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硬核核壳共聚微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23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联核壳共聚微粒,该微粒包括核、壳,核含有烯基芳烃链段和交联剂,壳含有烯基芳烃链段,壳的链段通过交联剂的一端与核相连。这种交联核壳共聚微粒用于纯聚苯乙烯共混增韧时,在不影响纯聚苯乙烯透光性的同时,抗冲强度能增加近1倍,可用于透明聚苯乙烯的增韧改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联核壳共聚微粒,特别是关于用于透明聚苯乙烯共混增韧的交联硬核核壳共聚微粒。苯乙烯是透明塑料中最易得到的品种,但由于其自身脆性缺点,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只用于低档产品中。对聚苯乙烯的增韧有多种方法,如与丁二烯的接枝共聚(高抗冲聚苯乙烯);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ABS);与其它聚合物共混等。但这些方法较难用于对透明聚苯乙烯的增韧改性。由于复合乳液聚合技术可以从微观上对高分子乳液微球进行设计,调节共聚物组分,使核壳与基材的折光指数相匹配,同时改变复合乳液聚合条件使核壳微粒尺寸低于0.1μm时,可以得到不影响基材透明性的改性剂。理想的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粒应是壳层聚合物链与核相关联以保证层与层之间的能量传递,这样的核壳聚合物必须有如下聚合条件单体不溶涨聚合物粒子;壳层聚合物在核表面生成;核与壳之间不相互扩散。随着对核壳微粒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研制了多种结构核壳微粒,用于对各种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化成品研究所的大岛纯治等在《高分子论文集》1995年6月Vol.52,No.1,p.17-24中报道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并以甲基丙烯酸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联硬核核壳共聚微粒,包括核、壳,其特征在于核为含有烯基芳烃链段和交联剂,壳为含有烯基芳烃的链段,壳的链段通过交联剂的一端与核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卢文奎沈家骢李泽文黄金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