤5中每次粗磨和精磨后将工件在145℃的热油中浸泡20-30h可以有效去除应力;(4)本专利技术工艺所制造滚剪刀片的厚度尺寸的公差控制在±0.003mm以内,两大平面的平行度≤0.005mm,表面粗糙度≤Ra0.05μm。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滚剪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采用如下制造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采用材质为Cr12MoV合金模具钢粗加工,留精加工余量0.40~0.60mm;传统滚剪刀片的制造工艺中一般留精加工余量为0.60-0.80mm,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如下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工件变形量,因此在粗加工后留精加工余量0.40~0.60mm既满足精加工需要,提高了制造精度,也节省了原材料;步骤2,淬火,将步骤1中粗加工后的工件放入90kw箱式电阻带炉中,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先加热至730℃,保温6min,再加热至850℃,保温4min后出炉,放入盐浴炉中1050℃盐浴加热,取出后放入60~80℃的32#热机油中冷却至140℃取出;本步骤中32#热机油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奥氏体能以超过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从而得到马氏体组织;本步骤中“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先加热至730℃,保温6min,再加热至850℃,保温4min后出炉”可以避免工件从室温直接进入高温所引起的变形以及温差过大所产生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放入盐浴炉中1050℃盐浴加热,取出后放入60~80℃的32#热机油中冷却至140℃取出”,60~80℃的32#热机油冷却容易引起工件表面氧化,本实施中盐浴炉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物体始终处于盐液内加热,能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盐膜,起到保护工件表面不被氧化和脱碳的效果,从而避免工件在高温中加热时间过长所引起的表面过热和后续入热油温差过大引起产品变形和开裂现象,。步骤3,深冷处理,将步骤1中冷却后的工件放入深冷处理机中,在-140℃~-160℃环境中保温4~6h;本步骤中通过-140℃~-160℃深冷处理后,可以使工件热处理后残留物奥氏体可以充分转变为马氏体,消除热处理时产生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细化晶粒达到组织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步骤4,回火,将上述步骤3中深冷处理后的工件放入90kw空气循环电阻带炉中,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加热至500±10℃,保温3h,出炉,冷却至室温;本步骤中回火加热系数是对Cr12MoV这种材料热处理工艺无数次试验得到,根据Cr12MoV的性质,本步骤与普通淬火(低淬低回)的区别是红硬效果更好,可以起到耐磨、疲劳强度高、使用寿命更长;步骤5,磨削加工,首先采用机器型号为M7475圆台平面磨床粗磨上述步骤4中回火后工件,留余量0.08mm,在145℃的热油中浸泡25h取出,然后采用机器型号为M7363圆台平面磨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材质为Cr12MoV合金模具钢粗加工,留精加工余量0.40~0.60mm;步骤2,淬火,将步骤1中工件放入90kw箱式电阻带炉,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先加热至730℃,保温6min,再加热至850℃,保温4min后出炉,放入盐浴炉中1050℃盐浴加热,再放入油或者硝盐中冷却至140℃取出;步骤3,深冷处理,将步骤1中冷却后的工件放入深冷处理机中,在‑140℃~‑160℃环境中保温4‑6h;步骤4,回火,将上述步骤3中深冷处理后的工件放入90kw空气循环电阻带炉中,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加热至500±10℃,保温3h,出炉,冷却至室温;步骤5,磨削加工,首先粗磨至留余量0.08mm,然后进行首次精磨,精磨至留余量0.03~0.05mm,再次精磨至留余量±0.002mm;步骤6,抛光,抛光工件至尺寸公差在‑0.001mm,表面粗糙度<Ra0.07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圆盘滚剪刀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材质为Cr12MoV合金模具钢粗加工,留精加工余量0.40~0.60mm;步骤2,淬火,将步骤1中工件放入90kw箱式电阻带炉,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先加热至730℃,保温6min,再加热至850℃,保温4min后出炉,放入盐浴炉中1050℃盐浴加热,再放入油或者硝盐中冷却至140℃取出;步骤3,深冷处理,将步骤1中冷却后的工件放入深冷处理机中,在-140℃~-160℃环境中保温4-6h;步骤4,回火,将上述步骤3中深冷处理后的工件放入90kw空气循环电阻带炉中,调节加热系数为1.5min/mm,加热至500±10℃,保温3h,出炉,冷却至室温;步骤5,磨削加工,首先粗磨至留余量0.08mm,然后进行首次精磨,精磨至留余量0.03~0.05mm,再次精磨至留余量±0.002mm;步骤6,抛光,抛光工件至尺寸公差在-0.001mm,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业军陈大年赵其丙徐传银张杰陈大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锋利锐刀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