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6095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毛叶山桐子在天然条件下繁殖能力极弱的问题。该方法为苗床直插法,包括以下步骤:苗床的准备,插穗的准备,扦插,扦插后的管理,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操作简便,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进行毛叶山桐子的繁殖,扦插及移栽成活率高,移栽苗健壮,培育时间短,适于在广大基层推广应用。

A cutting method of Idesia polycarp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Idesia polycarpa cutting method, solves the problem of Idesia polycarpa reproductio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very weak ability of problem.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eedbe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uttings, the cuttage, the management after cutting, and the transplanting. The method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of Idesia polycarpa breeding, cutting and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robust, short cultivation time,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the grassro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
技术介绍
毛叶山桐子树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毛叶山桐子为山地营造速生混交林和经济林的优良树种;以因其树形优美,果实长序,结果累累,果色朱红,形似珍珠,是山地、园林的观赏树种。毛叶山桐子是雌雄异株植物,在天然条件下繁殖能力极弱。因此提供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通过人工无性繁殖,解决毛叶山桐子的繁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通过人工无性繁殖,解决毛叶山桐子在天然条件下繁殖能力极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方法为苗床直插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的准备:于3月中旬选取向阳建造的大棚,在所述大棚顶上铺设遮阳布,将所述大棚内的土地挖松、碾细后,作宽1米,高15厘米的苗床,再在所述苗床上铺12cm至16cm的扦插基质;B:插穗的准备:选取1年生木质化枝条,将所述枝条修剪为6-8cm,截断后的枝条上有3至4个芽,将修剪后的扦插枝条的中下部置于生根溶液中浸泡3-5s,取出阴干后准备进行扦插;C:扦插:将所述步骤B中阴干后的扦插枝条按15cm×20cm的距离插入所述扦插基质中,在扦插过程中要保证水分,使扦插枝条不萎蔫;D: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初期,每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地湿润,所述扦插枝条扦插成活后,除草中耕,防止伤根,扦插后的20~30天施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6-10kg/亩;E:移栽:扦插后的50-60天将已生根的扦插枝条进行移栽。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扦插基质由河沙、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混合而成。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生根溶液为1000-1200mg/kg的萘乙酸溶液。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扦插深度为扦插枝条留一芽露出地面。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的复合肥为含氮钙磷的化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操作简便,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毛叶山桐子的繁殖,扦插及移栽成活率高,移栽苗健壮,培育时间短,适于在广大基层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选取带芽的扦插条,采用生根溶液浸泡,以促进根系生长;扦插深度为留一芽露出地面,扦插过程保证水分,增加了扦插的成活率;通过扦插后的管理促进扦插枝条的生长,使移栽苗健壮。(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向阳建造的大棚上铺设一层遮阳布,充分保证了毛叶山桐子扦插育苗时所需的温和的光照强度;通过在苗床上铺设扦插基质,保证无花果树扦插后根系的透气性,同时在移栽时能减少对根系的伤害,保证移栽苗的成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该扦插方法为苗床直插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的准备:于3月中旬选取向阳建造的大棚,在所述大棚顶上铺设遮阳布,将所述大棚内的土地挖松、碾细后,作宽1米,高15厘米的苗床,再在所述苗床上铺12cm的扦插基质,所述扦插基质由河沙、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混合而成;B:插穗的准备:选取1年生木质化枝条,将所述枝条修剪为6cm,截断后的枝条上有3至4个芽,将修剪后的扦插枝条的中下部置于1000mg/kg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5s,取出阴干后准备进行扦插;C:扦插:将所述步骤B中阴干后的扦插枝条按15cm×20cm的距离插入所述扦插基质中,扦插深度为扦插枝条留一芽露出地面,在扦插过程中要保证水分,使扦插枝条不萎蔫;D: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初期,每2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地湿润,所述扦插枝条扦插成活后,除草中耕,防止伤根,扦插后的20天施为含氮钙磷的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6kg/亩;E:移栽:扦插后的60天将已生根的扦插枝条进行移栽。按照上述方法,扦插400株毛叶山桐子扦插枝条,结果成活392株,死亡8株,扦插成活率为98%。扦插枝条生根后,将其移栽,移栽成活389株,死亡3株,移栽成活率为99.2%,移栽苗健壮。实施例2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该扦插方法为苗床直插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的准备:于3月中旬选取向阳建造的大棚,在所述大棚顶上铺设遮阳布,将所述大棚内的土地挖松、碾细后,作宽1米,高15厘米的苗床,再在所述苗床上铺16cm的扦插基质,所述扦插基质由河沙、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混合而成;B:插穗的准备:选取1年生木质化枝条,将所述枝条修剪为8cm,截断后的枝条上有3至4个芽,将修剪后的扦插枝条的中下部置于1200mg/kg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5s,取出阴干后准备进行扦插;C:扦插:将所述步骤B中阴干后的扦插枝条按15cm×20cm的距离插入所述扦插基质中,扦插深度为扦插枝条留一芽露出地面,在扦插过程中要保证水分,使扦插枝条不萎蔫;D: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初期,每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地湿润,所述扦插枝条扦插成活后,除草中耕,防止伤根,扦插后的30天施为含氮钙磷的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10kg/亩;E:移栽:扦插后的50天将已生根的扦插枝条进行移栽。按照上述方法,扦插400株毛叶山桐子扦插枝条,结果成活394株,死亡6株,扦插成活率为98.5%。扦插枝条生根后,将其移栽,移栽成活390株,死亡4株,移栽成活率为99%,移栽苗健壮。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专利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方法为苗床直插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的准备:于3月中旬选取向阳建造的大棚,在所述大棚顶上铺设遮阳布,将所述大棚内的土地挖松、碾细后,作宽1米,高15厘米的苗床,再在所述苗床上铺12cm至16cm的扦插基质;B:插穗的准备:选取1年生木质化枝条,将所述枝条修剪为6-8cm,截断后的枝条上有3至4个芽,将修剪后的扦插枝条的中下部置于生根溶液中浸泡3‑5s,取出阴干后准备进行扦插;C:扦插:将所述步骤B中阴干后的扦插枝条按15cm×20cm的距离插入所述扦插基质中,在扦插过程中要保证水分,使扦插枝条不萎蔫;D: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初期,每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地湿润,所述扦插枝条扦插成活后,除草中耕,防止伤根,扦插后的20~30天施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6-10kg/亩;E:移栽:扦插后的50-60天将已生根的扦插枝条进行移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叶山桐子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方法为苗床直插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的准备:于3月中旬选取向阳建造的大棚,在所述大棚顶上铺设遮阳布,将所述大棚内的土地挖松、碾细后,作宽1米,高15厘米的苗床,再在所述苗床上铺12cm至16cm的扦插基质;B:插穗的准备:选取1年生木质化枝条,将所述枝条修剪为6-8cm,截断后的枝条上有3至4个芽,将修剪后的扦插枝条的中下部置于生根溶液中浸泡3-5s,取出阴干后准备进行扦插;C:扦插:将所述步骤B中阴干后的扦插枝条按15cm×20cm的距离插入所述扦插基质中,在扦插过程中要保证水分,使扦插枝条不萎蔫;D: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初期,每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地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良孔利文辜晓平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森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