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上使用含有镁、钛的化合物和给电子体配合物引发并催化乙烯聚合反应,一般采用硅质介孔材料作为聚乙烯催化剂的载体,作为载体的SiO2微球具有惰性表面,与催化剂以及聚乙烯之间的结合不够牢固,对聚乙烯的机械强度存在负面影响。国内研究者开始使用具有纤维状外形的粘土矿物作为乙烯聚合催化剂的载体,反应结束后,纤维状催化剂载体在聚乙烯中均匀分布,大大改善了它的力学性质。和SiO2微球相比,使用天然矿物作催化剂载体具有成本优势。在文献介绍的以粘土矿物为载体的乙烯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未涉及天然纳米矿物的分离提纯,矿物晶格中的化学杂质也未被去除,从这一意义上说,目前还只是把矿物作为催化剂的物理载体,而矿物的结晶化学成分和表面活性尚未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参考文献Lee,K.H.,Charleston,S.,Cieloszy,K.,et al.,1983.Catalyst impregnated on finesilica,process for preparing and use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EP 0 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纳米纯化坡缕石为载体的乙烯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经过晶格纯化的纳米坡缕石,表面原位偶合了TiCl↓[4],按重量百分比计,TiCl↓[4]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0.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瑛,陈雪刚,邬黛黛,李俊,黄霞,张维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