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奇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3098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包括由上直杆和下直杆接成的立杆以及与上直杆固定连接的操控部,上直杆内底部设有转接槽,下直杆上端固定设有转接轴,转接轴上端穿透上直杆底部穿入且转接槽内,转接轴上端固定设有顶块,顶块上端设有第一齿状盘,操控部固定设置在转接槽右侧外的上直杆上,操控部上端内设有第二滑接槽,第二滑接槽内设有第二滑块和第二螺状杆,第二滑块与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第二滑接槽槽底面滚动配合连接,第二滑接槽左侧的操控部内设有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左侧底部与转接槽右侧上端之间设有第二滑腔,第二螺状杆左侧设有穿透操控部壁体穿入第一滑腔内且旋动配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反光镜
,具体是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反光镜在道路建设中使用广泛,一般多设在盘山道路或有急转弯的地方,以便驾驶人在转弯前可以观察到对面弯路上的道路情况,提高行车安全,然而道路反光镜在安装固定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方位和角度调节,传统的道路反光镜对于方位和角度调节均是通过手动操作完成,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费力,安装效率低下,同时,在后期道路养护或路线发生改变时,需对道路反光镜进行二次调节时难度加大,给调节安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包括由上直杆和下直杆接成的立杆以及与上直杆固定连接的操控部,上直杆内底部设有转接槽,下直杆上端固定设有转接轴,转接轴上端穿透上直杆底部且穿入转接槽内,转接轴上端固定设有顶块,顶块上端设有第一齿状盘,操控部固定设置在转接槽右侧外的上直杆上,操控部上端内设有第二滑接槽,第二滑接槽内设有第二滑块和第二螺状杆,第二滑块与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第二滑接槽槽底面滚动配合连接,第二滑接槽左侧的操控部内设有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左侧底部与转接槽右侧上端之间设有第二滑腔,第二螺状杆左侧设有穿透操控部壁体穿入第一滑腔内且旋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左侧端设有第二齿状盘,第二滑腔内的上下两侧相应设有导接槽,每个导接槽内均设有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右侧与第一马达连接,第二滑腔内设有上下两侧穿入导接槽内且与第一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内设有第二马达,第二马达内设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转接杆,向左伸长的转接杆穿入转接槽内,向右伸长的转接杆穿入第一滑腔内且末杆端处均固定设有齿状轮,下直杆底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内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螺栓。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顶块与转接槽旋动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转接槽上方的所述上直杆内设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右侧设有沿第一滑接槽设置的端口,所述第一滑接槽内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侧设有穿透所述端口并透出所述上直杆外的横直块。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块上端设有凸轴,所述凸轴右侧上端和所述横直块右侧端面均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右侧连接有镜框,所述镜框右侧端面固定设有反光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下直杆上端固定设转接轴,转接轴上端穿透上直杆底部穿入且转接槽内,转接轴上端固定设顶块,从而实现上直杆与下直杆之间实现转动配合连接。2.通过第一滑腔左侧底部与转接槽右侧上端之间设第二滑腔,第二螺状杆左侧设穿透操控部壁体穿入第一滑腔内且旋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左侧端设第二齿状盘,第二滑腔内的上下两侧相应设导接槽,每个导接槽内均设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右侧与第一马达连接,第二滑腔内设上下两侧穿入导接槽内且与第一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内设第二马达,第二马达内设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转接杆且旋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方位和角度的之间的切换调节,减少设备复杂性。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能实现不同角度和方位的调节,同时提高安装速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滑块和横直块与上直杆配合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镜框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包括由上直杆72和下直杆71接成的立杆7以及与所述上直杆72固定连接的操控部9,所述上直杆72内底部设有转接槽723,所述下直杆71上端固定设有转接轴711,所述转接轴711上端穿透所述上直杆72底部穿入且所述转接槽723内,所述转接轴711上端固定设有顶块712,所述顶块712上端设有第一齿状盘714,所述操控部9固定设置在所述转接槽723右侧外的所述上直杆72上,所述操控部9上端内设有第二滑接槽91,所述第二滑接槽91内设有第二滑块92和第二螺状杆93,所述第二滑块92与所述第二螺状杆93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92的底部设有滚轮921,所述滚轮921与所述第二滑接槽91槽底面滚动配合连接,通过所述滚轮921可使得所述第二滑块92的底面在移动过程中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得摩擦力减小,有利于所述第二滑块92的移动,所述第二滑接槽91左侧的所述操控部9内设有第一滑腔96,所述第一滑腔96左侧底部与所述转接槽723右侧上端之间设有第二滑腔97,所述第二螺状杆93左侧设有穿透所述操控部9壁体穿入所述第一滑腔96内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93左侧端设有第二齿状盘95,所述第二滑腔97内的上下两侧相应设有导接槽971,每个所述导接槽971内均设有第一螺状杆972,所述第一螺状杆972右侧与第一马达977连接,所述第二滑腔97内设有上下两侧穿入导接槽971内且与所述第一螺状杆972螺状纹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块973,所述第三滑块973内设有第二马达975,所述第二马达975内设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转接杆974且旋动配合连接,向左伸长的所述转接杆974穿入所述转接槽723内,向右伸长的所述转接杆974穿入所述第一滑腔96内且末杆端处均固定设有齿状轮976,所述下直杆71底部设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螺栓81。其中,所述顶块712与转接槽723旋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上直杆72的旋动调节。其中,所述转接槽723上方的所述上直杆72内设有第一滑接槽721,所述第一滑接槽721右侧设有沿第一滑接槽721设置的端口722,所述第一滑接槽721内设有第一滑块7211,所述第一滑块7211右侧设有穿透所述端口722并透出所述上直杆72外的横直块7221。其中,所述第二滑块92上端设有凸轴94,所述凸轴94右侧上端和所述横直块7221右侧端面均设有铰接轴7222,所述铰接轴7222右侧连接有镜框6,所述镜框6右侧端面固定设有反光镜61,从而实现反光镜61的角度调节。初始状态时,第一滑块7211和横直块7221分别位于第一滑接槽721和有端口722的最顶侧,同时,第二滑块92位于第二滑接槽91的最左侧,此时,镜框6以及镜框6上的反光镜61均与上直杆72处于平行状态,与操控部9处于垂直状态,同时,第三滑块973位于第二滑腔97的最左侧,此时,第二马达975左侧转接杆974上的齿状轮976与第一齿状盘714为啮合连接状态。当需要安装调节方位和角度时,首先通过螺栓81将固定座8固定于需要安装的路面上,然后通过控制第二马达975旋动,使第二马达975左侧的转接杆974带动齿状轮976以及第一齿状盘714旋动,由于第一齿状盘714、顶块712、转接轴711依次与下直杆71上端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由第二马达975带动上直杆72与下直杆71配合旋动连接,直至调节需要方位时控制第二马达975停止转动,然后控制第一马达977带动第一螺状杆972旋动,使第一螺状杆972带动第三滑块973沿导接槽971朝右侧移动,此时,第二马达975左侧的转接杆974上的齿状轮976逐渐远离第一齿状盘714,同时,第二马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包括由上直杆和下直杆接成的立杆以及与上直杆固定连接的操控部,其特征在于:上直杆内底部设有转接槽,下直杆上端固定设有转接轴,转接轴上端穿透上直杆底部穿入且转接槽内,转接轴上端固定设有顶块,顶块上端设有第一齿状盘,操控部固定设置在转接槽右侧外的上直杆上,操控部上端内设有第二滑接槽,第二滑接槽内设有第二滑块和第二螺状杆,第二滑块与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第二滑接槽槽底面滚动配合连接,第二滑接槽左侧的操控部内设有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左侧底部与转接槽右侧上端之间设有第二滑腔,第二螺状杆左侧设有穿透操控部壁体穿入第一滑腔内且旋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左侧端设有第二齿状盘,第二滑腔内的上下两侧相应设有导接槽,每个导接槽内均设有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右侧与第一马达连接,第二滑腔内设有上下两侧穿入导接槽内且与第一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内设有第二马达,第二马达内设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转接杆,向左伸长的转接杆穿入转接槽内,向右伸长的转接杆穿入第一滑腔内且末杆端处均固定设有齿状轮,下直杆底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内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反光镜装置,包括由上直杆和下直杆接成的立杆以及与上直杆固定连接的操控部,其特征在于:上直杆内底部设有转接槽,下直杆上端固定设有转接轴,转接轴上端穿透上直杆底部穿入且转接槽内,转接轴上端固定设有顶块,顶块上端设有第一齿状盘,操控部固定设置在转接槽右侧外的上直杆上,操控部上端内设有第二滑接槽,第二滑接槽内设有第二滑块和第二螺状杆,第二滑块与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第二滑接槽槽底面滚动配合连接,第二滑接槽左侧的操控部内设有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左侧底部与转接槽右侧上端之间设有第二滑腔,第二螺状杆左侧设有穿透操控部壁体穿入第一滑腔内且旋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左侧端设有第二齿状盘,第二滑腔内的上下两侧相应设有导接槽,每个导接槽内均设有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右侧与第一马达连接,第二滑腔内设有上下两侧穿入导接槽内且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奇
申请(专利权)人:沈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