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红河学院专利>正文

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914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是一种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它由光电耦合器、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光电耦合器的2脚和3脚接驱动信号,8脚接电源VCC1,6脚和7脚与电阻R1的左端相连;电阻R1的右端、二极管VD1的阳极和二极管V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1的阴极与二极管V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2的阴极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二极管VD3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下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g相连;电阻R2的上端与直流电源VCC2相连;光电耦合器的5脚、三极管V1的发射级与场效应管的源极s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光电耦合器,有效减少杂波对驱动信号的干扰,提高了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三极管永远不进入饱和状态场效应管的开关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尤其是开通关断时间均在纳秒量级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场效应管的驱动电路在使用三极管进行驱动信号放大时常常会因为三极管的饱和问题无法让场效应管做到快速开通和关断,尤其是三极管容易进入饱和状态且驱动信号频率较高时也要求驱动电路具有抗干扰能力;现有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探索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成为了新开发产品中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该电路能够有效减少杂波对驱动信号的干扰,提高了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让三极管导通后永远不进入饱和状态,从而极大地提升场效应管的开关速度。本技术提出的这种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它由光电耦合器、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光电耦合器的2脚和3脚接驱动信号,8脚接电源VCC1,6脚和7脚与电阻R1的左端相连;电阻R1的右端、二极管VD1的阳极和二极管V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1的阴极与二极管V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2的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它由光电耦合器、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光电耦合器的2脚和3脚接驱动信号,8脚接电源VCC1,6脚和7脚与电阻R1的左端相连;电阻R1的右端、二极管VD1的阳极和二极管V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1的阴极与二极管V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2的阴极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二极管VD3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下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g相连;电阻R2的上端与直流电源VCC2相连;光电耦合器的5脚、三极管V1的发射级与场效应管的源极s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干扰作用的超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它由光电耦合器、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光电耦合器的2脚和3脚接驱动信号,8脚接电源VCC1,6脚和7脚与电阻R1的左端相连;电阻R1的右端、二极管VD1的阳极和二极管V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1的阴极与二极管V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2的阴极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二极管VD3的阴极、三极管V1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鸿龄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