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免磨边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5272 阅读:5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免磨边的成型方法,突破了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后再磨边的工艺,通过模具模套的内径来控制模压硫系镜片的外径,使模压后镜片不需磨边即可达到装配要求,避免了传统制备工艺的偏心控制困难、易擦伤外观、加工时间长等问题,使得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得到的硫系玻璃镜片不仅能够达到面型和外观要求,还同时能够达到外径要求,更避开了模压镜片磨边后产生的高报废率和低效率的缺陷,并减少了磨边对材料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免磨边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零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免磨边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玻璃透镜精密模压成型技术自8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光学零件制造技术方法之一,在许多国家已进入生产实用阶段。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是光学行业在光学玻璃零件加工方面的重大革命。由于此项技术能够直接压制成型精密的非球面光学零件,从此便开创了光学仪器可以广泛采用非球面玻璃光学零件的时代。因此,也给光电仪器的光学系统设计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不仅使光学仪器缩小了体积、减少了重量、节省了材料、减少了光学零件镀膜和工件装配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而且还改善了光学仪器的性能,提高了光学成像的质量。但对于硫系玻璃精密模压工艺,在近几年才开始试验,而硫系玻璃精密模压的免磨边工艺,更处于理论阶段。目前一般采用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后再磨边的工艺,往往会有偏心控制困难、易擦伤外观、加工时间长等问题,导致镜片加工的成本偏高。如专利CN201410392180.2中并未涉及硫系玻璃模压过程中对外径的控制,其他现有技术中亦没有提出对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免磨边的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免磨边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硫系预型体;步骤二,将预处理后的预型体放入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下模芯的中心位置,然后下模芯套上模套,再将上模芯放入模套中;其中,模套的内径较完工镜片的外径大0.01‑1%;步骤三,将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放入模压设备中,进行升温;步骤四,进行模压操作,使预型体完全压制成镜片,镜片外缘1/2以上与模套内径接触;步骤五,降温,并将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从模压设备中取出,然后将压制成型的玻璃镜片从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中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系玻璃镜片精密模压免磨边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硫系预型体;步骤二,将预处理后的预型体放入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下模芯的中心位置,然后下模芯套上模套,再将上模芯放入模套中;其中,模套的内径较完工镜片的外径大0.01-1%;步骤三,将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放入模压设备中,进行升温;步骤四,进行模压操作,使预型体完全压制成镜片,镜片外缘1/2以上与模套内径接触;步骤五,降温,并将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从模压设备中取出,然后将压制成型的玻璃镜片从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中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预处理为使用超声波或乙醇乙醚混合液清洗硫系预型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的内径较完工镜片的外径大0.0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为将精密模压免磨边模具放入多站式模压设备中,升温过程为第一段升温至50-250℃,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史君陈惠广周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