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分离高碳钢中夹杂物的原貌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中夹杂物电解分离及三维形貌观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分离高碳钢中夹杂物的原貌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各高精尖行业的发展,例如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所需高碳钢(如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等)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高铁为例,目前300km/h时速以上的高铁所用轴承还完全依赖于进口,国内轴承钢产量虽大,但质量不能满足高要求,还需进一步对国内轴承钢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影响钢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钢中夹杂物。因此,采用合适的工艺手段,最大程度的去除钢中各类夹杂物,实现钢水洁净化对冶金行业生产高品质钢至关重要。通过对电解手段对钢中夹杂物进行原貌分析,掌握钢中夹杂物的三维形貌、性质和生成条件,得到去除钢中夹杂物的相应措施,成为实现钢中夹杂物的高效根本去除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电解法对钢中夹杂物进行原貌观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使用有机电解液电解,一种使用无机电解液电解。使用无机电解液电解容易破坏部分类型夹杂物的原始形貌,不利于钢中夹杂物的精确提取;然而使用有机电解液电解可以完整的保留钢中全部夹杂物的原始形貌,但是对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分离高碳钢中夹杂物的原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先电解之前在加热炉中对加工好的待电解钢样进行预处理,控制钢中碳化物的尺寸,使大部分碳化物在抽滤过程中与夹杂物分离,同时控制通电电流、电解时间及钢样尺寸,以进行精确的定量电解,并于抽滤时采用不同孔径的滤纸,对夹杂物按尺寸进行分级抽滤,最终实现高碳钢中各类夹杂物的电解分离,完成原貌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分离高碳钢中夹杂物的原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先电解之前在加热炉中对加工好的待电解钢样进行预处理,控制钢中碳化物的尺寸,使大部分碳化物在抽滤过程中与夹杂物分离,同时控制通电电流、电解时间及钢样尺寸,以进行精确的定量电解,并于抽滤时采用不同孔径的滤纸,对夹杂物按尺寸进行分级抽滤,最终实现高碳钢中各类夹杂物的电解分离,完成原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将钢样加工至要求尺寸后,然后将加工好的待电解钢样置于加热炉中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工艺为改良后的球化退火工艺;S2:连接电解装置,其中所使用电源为直流电源,接线连通后,电解过程采用恒压控制模式;S3:电解结束后将钢样、钢样与导线连接段、阴极等进行冲洗,所有冲洗液及电解液全部收集,倒入抽滤瓶进行抽滤,抽滤首先使用孔径2μm的聚碳酸酯滤膜,抽滤重复进行2-4遍,再使用孔径0.45μm的聚碳酸酯滤膜将第一次抽滤后得到的滤液再次重复抽滤2-4遍;S4:将两次抽滤所用的不同孔径滤膜置于干燥箱中烘干,然后将烘干后滤膜使用导电胶粘于导电基体上;S5:对固定在导电基体上的滤膜进行喷金或喷碳导电处理,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手段对滤膜上分离出的夹杂物进行三维形貌的观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改良后的球化退火工艺为:首先将置于炉内钢样加热至780℃-820℃,保温3h-5h,然后随炉以30℃/h缓冷至680℃-720℃,保温2h-4h,再以30℃/h缓冷至650℃,取出空冷至室温,并对钢样待电解截面进行打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S11:首先将钢样加工至φ(5-10)mm×(30-50)mm的圆棒或(5-20)mm×(5-20)mm×(5-20)mm的方块作为待电解钢样;S12:将加工好的待电解钢样置于加热炉中进行预处理,处理工艺为改良后的球化退火工艺;S13:对处理后的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燕平,顾超,王达志,甘鹏,王敏,林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