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3318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动力源并联输入装置的动力源数量有限且径向尺寸偏大不易安装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齿轮组件包括设置有侧腔的外齿轮和安装在侧腔中的转子以及可径向滑动地设置在转子上的滑块。转子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使得当转子的转速达到一定阈值时,滑块接触侧腔的内壁,进而驱动外齿轮转动;反之,当转子速度低于该阈值时,滑块缩回,外齿轮失去动力,逐渐停止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齿轮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多驱动装置的同时输入,减小了径向尺寸,而且转子与外齿轮之间为柔性连接,避免了突然启动时对连接器件造成冲击,使动力传输更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
技术介绍
当负载不能被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时,往往要通过减速机构降低驱动装置转速以提高输出扭矩来驱动负载。但是,考虑到转速的问题,一般会同时并入多个驱动装置驱动负载。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行星齿轮将多个驱动装置并联来共同驱动负载。行星齿轮主要包括太阳轮、内齿圈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多个行星齿轮,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将多个驱动装置合并输出。但是,无论是行星齿轮还是其他连接结构,并联输入的动力源数量往往受结构限制,并且径向尺寸偏大,不易安装。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动力源并联输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动力源并联输入装置受结构限制使其并联输入的动力源数量有限且径向尺寸偏大不易安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该离心齿轮组件包括外齿轮,所述外齿轮设置有至少一个侧腔,每个所述侧腔中均设置有转子,所述离心齿轮组件还包括可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至少一个滑块,所述转子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使得当所述转子的转速达到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齿轮组件包括外齿轮,所述外齿轮设置有至少一个侧腔,每个所述侧腔中均设置有转子,所述离心齿轮组件还包括可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至少一个滑块,所述转子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使得当所述转子的转速达到一定阈值时,所述滑块接触所述侧腔的内壁,进而驱动所述外齿轮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齿轮组件包括外齿轮,所述外齿轮设置有至少一个侧腔,每个所述侧腔中均设置有转子,所述离心齿轮组件还包括可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子上的至少一个滑块,所述转子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使得当所述转子的转速达到一定阈值时,所述滑块接触所述侧腔的内壁,进而驱动所述外齿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每个所述滑块可径向滑动地安装在每个所述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一端设置有伸出轴,所述伸出轴用于将所述转子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的内底部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用于径向固定所述转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驱动装置输入的离心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安装在所述沉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